坂潭锡矿知青场位于四九的东区,场部座落在一个四面环山的山腰中。从这里开始,是一座座相连着的高山,不知通向什么地方。山里植被茂密,有高大的松树,也有矮小如捻树的灌木丛,还生长着大量半人高的野草。
秋冬季节,由于天气干燥,山里经常发生火灾。尽管山上每隔一定距离,开有一些10米宽的防火道,但那时依然火灾频频。每到这时,公社便会电话通知农场,让农场的知青协助救火。
下乡两年半,我们参与了三次灭火行动。
第一次是在一个傍晚,农场麦场长接到通知:某处山上着火了。火警就是命令,火灾现场便是战场。当时从未见过山林大火的我们,为着国家的森林资源不被大火吞没,二话没说,饭没吃完便跟着麦场长向山里跑去。那次也不知爬了几座山,当我们到达火灾现场时,大火已被扑灭了。回程时,由于来的时候跑得太急,加上天已全黑了,大家都记不清回去的路,在一座不知名的山顶上,我们迷路了。就在大家不知该怎么办时,领导说,这里离边境不远,前些日子附近的山上曾发现一副人的白骨,不知是偷度入境还是偷度出境的人在此遇难。听此一说,大家更紧张了。后来,麦场长在路上检到一个木砧板,他就用这个木砧板探路,将木砧板向山下滚下去,然后带领众人沿着木砧板滚动的方向下山。说来当时也挺危险的,我记得,那山体的坡度足有60度,我们是拉着山上的灌木枝一步步地滑下山的,也不只走了多长时间,终于看到了灯火通明的农场,大家心里一阵欢喜,赶紧冲回宿舍睡觉。
第二次和第三次的救火,倒真被我们赶上了。在熊熊燃烧的大火面前,我感受到现场火焰的灼热,还不时看到火场上窜得很高的火舌不断转变燃烧的方向。
通过这两次行动,我终于明白以往救火时,人为什么突然会被大火包围。这是因为现场的温度很高,当与外围的气温有一定的温差后,便会产生局部的气流,也就是我们长说的风向变了。
经历过后两次山林灭火,我感觉到大火的可怕和人力的渺小和无助(因为那时没有监控设备和统一有效的指挥)。我想,再这样待下去的话,说不定哪天真会葬身火海,是该离开这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