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11780阅读
  • 122回复

台山侨中将与台师合并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光之谷

发帖
9173
金钱
61266
经验值
9844
只看该作者 45楼 发表于: 2007-12-14
这两年,教育界犹如地震,只是大家都不明说。
离线钟跃民
发帖
1151
金钱
18
经验值
1168
只看该作者 46楼 发表于: 2007-12-14

 

   阿郎,此事若成,你以后的捐款得寄往大江去了!你去過大江沒有?

离线老尖叔
发帖
120
金钱
142
经验值
141
只看该作者 47楼 发表于: 2007-12-14
蒙蒙渣:

楼上各位网友:

   大家不要劳气和意气用事,先不妨向知道台师和侨中历史的前辈了解一下,你们的看法或许有所不同呢?据长辈(糸原女师校友)对台师和侨中的历史的了解,在此粗略浅说,不妥当之处请有关人员或网友查证有关资料斧证为盼!

    台师(即台山师范院校)的前身,糸女师(即台山女子师范学校),糸解放前海内外华侨筹资捐款兴建的中等教育院校;解放后政府接管改名为台山师范教育学校(糸台山教师的摇篮,记得当年我们的老师就是在哪里毕业分配来的);随着社会环境人口的增长分拆开了一间中学(即台山侨中)后来文革时期,台山侨中曾易名红卫中学;但校址一直没变,不过在海内外华侨校友的关心筹款和政府的协力下两校的校舍扩建发展了很多,这些在侨中的山顶《女师纪念楼》都有记载,大家不妨去拜读一下我们的前辈(女师校友),为台山的教育事业所作的贡献吧!台师和侨中的百年基业本归女师,台山师范院校要发展,要配备软硬件,而台师现在的地方地域局限,也许当局领导者要考虑现时诸多事项,更要顾及到海内外侨眷校友的意见吧!

 

蒙蒙渣朋友,阁下对台师、女师、侨中的历史真是蒙渣渣。台师的前身是××书院,与台山女师是两间完全没有连带关系的学校。山女师 创办于1908年,其前身为淑慎女校。1928年,校址迁往台城城东学宫路,易名为台山县女子乡村师范学校。校长为余颖秀。1930年,陈婉华接任校长,她先后两度往香港、南洋和美洲筹款建校,前后共募捐得款港币25万元。
   1934年二月,在台城南门基山麓建成了“香港邑侨堂”和“星洲宁阳堂”,同年8月,改校名为“台山县立女子简易师范学校”。1937年5月,陈校长第二次出国筹款归来,因抗日战争而中止第二期建校工程,只兴建了女师附属小学校舍一座。也就是我们当年的课室、现在的实验楼。因此,原女师校舍为华侨捐建这一事实应清楚了吧。
   解放后,台山县人民政府接管了台山女师,为解决华侨子弟的读书问题,经广东省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决定,台山女师合并入台山师范学校,1954年8月利用女师原址兴办台山县华侨中学。第一、二届招生重点照顾华侨子弟,第三届开始统一招生。

   改革开放后,侨中海内外校纷纷捐资,相继建起校门楼、台山侨中校友楼、台山女师校友楼、电脑室、功德大道....等等,完善母校的教学设施。从女师到侨中的校舍为华侨所捐建,因此每年校庆都是侨中、女师合起来办。

   台师与侨中、女师没有一点瓜葛,凭什么要侵占侨中校园?我们一定耍抗争到底!天下不是姓甄的,他上面还有政府、人大、侨务部门、上级教育部门,一定有说理的地方。解决不了时还可向国务院侨办反映,这就是海外侨中校友保卫校园的决心!

离线老尖叔
发帖
120
金钱
142
经验值
141
只看该作者 48楼 发表于: 2007-12-14
濛查查:
不管怎么样,还系吾好指名道姓进行人身攻击,万事有商量!唔好劳气!同意蒙蒙渣的意见,先回顾一下搞清楚侨中与台师的历史关系.我妈系女师毕业,70岁了,常上台山网睇"30年前的台城",今日叫我上网回复这个帖,我的确是不清楚侨中当时系从女师分出来的,系老母親今日话A我听,所以我用"濛查查"这个名上来.不过老妈子话搬去大江就太远了!子冇脑嘅!哈哈哈!静观其变啦.生个脑想一下就A随吾系一个小小的局长可以决定这个合并问题啦!上有主管教育的市级领导吾点头你话得吗?!还有很多方方面面啦!得闲就悭番啖气讲下笑好多啦!

