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383阅读
  • 2回复

砚边絮语——中秋有感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发帖
1840
金钱
5567
经验值
2178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7-10-04
台山俗语中,屁股也叫“老友”,亦有人称为“八月十五”,此两种说法从何而来,无从考究。
今天是中秋节,民间有十四望月、十五赏月、十六追月的说法,这大概是前人经验的总结——十五的月亮最大最圆,虽有报道称今年八月十七的月亮最抢眼,可又怎敌得过中秋情怀呢。
相信世界上所有民族对某些谐音有着无法摆脱的迷信,中国人的中秋节取其月圆,于是便有了人月两团圆之说。
每个民族节日背后,总担负着不少传说,究竟先有节日还是先有传说呢?我不清楚,但我知道,节日的纪念方式需要通过传说来解释。
无论是小时候还是当下,用来庆祝中秋的月饼的包装上,多有嫦娥奔月这一图案,数十年如此,没有人说好,亦没有人说不好。这现象就如康德总结出来的“道德律令”一样,充满着先验色彩:你不动它,什么事都没有发生,你动了它,就什么事都有可能发生。
据说中秋节是由古代文人赏月、玩月的习惯发展起来的,至唐初衍变为民族节日,可嫦娥为远古神话中的人物,且飞到月亮上去,与后羿天人相隔,又何来团圆之意呢——这是个值得玩味的话题。
民族节日具有持久、恒定之意在内,它们是民族意识形态集中的反映,具有引发民族认同感的作用,故隆重一些亦不为过。
专营书画,13426725874(与微信一致)
分享到
离线May-May

发帖
57285
金钱
212376
经验值
3861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7-10-04
祝節日快樂!
离线hw79

发帖
27128
金钱
356965
经验值
4817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17-10-05
我聆听一组木匠的声音
虽然他已经走了
天空阴晴了好多回
在园子里  弯着腰
恭恭敬敬洒水
我知道土地的润湿程度
简单的栅栏看上去相当牢固

我喜欢就那么站着
像风化
最好整天站着

        <浇灌 >

我的博客: http://blog.sina.com.cn/dawen99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