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1846阅读
  • 13回复

值得推荐的网页,值得一读的文章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远游客
 

发帖
8233
金钱
17117
经验值
53667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04-10-29
中学时期没有太多机会看古代书籍,不过对中国历史还是兴趣不小。前些日子偶尔在搜狐的文化和读书专栏里找到一个颇好的地方。
值得推荐的网页:http://culture.news.sohu.com/
值得一读的文章:“岳飞为何必须死?”
http://culture.news.sohu.com/20041021/n222586121.shtml
还有更多的有趣文章。。。
分享到
离线花心萝卜

发帖
16146
金钱
24437
经验值
52149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04-10-29
远游兄:萝卜拜读了你推荐的《岳飞为何必须死?》后,很是感慨,《说岳全传》曾被萝卜祖母口述“连载”,是萝卜幼时每晚必听的故事,长大后再看《说岳全传》,可以说岳飞是萝卜心目中的第一个英雄。《岳飞为何必须死?》从中国封建制度和中国传统观念角度去分析岳飞的仕途、生平及至终结,从另一个角度揭露了深层次的问题,我辈习惯于接受正面的宣传,难免偏颇。重新审视、考虑之后,不觉心情沉重起来·····
离线追寻者

发帖
608
金钱
1134
经验值
1417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04-10-31
文章太长,且傍枝太多,看到眼花缭乱。大慨可否这样理解:
1.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是赵构皇帝老儿要岳飞死,秦桧只不过是帮凶走狗而已;
2.岳飞蠢忠,没有足够的政治智慧可以避免杀身之祸。
由此引伸产生另外的问题——如果岳飞不死(不被杀死),历史将如何书写?我认为有两点是可以肯定的:
1.赵家皇朝——宋朝依然会被元朝代替——国力军力、民族天性、军事理论、作战方法诸方面均是元强宋弱;
2.中国历史上将少了一位用于民族(愚民)教育 “忠、孝、义、勇”的岳姓偶像,但必定会产生另一位偶像——“伍飞”、“谭飞”或“罗飞”之类。
再引伸产生另外的另类有奖问题:
1.秦桧是否会被重新评价?
2.从经济学的角度看岳飞之死的价值?
颁奖时间——2104年11月1日
颁奖地点——天堂
离线蔚蓝

发帖
13608
金钱
13207
经验值
50303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2004-10-31
社会的发展变革过程是有其自身的轨迹,因有变革,自然就有“时势造英雄,英雄造时势”等英雄人物出现。有一点肯定的是:历史沉浮,没因为死了那个人就停止发展,社会发展到如今,人口比以前不知增加了多少倍。
离线玫瑰花

发帖
12133
金钱
120422
经验值
50748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04-10-31
文章冗长,只看了一点.萝卜反应最快.
离线花心萝卜

发帖
16146
金钱
24437
经验值
52149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04-11-02
玫瑰妹妹:读此文反应快证明萝卜未及仔细思考啊,看追寻者才是深思熟虑的学者。
离线追寻者

发帖
608
金钱
1134
经验值
1417
只看该作者 6楼 发表于: 2004-11-02
罗卜:如此评议,如何敢当!胡思乱想,另类思维,抛砖引玉而已.
离线玫瑰花

发帖
12133
金钱
120422
经验值
50748
只看该作者 7楼 发表于: 2004-11-02
萝卜,你是一目十行,玫瑰是如王菲所唱"一本书读一年多......"
离线花心萝卜

发帖
16146
金钱
24437
经验值
52149
只看该作者 8楼 发表于: 2004-11-03
呵呵···记得以前在台山师范的萧金星老师比喻有些人无所用心,读书毫无收获就是“一目十行,过目就忘”,萝卜看书速度很慢,以前在同学之间相互借阅小说时,就曾经被人批评看书慢。
离线追寻者

发帖
608
金钱
1134
经验值
1417
只看该作者 9楼 发表于: 2004-11-04
这已经是精读,甚至是研读了。有的书用一生去读,或读一生,如一些基督教教徒读《圣经》。
发帖
442
金钱
1387
经验值
50010
只看该作者 10楼 发表于: 2004-11-04
岳飞的故事是我小时候最喜欢的故事,岳母刺字是最熟悉的,从小就有爱国之心,所以他能成为爱国英雄。他的死令人悲愤和遗憾,人们将永远记住他。中华文明存在于中华的历史中,不管好与坏,它将并存着发展下去......
离线玫瑰花

发帖
12133
金钱
120422
经验值
50748
只看该作者 11楼 发表于: 2004-11-05
老鹰哥,你可以告诉玫瑰,“岳母刺字”的故事吗?
离线雨露

发帖
1311
金钱
2463
经验值
50023
只看该作者 12楼 发表于: 2004-11-08
引用
原文由 追寻者 发表:
这已经是精读,甚至是研读了。有的书用一生去读,或读一生,如一些基督教教徒读《圣经》。

儿时我认识一位基督徒,
他送给我一本小小的《福音》,
劝我用刚认识的生字读它,
读着读着,可以望见天堂的门。
青年时期又认识一位诗人,
他案头摆着一部厚厚的《圣经》,
说是里面没有一点科学道理,
但确不乏文学艺术最好的味精。
、、、、、、
、、、、、、
这首由作者绿源写的《圣经》,用比喻和暗示来写社会人生,情感虽激,但思想却隐蔽含蓄。
离线追寻者

发帖
608
金钱
1134
经验值
1417
只看该作者 13楼 发表于: 2004-11-10
我认识几位基督教徒,他们读<圣经>的认真和坚持,让我佩服和不解.可能他们从中得到对世界的认识和做人的道理.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