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3593阅读
  • 2回复

《台山人》黎铿:端砚界首位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77Q80GO
 

发帖
196
金钱
375
经验值
117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08-08-02

黎铿:与砚结缘使我功成名就fficeffice" />

 

他从事端砚雕刻创作四十余年,是端砚界首位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他创作的端砚被北京故宫博物院当作国宝收藏,也曾作为国家礼品赠送给外国领导人。这位名列“岭南文化名人50家”,祖籍我市都斛的端砚大师黎铿。

今年63岁的黎铿,回忆起自己几十年的端砚创作生涯,他风趣地说,与砚结缘首先是父母为自己取的这个名字。铿,意思是响亮的声音,恰好和雕刻石头时发出的叮叮当当的声响一样。黎铿这个名字已经暗示了自己这一生都是在和钟爱的砚石打交道。

黎铿生长在一个知识分子家庭。抗战时期,他的父亲在肇庆中学当老师,主要教授美术和音乐,这对少年的黎铿一生产生了深刻影响,他喜爱拿着笔在书本上画这画那,为此还常常受到母亲的责骂。

1957年,父亲被划为右派,全家陷入贫困的境地。在父亲的学生帮助下,17岁的黎铿离开了学校,进入当时的肇庆工艺厂当学徒,或者这一切都是命运在冥冥中作安排,黎铿的艺术生涯就从这个时候开始。

 “说实在话,以前进一个比较好的工厂也不容易。条件要求是很严的,我进厂之后,1962年是先到那个砚坑里面学开采石头。在那个深山大林里面爬到那个洞里面去挖的。砚石都是在西江河那边,1962年的时候有个麻仔坑很出名的。 我们跟老师傅去学怎么开采石头,目的是锻炼你的意志。”

 西江的水质孕育出了温润细腻的端砚石。端砚石雕刻出的砚台呵气能研墨,磨出的墨汁油润发亮,层次丰富,虫蚁不蛀。但开采砚石是一份十分辛苦的工作。端砚石大多不抗震,所以开采以手工为主,不能以机械代替。

那时的黎铿吃住全在盛产砚石的斧柯山脉上。这一带的山虽然不高,但是坡陡。每天黎铿都要下山来挑水吃,一个来回要走4个小时,每天2个来回。因为山陡,路上就没有歇脚的地方,如果停下来,一不小心就会把水洒了,还要重头来过。黎铿并不觉得苦,一想到那些石头会变成精美的端砚,他就浑身都是劲。

 

“我们跟师傅学的开采石头,开采石头好累的我总不觉得,但是把手敲破我就最就得。一锤一锤的打,一下子打不准就把手打坏的,很疼的。师傅见到你打到手就教你怎么不弄伤这个地方,我老是打到这个地方。因为那个锤比较旧,那个凿子是钢的,一滑就打到手了。开采一块砚石很辛苦,但是也很珍贵。”

 这样的日子过了一年多,艰苦的锤炼让他学到了如何分析石脉,辨别优劣,鉴定石性。黎铿进步很快,被厂里技艺高超的罗星培师傅收为徒弟,从此开始了他梦寐以求的制砚学习。在厂里,黎铿白天给师父打下手,晚上就捧着师父的作品仔细揣摩,研究各种刀法。为了理解师傅的创作构思,黎铿还在师傅未完工的砚台上用笔勾画,猜想师傅下一步的雕刻会怎么样。黎铿的勤奋引起了同厂一位姑娘的青睐,就是他现在的妻子傅玉贞,他们以砚结缘至今都是工厂里的一段佳话。

“那时候大家都是学徒,都是进工艺厂当学徒,都是同一个车间,接触多了就有了感情。我这个人也是非常好学的,可能工艺也做得比较好一点,她老是请教我。工作上面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后来就发展到成为夫妻。”

 十年磨一剑,机会终于来了,1972年,师傅把一块大型优质的宋坑石交给了黎铿,决定让他来设计、雕刻。

“罗师傅找我,说这块石头这么好,雕一个百鸟归巢好不好。这个比较传统的东西,百鸟归巢。他给个任务我,去设计去雕刻这样一个作品出来。但是我自己想,这个百鸟归巢的意境好象比较灰,没有一种向上、积极的精神。所以后来我就考虑能不能改一下。我想鸣春好,鸣春有一个春天的气息。因为百鸟是百花齐放,欣欣向荣的景象。一年之季在于春。师傅同意了我这个建议。”

 这一改不仅仅是改了两个字这么简单,就是这立意上的修改,证明黎铿已经成功出师。百鸟鸣春,一名惊人。当时作品送到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陈列,全国多家报刊争相报导,好评如潮,作品最后被北京故宫博物馆收藏,列为国宝。黎铿开始在端砚界暂露头角。

