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来,现代粤剧开始受到外国人欢迎,粤剧海外名伶对外推广,
以英语为表演语言的英语粤剧应运而生。
我发觉,行内演员为了改良粤剧,开始考究戏服、道具及布景的色彩。

在光之谷的帖子里提到的《清宫遗恨》中,“光绪帝”的真实身份是银行职员,
“李鸿章”是个电脑专家,而“李莲英”则是一个生物学博士。
那个八国联军头目瓦德斯由一个在新加坡教英语的法国人扮演,这还是他第一次
登台演瓦德斯这个角色,他在《清宫遗恨》中则演一个俄罗斯军队头目。

“Unbelievable(不可思议)!”高大魁梧、金发碧眼的法国男人Fransois,
一直用这个词来形容自己参与《清宫遗恨》的演出。
“一个法国人,在传统粤剧里,扮演一个一百多年前侵略中国的德国人。”

更有不少同学问我,您以前喜欢粤剧吗?我说:不!
不过,我是用另一种角度去看它。
艺术,从来不强迫你去学,也不强迫你去赏。
如果艺术到了强迫,我想它也没有存在的理由了。

最后,不得不提大家比较熟悉的粤剧表演艺术家 --- 红线女,她原名邝健廉,开平人。
我在温哥华跟她有一面之缘,她说从小跟随舅母学习粤剧,改艺名小燕红,
15岁加入马师曾剧团,当时在两广地区走埠演戏,崭露头角。
后来著名小生靓少凤为她改艺名为红线女。抗战胜利后,她在香港学了京剧三年,
同时学声乐,并吸收电影的表现手法,1947年至1956年她一边演粤剧,
一边拍电影,在HK主演了七十多部故事片,演绎了许多有深度的角色。
1955年自香港来到广州,加入广东省粤剧团,后来又创建了广州红豆粤剧团。

其实在国内很多剧,也像粤剧艺术一样,面临生存与发展的困境。
不过,目前要想每天可以听到高水平的粤剧演出,在台城人民广场新凤鸣剧社可以做到,
而且全部免费观赏。我村三叔婆返唐山,还邀请新凤鸣剧社去乡下开锣,
全村上下老老少少全都涌到祠堂去凑热闹了,真是皆大欢喜!
ffice
ffice" />
三更半夜的,一路写,我个脑袋开了小差:
文化大革命,大跃进,打倒四人帮,开放改革,全球都市化。。。。。。
最后,地球村里,粤剧文化正在消失。。。我们快没有地方文化了。
其实,粤剧不仅是向海内外推广中国戏曲文化的一种方式,
也是光大粤剧的一种,希望大家齐齐来支持!
多谢台山新凤鸣剧社社长及各位仝人!多谢您们!多谢大家!
(全文完)
(部分照片由自在提供,多谢!)
[此帖子已被 玲珑姑娘 在 2008-7-10 8:12:54 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