侨房侨味浓
走进梅家大院,迎面扑来的尽是复古而又新奇的气息。108幢历经几十年风雨侵蚀的骑楼呈长方形排列,鳞次栉比,整齐划一,大院中间还有40亩专供商贩摆卖商品的市场空地,俨如一座小方城。虽然目前大院中不乏灰暗破旧的迹象,骑楼的墙面上也斑斑驳驳,布满灰尘,有的窗花已经支离破碎,那些木板楼梯甚至结满蜘蛛网,但眼前景物让我们依稀感受到昔日梅家大院的喧闹与繁华。
整个大院的原貌保留较为完整。骑楼式楼房成为了梅家大院的最大亮点,这些楼房是业主根据各自侨居国家的建筑风格建造的,建筑过程中又融入了本地传统建筑艺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当年侨乡人民的思想和生活水平。如楼房的屋顶是中国传统的硬山顶、砖墙瓦顶,但“门面”及窗户、阳台等却是希腊、罗马、西班牙等国的建筑风格,墙上还有西方建筑中经常采用的山花装饰,有的呈三角形、长方形,有的呈圆孔型、曲线型,有的还有各种灰塑图案,十分精美,巍峨壮丽,极具建筑艺术价值。
在梅家大院的南面,有一座汀江桥,桥呈拱形,小巧玲珑,它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曾是梅家大院的主要交通命脉。它与大同桥、西廊桥像彩虹一样横跨在梅家大院的母亲河--大同河上,3座先后建于20世纪30年代的桥梁相距仅1公里,形成“一里三桥”的壮观景色,远近闻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