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2599阅读
  • 48回复

闲情随笔之九 - 筑鱼窦的年代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袁剑毅
 

发帖
504
金钱
61776
经验值
225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4-10-29
— 本帖被 远游客 执行取消置顶操作(2014-11-03) —
筑鱼窦的年代
(本文于2014年10月29日发表在北美《世界日报》上下古今版)


    老家地处丘陵地带,既不近山也不靠海, 没有大河,除了一条从十几公里外的水库引接出来的渠道以外,只有几条小溪。老家的人们称这些溪为圳,大一点的叫大圳,小的叫圳仔。
    老家村子前面有一条不大不小的圳,人们称它为过眼陂。其源头是一个小水塘,水塘的水大部分来自渠道整条圳弯弯曲曲几公里长,其间有几个地方建了小水闸,以调节水流和蓄水之用,过眼陂这个名称也由此而来。
    由于老家地处南方,雨量充过眼陂终年有水。每当台风或大雨季节,过眼陂更是水流湍急,有时甚至水淹农田。
    小时候很喜欢去过眼陂。一来在水闸的下方有一个水潭,天热时,大人小孩都在水潭里游泳水。二来过眼陂弯弯曲曲,圳的两边杂草丛生,是一个钓鱼的好地方。尤其是傍陀大雨台风天,穿上雨衣,戴上斗笠,背着鱼篓,站在圳边垂钓,半日下来,一两斤鱼获是没有问题的。钓上来的鱼,最多是圹虱鱼,其余为鱼,有时钓到一条一、两斤重的鲤鱼,算是大丰收了。
    四十年前的那个年代,老家的人们生活得十分困苦。为了使攴桌上有点荤,许多人在圳仔边挖洞筑鱼窦。鱼窦通常挖成方形井状,深度一米五左右。四壁凿些小洞,放几块瓦筒,里面装些蚯蚓干等鱼饵,以达到诱鱼进洞的效果。
    凿好小洞后,从圳仔放水进窦,并在窦口盖上木板,木板上方铺上草皮,用以掩蔽。圳仔与鱼窦之间挖两三条通道,用瓦筒或瓦片盖着,做成隧道的形状,以方便鱼儿进入。
    鱼窦筑好后,每隔十天半个月,将窦口封起来,用水桶或戽斗将鱼窦里的水戽干,扒开小洞里的瓦筒,一条条塘虱鱼就爬出来了。除了塘虱鱼,还有一些小鱼,小,螃蟹,田螺等。如果鱼窦位置好,有时戽干一次鱼窦,可获五六斤鱼虾。
    老家虽然地处沿海县,但所在的位置离海边有五六十公里的路程。那个年代,老家的人们想尝尝海鲜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过,事情总有例外。
    记得七十年代中期的那几年,每到清明节前后,生产队就会通知各家各户,拿着户口簿,到附近圩仔上的供销社去领卓鱼。
    据说每年清明节前后,大量的卓鱼从深海里游到岸边产卵。海水退潮后,产完卵的卓鱼就会死亡,堆积如山地搁在海滩上。这时,渔民们将卓鱼打捞上岸,卖给供销社。供稍社用卡车将卓鱼运到各个分销点,低价或免费分给不近海的居民。
    到了那一天,老家的人们,无论大人小孩都兴奋莫名,大家奔走相告,纷纷提篮出门,将卓鱼领回家,然后用腐竹,蒜头,八角等开锅鱼。
    一时间,村子里尤如过大节,家家户户烟筒冒烟,鱼的腥味混杂着鱼的香味,弥漫在村子里的每个角落。这时,长期饥肠饿肚的人们,个个围住灶头,心急地等待着开荤的那一刻。毕竟一年才吃上一次,对老家的人们来说,真是多么的不容易。
    不知为什么,改革开放后,再也没有见过卓鱼了。也许,卓鱼是上天送给穷苦人温饱的食物吧就如饥荒的年代,竹子开花生竹米一样,挽救了不少在死亡边缘上挣扎的人们,正可谓"天养人也"。
    



[ 此帖被袁剑毅在2014-11-01 11:22重新编辑 ]
13条评分贡献值+1银元+5金钱+36
明虹林 金钱 +5 欣赏老同学美文,小时候在圳边捉条鱼仔是非常高兴的事。 2014-10-31
布谷 银元 +2 - 2014-10-30
布谷 金钱 +3 - 2014-10-30
啱啱 金钱 +3 圳沟里、孩提时代特征,现在子是臭水沟? 2014-10-30
四叔 金钱 +5 南风起卓魚肥!记得… 2014-10-30
ny10038 金钱 +3 优秀文章,支持! 2014-10-30
奇奇usa 金钱 +2 好帖,值得顶! 2014-10-30
红柳 金钱 +2 时代的变迂,只有追忆的昔日,感叹我们走过的艰辛年代,分享美文,谢谢! 2014-10-30
一叶轻舟 金钱 +5 欣賞!    过眼陂上袁相公,圳边垂钓賞清風。 撒開銀線引漁到,紅燒鮮漁美酒送。 2014-10-30
daminli 金钱 +3 好帖,值得顶! 2014-10-30
12
分享到
离线袁剑毅

