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336阅读
  • 3回复

砚边絮语——读帖要注意什么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发帖
1840
金钱
5567
经验值
2178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7-08-03
过去,有书友主张临帖重要,于是我称读帖更重要。可惜对方除了拿继承传统、技法来敷衍外,无法作出深入浅出的解说,也就没有什么值得深入讨论的地方了。最近,又一书友认为读帖重要,于是我主张临帖重要,并根据对方的观点进行讨论。
个人以为,读帖不如多读书,多读书不如多写日记,在今天这个环境下,多临帖较实在,这更能写出让人觉得好看的字来。如果连帖都临不好的情况下又非经常抄书,是写不出自然又好看的字来的。
我不反对读帖,可连帖都临不好,又如何读得进去呢?就如一些人称“我虽不会写字,却懂得欣赏”一样,对此,我一笑而过。
对绝大多数学书者而言,临帖是最基本的,能否将帖读进去,则需才情支撑。如怎么读呢?读出些什么呢?又获得些什么呢?这不单靠才情,往往还要通过临帖去体会。所以,如你主张读帖重要,就要将读帖心得写出来,主张临帖重要,就要将临作展示出来;若只有主张而无动作,这就不利于交流了。
于我而言,神韵、境界这类东西都有故弄玄虚之嫌,一个人一辈子也不可一定懂得某个帖的神韵,要不然,类似《兰亭序》那般的作品就烂大街了。
要拿神韵说事,必然触及到形而上的东西,最终的结果往往是不了了之,但通过不断辩析,会不断深化,而书法的神韵,必然通过作品来说事,唯其如此,才能开展。
在定义上,神韵包含些什么呢?它们如何反映到作品中呢?这些东西一定要交代清楚。对于流传有绪的名作,历代多有解读,若是面对一件陌生作品呢?
深入读帖远不如临帖那般直接,读帖所涉及到的东西更多,所以,还是不要轻言读帖重于临帖,因为那要面对无数诘问。
书友能否就“读帖比临帖重要”这观点拿出令人信服的理由来呢?拭目以待。
专营书画,13426725874(与微信一致)
分享到
离线May-May

发帖
57285
金钱
212376
经验值
3861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7-08-03
好帖(美文)應該有它的精髓吸引人才能讀下去吧?!

发帖
1840
金钱
5567
经验值
2178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17-08-03
临帖必然先经过读帖,读帖不一定通过临帖,若只读少实践也不行,这是学书者都应明白的东西。不过,既然分开论述,说明两者各有侧重,所获得的效果也不同。现在对方认为读帖比临帖重要,我就提出来,大家讨论一番。
古人提出“读帖比临帖重要”具有一定的市场,是有其社会背景的:一、古代书家都是真正意义上的知识分子,自小受到严格的临池训练;二、古代书家抄书作文都用到毛笔,手上功夫极其扎实。在这二个条件下,加上才思敏锐,从读帖中找点新意就可以补充自己的不足了,实际上,他们成年后,即使是临帖,亦不过是从中找些新鲜感而已。
今天若是提出读帖比临帖重要,自身需经常用毛笔抄书作文。因毛笔的特性,必然要经常刻意调整笔锋与节奏来适应抄书作文时的便捷需求,这便是熟悉书写工具运用的过程,而通过读帖,则是加快这个熟悉过程,同时将读帖过程中对字帖的一些向往渗透到书写中去。故当今也有书家如徐生翁、吴丈蜀,主张读帖比临帖更重要,甚至根本不用临帖。个人若无经常用毛笔抄书作文的习惯,还是老老实实临帖为上。
专营书画,13426725874(与微信一致)
离线开心吧

发帖
15378
金钱
82721
经验值
2276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2017-08-04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