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445阅读
  • 3回复

砚边絮语——书法散论五则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发帖
1840
金钱
5567
经验值
2178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9-04-12
一、在学者、文学家的书法作品中,他人的痕迹很少,史上的书法大神亦然。虽说类吴踞习米者不在少数,但以书法名世者少,且后学多不取其法,可今日网上所见时人作品,多趋时风,或许这就是所谓传统。
二、就篆刻而言,俺最服的是来楚生,其印面总给人以漫不经心却仪态万千之感。
人很是奇妙,规范整齐的东西几乎人人喜欢,却难以给人带来念念不忘的思念。
相对而言,对印面进行残破处理,目的是让钤出来的印蜕给人以非人为之感。非人为意味着无规律可循,以随机随心为创作指导思想了。楷书基础扎实的人不难体会,楷书一熟,写起来就很轻松,相比之下,行草再熟,很多时候却怎么也写不好——这就是规范与随机的区别了。
非人为的东西,除了个人偏好外,无直接学习方法可行,只能靠个人去摸索了。
三、要理解晋韵唐法宋意,基础在其时代风尚而非字帖本身,正如你未在文革生活过或未在八十年代末的气功特异功能热生活过,很难体会到那种氛围。
不过,晋韵唐法宋意所指向的对象是当时社会精英,只是那种精英的名字响彻千古,如你与孔子为邻数十载,恐怕对孔子的了解亦在皮毛上。
亦即是说,我们对晋韵唐法宋意的理解多是通过字帖来了解一丝皮毛,真知去我们甚远。
了解皮毛足矣,在此基础上丰富今天的特色。
四、唐人写经是当时最实用的字体,好看与速度兼顾,最能反映出唐楷的真实面貌。故习唐楷应以墨迹为本,碑拓只余结构和点画基本形态,用笔之法宜从墨迹本求之。
五、个人从何种字体何种风格入手并下过苦功,这就是基础。至于社会上所述,并不能代表个人。
社会所述,以实用为底,个人所学,以兴趣为底,两者不一时,你如何选择呢?
2019.4.12
5条评分贡献值+1银元+3金钱+10经验值+1
斜阳外 金钱 +5 好帖,值得顶! 2019-04-15
勤能补拙 银元 +3 优秀文章,支持! 2019-04-13
勤能补拙 贡献值 +1 优秀文章,支持! 2019-04-13
勤能补拙 经验值 +1 优秀文章,支持! 2019-04-13
勤能补拙 金钱 +5 优秀文章,支持! 2019-04-13
专营书画,13426725874(与微信一致)
分享到
离线梅花影音

发帖
464
金钱
50183
经验值
202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9-04-12
离线勤能补拙

发帖
39388
金钱
119
经验值
5190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19-04-13
优秀文章,支持!
离线斜阳外

发帖
21662
金钱
160863
经验值
6387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2019-04-15
好帖,值得顶!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