[此帖子已被 濛查查 在 2007-12-14 1:38:35 编辑过]

[此帖子已被 濛查查 在 2007-12-14 1:56:08 编辑过]

  对女师、侨中的历史,不是一个人蒙渣渣,原来还有个别女师校友都蒙渣渣!不管小小局长还是大大市长,都不能不听听我们海内外校友的呼声。

  静观其变等于坐以待毙

[此帖子已被 老尖叔 在 2007-12-14 14:36:50 编辑过]

离线老尖叔
发帖
120
金钱
142
经验值
141
只看该作者 49楼 发表于: 2007-12-14

远游客:
这个帖是近两天最吸引我的帖。与大家一样,我非常关注侨中搬迁的可能性。不过,讨论归讨论,希望我们能吸取以往的经验,不能在没有根据的情况下,指名道性地批评某人。

    搬迁侨中一事是在全市校长大会上宣布的,虽说是要经过论证,征询意见,市领导审批等阶段,但有人己迫不及待准备给市府写报告了,台山很多人都知道,只是我们耳目闭塞现在才知矣!感谢我爱侨中网友!

[此帖子已被 老尖叔 在 2007-12-14 15:08:21 编辑过]

离线光之谷

发帖
9173
金钱
61266
经验值
9844
只看该作者 50楼 发表于: 2007-12-14
他们说什么台师的华侨捐款建的楼多,出身台师的市领导(现任主管教育的副市长黄国忠、政协主席等都是台师校友)多。
离线濛查查
发帖
3
金钱
3
经验值
3
只看该作者 51楼 发表于: 2007-12-14
老尖叔:

 

蒙蒙渣朋友,阁下对台师、女师、侨中的历史真是蒙渣渣。台师的前身是××书院,与台山女师是两间完全没有连带关系的学校。山女师 创办于1908年,其前身为淑慎女校。1928年,校址迁往台城城东学宫路,易名为台山县女子乡村师范学校。校长为余颖秀。1930年,陈婉华接任校长,她先后两度往香港、南洋和美洲筹款建校,前后共募捐得款港币25万元。
   1934年二月,在台城南门基山麓建成了“香港邑侨堂”和“星洲宁阳堂”,同年8月,改校名为“台山县立女子简易师范学校”。1937年5月,陈校长第二次出国筹款归来,因抗日战争而中止第二期建校工程,只兴建了女师附属小学校舍一座。也就是我们当年的课室、现在的实验楼。因此,原女师校舍为华侨捐建这一事实应清楚了吧。
   解放后,台山县人民政府接管了台山女师,为解决华侨子弟的读书问题,经广东省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决定,台山女师合并入台山师范学校,1954年8月利用女师原址兴办台山县华侨中学。第一、二届招生重点照顾华侨子弟,第三届开始统一招生。

   改革开放后,侨中海内外校纷纷捐资,相继建起校门楼、台山侨中校友楼、台山女师校友楼、电脑室、功德大道....等等,完善母校的教学设施。从女师到侨中的校舍为华侨所捐建,因此每年校庆都是侨中、女师合起来办。

   台师与侨中、女师没有一点瓜葛,凭什么要侵占侨中校园?我们一定耍抗争到底!天下不是姓甄的,他上面还有政府、人大、侨务部门、上级教育部门,一定有说理的地方。解决不了时还可向国务院侨办反映,这就是海外侨中校友保卫校园的决心!

老尖叔,呆妈又话你咯,问你几解成日针住穷个姓甄的吾放?凭佢可以决定合并吗?A个脑想一下就A随吾系啦!呆妈问你系吾系同姓甄的有牙齿痕?!

就我个人而言,你话"台师与侨中、女师没有一点瓜葛",从你那博学高深的解释中,我相信大家都明白三者之间有没有瓜葛了!你话侨中与红卫不一样吗?!还不是改个名!台师与侨中、女师本身的历史按你所言"没有一点瓜葛"是自圆其说,起码都与华侨有瓜葛吧?!呵呵,而这个帖的标题本身就是误导,我以为"台山侨中将与台师合并"系两者合并取其中之一的名称,原来不是这样!是关于地盘合并!即侨中仍然存在!大家平常心看待吧,表达自己的心情无可厚非!但不用上纲上线.呆吾识穷个局长或市领导,不会妄加评论,但相信公道自在人心!

离线远游客

发帖
8233
金钱
17117
经验值
53667
只看该作者 52楼 发表于: 2007-12-14

谢谢老尖叔的回复。我虽然没有在台山侨中受教育,但是我的祖父和父亲都曾经在侨中任教。所以我对侨中也有相当深的感情。

学校搬迁不是一项小事情, 不能看眼前利益或短期效应,而应该从台山教育长远利益来考虑。据说从前台山三中也是从台城搬到汶村,当时三中的师资相当好。五十年以后的今天,三中的搬迁如果是象我说的那样,应该值得借鉴。

以上如有不对之处请指正。

离线芳草

发帖
4488
金钱
8132
经验值
1630
只看该作者 53楼 发表于: 2007-12-14

为什么一定要侨中搬?为什么不搬台师?