发帖
504
金钱
61776
经验值
225
只看该作者 48楼 发表于: 2014-11-01
回 草帽女 的帖子
草帽女:
我见过隔里阿伯开鱼窦,捉了很秋鱼,阿伯家经常有秋鱼煮乌豆酒吃,我只是投上羡慕的目光。我家间中也有眼尾鱼吃。

      谢谢草帽女的分享和支持!艰难岁月,终生难忘,不过,时至今日,筑鱼窦的年代相信已一去不复返了。
离线草帽女

发帖
13186
金钱
416968
经验值
371
只看该作者 47楼 发表于: 2014-10-31
回 袁剑毅 的帖子
袁剑毅:
  

我见过隔里阿伯开鱼窦,捉了很秋鱼,阿伯家经常有秋鱼煮乌豆酒吃,我只是投上羡慕的目光。我家间中也有眼尾鱼吃。
离线四叔

发帖
6278
金钱
302127
经验值
2354
只看该作者 46楼 发表于: 2014-10-31
回 袁剑毅 的帖子
袁剑毅: (2014-10-31 13:06)

对!应该是剥皮羊。是我记错了。记得小孩时家祖母买了很多。皮粗粗的,剥皮后再晒干收起,日后用。
离线袁剑毅

发帖
504
金钱
61776
经验值
225
只看该作者 45楼 发表于: 2014-10-31
回 四叔 的帖子
四叔:
好似还有只“烂头羊”?

“烂头羊”好像也叫“剥皮羊”,对吗?
离线袁剑毅

发帖
504
金钱
61776
经验值
225
只看该作者 44楼 发表于: 2014-10-31
回 四叔 的帖子
四叔:
是一种石,类似石灰石,放进水里会释放一种易燃气。可以当照明灯用。


哦,原来这样。真的没见过呢。
离线四叔

发帖
6278
金钱
302127
经验值
2354
只看该作者 43楼 发表于: 2014-10-31
好似还有只“烂头羊”?
离线袁剑毅

发帖
504
金钱
61776
经验值
225
只看该作者 42楼 发表于: 2014-10-31
回 光阴似箭 的帖子
光阴似箭:
剑毅兄:连续两晚与云兄、锐兄饮夜茶,听云兄讲毅兄近来很忙准备发表一遍文章。现打开网页就见到醒目“筑鱼窦的年代”刊报在北美《世界日报》及同学网,熟读内容十分精彩,特别卓鱼的分配,联想当年合作社商店通知:好消息“池鱼”每人二两,每斤三毫,“大头目”搭配“啃死仔”时势。希望毅兄保重身体写出更优秀报道。
云兄挂住赚钱,连电脑此坏了,晚上又上电大学英语精神可嘉。

    光兄,没联络一段时间了。最近家里有事,所以很少上网。谢谢你的分享和支持。年纪大了,总会想起年轻时的那些事,就记录下来了。“池鱼”和“啃死仔”再熟悉不过了,记得我们在学校的时候,连这些都很难吃上一次呢。请代向达兄,锐兄问好。谢谢!
1条评分金钱+5
四叔 金钱 +5 好似还有只“烂头羊”? 2014-10-31
离线袁剑毅

发帖
504
金钱
61776
经验值
225
只看该作者 41楼 发表于: 2014-10-31
回 世界文明 的帖子
世界文明:
好帖,分享了!


    谢谢世界文明的分享和支持!
离线四叔

发帖
6278
金钱
302127
经验值
2354
只看该作者 40楼 发表于: 2014-10-31
回 袁剑毅 的帖子
袁剑毅: (2014-10-31 12:34)

是一种石,类似石灰石,放进水里会释放一种易燃气。可以当照明灯用。
离线光阴似箭

发帖
112
金钱
50347
经验值
16
只看该作者 39楼 发表于: 2014-10-31
剑毅兄:连续两晚与云兄、锐兄饮夜茶,听云兄讲毅兄近来很忙准备发表一遍文章。现打开网页就见到醒目“筑鱼窦的年代”刊报在北美《世界日报》及同学网,熟读内容十分精彩,特别卓鱼的分配,联想当年合作社商店通知:好消息“池鱼”每人二两,每斤三毫,“大头目”搭配“啃死仔”时势。希望毅兄保重身体写出更优秀报道。
云兄挂住赚钱,连电脑此坏了,晚上又上电大学英语精神可嘉。
离线袁剑毅

发帖
504
金钱
61776
经验值
225
只看该作者 38楼 发表于: 2014-10-31
回 四叔 的帖子
四叔:
学兄对“石仔灯”还有印象吗?



    这个真的没印象,是地方名吗?
离线四叔

发帖
6278
金钱
302127
经验值
2354
只看该作者 37楼 发表于: 2014-10-31
回 袁剑毅 的帖子
袁剑毅:


学兄对“石仔灯”还有印象吗?
离线袁剑毅

发帖
504
金钱
61776
经验值
225
只看该作者 36楼 发表于: 2014-10-31
回 四叔 的帖子
四叔:
家慈也是在筑老营底水库塔坊弄断了腿的[表情]

    哦,原来这样,实属不幸。那个年代,这样的事多着呢。
离线四叔

发帖
6278
金钱
302127
经验值
2354
只看该作者 35楼 发表于: 2014-10-31
回 袁剑毅 的帖子
袁剑毅: (2014-10-31 12:02) 

家慈也是在筑老营底水库塔坊弄断了腿的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