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302阅读
  • 1回复

砚边絮语——偶感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发帖
1840
金钱
5567
经验值
2178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8-05-12
我曾有过这样的经历:某年某月某天,我带了邻家一只老狗去田野闲逛,见到一副完整还带少许皮毛的狗骨(应是意外去世的狗),老狗上前拱了拱,然后躺下,蜷曲身子,不断用背部在狗骨上滚来滚去。后来我又带了另外一老一嫩两只狗经过,这老狗的反应跟前一只一样,嫩狗对狗骨熟视睹。是否老狗从中体会到岁月之殇呢?人的一些哀悼或祭天的仪式是否亦是出于这种机制呢?
虽说“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但几乎每个人面对异类的挣扎与死亡都引发内心一丝共鸣,人的最终下场,多与悲剧划上等号。
在《南华经》中,庄子称一些地方将上了年纪的老人背去一僻静地方任其自生自灭。或许有些人觉得这么做很残忍,但人的生存更重要,在食物缺乏的情况下,将无力获取食物的老人丢弃是当年群体生存的手段之一,就如书上所传的大象老去后,自行找个偏僻的地方慢慢等待生命结束那般。其实,在今天亦不乏类似的例子,一些穷困的家庭中患病而自杀的老人,除了逃避自身病痛之外,亦有为减轻家庭负担的因素在内。
人的生存状态,在缺乏食物的情况下,大都遵循丛林法则来行事,仁义道德之说往往是解决生理上的基本需要之后才出现的。或许这种说法很残忍,然而,一些末日影视及小说中都提出了这一严肃话题。
高尚情操,只是小部分人所能达到的。
2018.5.12
专营书画,13426725874(与微信一致)
分享到
离线四哥

发帖
2892
金钱
42531
经验值
51112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8-05-17
人生的终点,就是新的起点。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