离线我爱侨中
发帖
125
金钱
128
经验值
128
只看该作者 54楼 发表于: 2007-12-14

问几个与智力无关的问题:

1、就“台山侨中”与“台山师范高级中学”的办学时间而言,谁的办学时间长?

2、就两所学校的面积而言,谁的面积大?

3、就两所学校的升学率而言,谁的高?

4、就两所学校的校风而言,谁的校风好?

5、谁最先成为省一级学校?

离线我爱侨中
发帖
125
金钱
128
经验值
128
只看该作者 55楼 发表于: 2007-12-14

目前侨中当然缺校舍,但已经计划动工修一所新的教学楼和一所新的宿舍楼。注意哦,这两座楼的选址在侨中校内,说明侨中不缺地,有极大的发展潜力。

新的教学楼建成后有25个教室。以将来的计划扩招到60个班这个目标,肯定能实现。现在是谁惹了谁了?

听听台师吞侨中的理由是怎么说的,说是“台山师范院校要发展,要配备软硬件,而台师现在的地方地域局限”,什么逻辑啊?你有局限你就搬啊。还说什么“台师和侨中的百年基业本归女师”???你乱认他妈也就算了,就算你认为“女师”是你妈,有没有听你妈说过她老人家当年的奋斗史啊?她老人家原名淑慎女校。1928年,校址迁往台城城东学宫路,易名为台山县女子乡村师范学校。校长为余颖秀。1930年,陈婉华接任校长,她先后两度往香港、南洋和美洲筹款建校,前后共募捐得款港币25万元。1934年二月,在台城南门基山麓建成了“香港邑侨堂”和“星洲宁阳堂”,同年8月,改校名为“台山县立女子简易师范学校”。

看清楚上面的话没有啊?她老人家有着中国传统的道德观念,自己没地方发展时就另寻他处,从来不曾说她占了谁的地方。你做儿子的怎么不好好学学???

离线芳草

发帖
4488
金钱
8132
经验值
1630
只看该作者 56楼 发表于: 2007-12-14
问得好!
离线侨中人
发帖
4
金钱
4
经验值
4
只看该作者 57楼 发表于: 2007-12-14
我们都是侨中人,可以的话有那个会舍得离开这所百年名校呢
离线我爱侨中
发帖
125
金钱
128
经验值
128
只看该作者 58楼 发表于: 2007-12-15

我小时候读书的时候,我的很多老师都是台师(我是指以前跟一中齐名的台师)毕业的,所以我对台师也有感情,那时即使教我们体育的老师他都会弹钢琴。我一直觉得台师人真的很厉害。到现在台师已经不是台师,其整容的水平比韩国还高。

凭心而论,由于好的生源高度集中在一中,造成目前台山没有良性的竞争氛围,也难怪每所学校的领导想尽一切办法去争夺生源,毕竟没有业绩,这个领导就不好做。

但既然目前这种状况将在很长时间内都得不到改善,那么可不可以换个思维啊?

1、取己之长,因材施教。

台师的传统是在培养人全面发展,尤其是艺术方面有所长。以我前面提到我小时侯的台师为例,几乎每一科的老师都能写得一手好字,并且能歌善舞,这一点相信那时的台山人最清楚。现在台师已经是一所普通高中,要寻找出路,在生源不及一中、侨中的前提下可以怎么办?我看到近年来贵校的艺术生高考成绩很好。一方面,贵校在艺术类的师资方面确实强;另一方面,说明校领导很有眼光,懂得开辟新的途径提高升学率。相对而言,侨中就没有这个优势。侨中领导已经看在眼里,所以这两年开始有所动作,也想在艺术生方面动脑筋。

好吧,看到问题所在没有?我觉得台师应该发展成为一所全台山专门培养艺术生的学校,一中、侨中还有其他学校不招艺术生而专职培养文科生、理科生。这样发挥本校之所长。我相信台师会成为一所名校。本是同根生,何苦没完没了的内斗?

