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振才《一剪梅》專欄紐約觀瀑
一個雨後黃昏,我從華埠漫步至南街海港碼頭,登上一艘遊船,開始了觀賞“紐約瀑布”之旅……
紐約何來瀑布?紐約觀瀑,似是痴人說夢。殊不知兩個多月前,由荷蘭裔藝術家艾利森設計的四座“紐約瀑布”,就安置在東河上,以每分鐘3萬5千加侖水量噴瀉而下,頗為壯觀。怪不得彭博市長在啓動儀式中引以為榮: “瀑布的出現,證明紐約是一個可以讓夢想成真的地方。”
半小時一趟的觀瀑之旅,遊船滿載觀光客在四座瀑布前徐徐駛過,轟隆的水聲在耳邊廻響,飛舞的水花濺落在臉上……好一幅“銀河落九天”畫圖,令人疑似置身夢境中。紐約,何以能讓“夢想成真”?
我想,首先是金錢的魅力。此四座“藝術瀑布”,要耗費1550萬元,這可不是一個小數目。有人反對,有人鼓掌。彭博市長則大力支持,自掏腰包捐出1350萬元。他認為,紐約之所以能吸引這麽多人來居住及旅遊,正是因為其豐富的文化藝術資源,一年四季不斷。他預期,這四座“藝術瀑布”,可以為紐約帶來5500萬元的收益。市長不愧是一個精明的投資家。
其次是豐富的想像力。紐約能引起世人的好奇和興趣,在於它常有出人意表、匪夷所思的創意。以前,我不知多少次駕車通過布碌侖大橋,又何曾會留意橋底風光?近日,不少路人都被這橋底瀑布吸引,總會凝神注視這個“被忽略的空間”。
三是城市的包容力。紐約能有旺盛的生命力和創造力,更因為它是全世界各種族裔和文化的大熔爐。正如這座瀑布的設計師艾利森所言:“公共藝術的特質是,一旦完成之後,就不再是藝術家的,而是屬於大衆的,屬於紐約的。這種包容性,正是偉大的城市如紐約之所以偉大的原因。”
這四座人工瀑布,將於10月13日“斷流”。彭博市長以詩意般的語言提醒大眾切勿錯過:“當瀑布不再存在時,回頭去想,會突然領悟到自己曾經目睹了這麽一段神奇的時光。”我離開碼頭時,有燈光襯映,四簾瀑布宛如四條白練,閃耀在東河上。聊以小詩紀盛:
如夢東河瀑布前,名城風景更嬌妍。
平生閱盡湖山色,巧奪天工始覺鮮。
(曾刊於《僑報周刊》) *圖片説明:布碌崙橋底人工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