2、因地制宜,择良木而栖。

由于历史的原因,侨中与台师是邻居,土地之争在所难免,毕竟人的天性是自私的。我也承认不管“台师灭侨中”还是“侨中灭台师”,实在是痛心之举。教育局领导要提高台山的普高率,无可厚非,你说他为了个人政绩也好,为了台山教育事业发展也好,“迁校”从理性的角度而言,也许是可行的,问题是怎么迁?迁谁才是关键的地方。而前面我提到这个方案,其实在本质上还是会牵涉到“迁校”的问题。迁谁最好呢?我认为应该是“台师”。

理由1:如果将来台师选择的专门培养艺术生,我认为占用的空间就现在台师的面积就足够了,不需要大得要吞掉侨中。

理由2:侨中在高中办学经验方面比台师强,面积比台师大,将来建成一所国家级师范性学校比台师更具潜力,而且已经成为台山人民心目中的老二。将侨中的校舍扩展到台师,侨中就可达到90个班,可以吸引更多的入读侨中。如果换成台师90个班,有多少人对此有信心???

理由3:据说把侨中迁到大江后,政府给8000万,在大江中学多建一幢楼,也才照60个班而已。一个在台山人民中有口碑的学校才招60个班,而一所比侨中办学经验不足的学校吞了侨中后要办90个班,是不是本末倒置了啊?也难怪我们许多人说是不是要灭侨中?

理由4:由于以目前台师面积相当的地方就可以发展下去,那么把台师迁到大江中学后还可以省掉8000万来建校舍来满足需求。再由于它将会是全台山唯一一间培养艺术生的学校,绝对不存在到了大江会因为生源缺乏而死亡,因为政府可以用行政命令解决问题:凡是将来报艺术类的,都只能到台师去。

毕竟台山是我们的家园,即使她再穷再落后,都希望她有一天不再那么寒酸!!!

离线侦察兵

发帖
1598
金钱
1877
经验值
1425
只看该作者 59楼 发表于: 2007-12-15
蒙蒙渣:

楼上各位网友:

   大家不要劳气和意气用事,先不妨向知道台师和侨中历史的前辈了解一下,你们的看法或许有所不同呢?据长辈(糸原女师校友)对台师和侨中的历史的了解,在此粗略浅说,不妥当之处请有关人员或网友查证有关资料斧证为盼!

    台师(即台山师范院校)的前身,糸女师(即台山女子师范学校),糸解放前海内外华侨筹资捐款兴建的中等教育院校;解放后政府接管改名为台山师范教育学校(糸台山教师的摇篮,记得当年我们的老师就是在哪里毕业分配来的);随着社会环境人口的增长分拆开了一间中学(即台山侨中)后来文革时期,台山侨中曾易名红卫中学;但校址一直没变,不过在海内外华侨校友的关心筹款和政府的协力下两校的校舍扩建发展了很多,这些在侨中的山顶《女师纪念楼》都有记载,大家不妨去拜读一下我们的前辈(女师校友),为台山的教育事业所作的贡献吧!台师和侨中的百年基业本归女师,台山师范院校要发展,要配备软硬件,而台师现在的地方地域局限,也许当局领导者要考虑现时诸多事项,更要顾及到海内外侨眷校友的意见吧!

 

蒙蒙渣朋友,阁下对台师、女师、侨中的历史真是蒙渣渣。台师的前身是××书院,与台山女师是两间完全没有连带关系的学校。山女师 创办于1908年,其前身为淑慎女校。1928年,校址迁往台城城东学宫路,易名为台山县女子乡村师范学校。校长为余颖秀。1930年,陈婉华接任校长,她先后两度往香港、南洋和美洲筹款建校,前后共募捐得款港币25万元。
   1934年二月,在台城南门基山麓建成了“香港邑侨堂”和“星洲宁阳堂”,同年8月,改校名为“台山县立女子简易师范学校”。1937年5月,陈校长第二次出国筹款归来,因抗日战争而中止第二期建校工程,只兴建了女师附属小学校舍一座。也就是我们当年的课室、现在的实验楼。因此,原女师校舍为华侨捐建这一事实应清楚了吧。
   解放后,台山县人民政府接管了台山女师,为解决华侨子弟的读书问题,经广东省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决定,台山女师合并入台山师范学校,1954年8月利用女师原址兴办台山县华侨中学。第一、二届招生重点照顾华侨子弟,第三届开始统一招生。

   改革开放后,侨中海内外校纷纷捐资,相继建起校门楼、台山侨中校友楼、台山女师校友楼、电脑室、功德大道....等等,完善母校的教学设施。从女师到侨中的校舍为华侨所捐建,因此每年校庆都是侨中、女师合起来办。

   台师与侨中、女师没有一点瓜葛,凭什么要侵占侨中校园?我们一定耍抗争到底!天下不是姓甄的,他上面还有政府、人大、侨务部门、上级教育部门,一定有说理的地方。解决不了时还可向国务院侨办反映,这就是海外侨中校友保卫校园的决心!

 

  老尖叔你好:

    你谈到的两校历史是事实,支持你的意见!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