1978年,黎铿创作《星湖春晓》,当年获得国家轻工部颁发的科技一等奖,开拓了把肇庆风光名胜融入端砚艺术的先河。1983年,黎铿创作的《周总理诗词砚》作为邓小平访问日本携带的国礼赠送给日本首相福田,让福田啧啧称赞,爱不释手。随后,黎铿创作的《四海升平砚》获首届中日端溪名砚品评会金奖;《97七星迎珠砚》作为肇庆市人民政府礼品赠送香港特区政府;《中华九龙宝砚》作为肇庆市人民政府礼品被人民大会堂珍藏。

黎铿是幸运的,经过了自己的艰苦努力,终于踏上了成功之路,取得一系列荣誉和应有的地位,五一劳动奖章、劳动模范、全国人大代表、全国职工自学成才奖、工艺行业最高职称,端砚界首位也是目前唯一一位工艺美术大师。

“我和端砚有缘分,关键是端砚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这和我的追求是一致的。我的缘分就在这里。还有一个端砚技艺的表现手法很多,很丰富,我们一辈子都追求不完,所以我这一生都要及继承传统,不断去创新,缘分就在这里。如果没有缘分,我就不会终生去追求这个事业。今天功成名就,但我还是要做到学到老,艺无止境。这是缘分所在 

          黎铿:创新才能成就大师

黎铿,中国首位工艺美术大师。在肇庆众多的端砚艺人中,黎铿之所以能够脱颖而出成为国家级大师,用他的话来说,自己成功靠的不光是继承传统,而是勇于创新、艰苦探索的结果。

 

肇庆古称端州,端砚因产于端州而得名,端砚生产历史悠久,至今已经有1300多年,千百年来,端砚凭借其灿烂多姿的石品花纹和端砚石工鬼斧神刀、巧夺天工的精雕细琢而闻名于世,名列中国四大名砚之首。在端砚发展史上产生了一代又一代的能工巧将,出现了不少端砚名家,端砚艺人的智慧和技艺给了黎铿很多的启迪:端砚艺术之所以不断发展,正是因为历代艺人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创新的结果。

作为当代的端砚艺人,如何将端砚传统雕刻与现代创新和谐结合,将其艺术推向一个新的高度,这又成为了黎铿人生奋斗路上一直思考和探索的课题。

黎铿受父亲的影响,从小喜好美术,从事端砚艺术创作后,每逢节假日,或在家素描,或在外出写生,已经成为他固定的活动。

“我喜欢画画,当时人家去参加武斗去搞革命我从来不去的,我就临摹,比如红色娘子军的,白毛女的,刘三姐的,有空我就在家里画。一边画一边临摹,当时基础不是很好。另外晚上要将师傅的东西慢慢学、慢慢探索,老是学习。当时工艺厂有象牙,也有很多艺术的种类,在这方面可以借鉴他们的经验,不断地提高技艺、创新能力,互相影响。我很年轻的时候就在这方面进行探索。”

肇庆作为历史文化名城,为黎铿的创作带来好多灵感。星湖、鼎湖山、西江湖畔都留下无数黎铿的足迹。在黎铿眼里,写生不仅仅是体验生活,亲近大自然,还要培养自己对大自然的感受和对大自然的爱。

1978年,厂里采集到了一块麻子坑砚石,石中有7颗晶莹可爱的石眼,非常名贵,设计雕刻这方砚的任务又交给了黎铿。黎铿画了一幅又一幅设计图纸,都不理想。实在想不下去了,他就一个人跑到七星岩写生,从下午三点多钟一直画到太阳下山,那种如入仙境般的美景让他深沉陶醉。黎铿突然来了灵感——为什么不把星岩风光移到砚上?

“七星岩风光的层次,它的美景实实在在好象叶剑英元帅说的“画幅长留天地间”。叶剑英写的赞美七星岩的诗,我觉得是这么多赞美七星岩诗词里面写得最好的。后来我就以他的诗命题,叫做“星湖春晓”。那是1978年,改革开放刚刚开始,工艺美术迎来一个新的春天,就是以这个时代背景创作出来的。”

将肇庆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和优美的风景糅合到端砚艺术上,黎铿是端砚史上第一人。黎铿做了前人未曾做过的事,走了前人未曾走过的路。星湖春晓砚奠定了黎铿端砚大师的地位,也为端砚艺术的发展树立了一个新的里程碑。

“这方砚台最关键的是用唐朝刘禹锡的诗“赠牡丹”的诗句来立意,这方砚台的题目就是“唯有牡丹真国色”。这是刘禹锡的唐诗赠牡丹中最精华的一句。牡丹天姿国色,富贵、雍容华贵等等,它有国色天香的美誉。用刘禹锡的诗来表现我觉得更贴切,更有文化品味和文化的内涵。国色天香很多人用,但是用唯有牡丹真国色这句立意更加准确一点。”

作为“岭南文化名人50家”之一的黎铿,在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不但积极捐资捐物,拿出自己的得意作品义卖,而且还打算把这一重大事件用端砚的艺术形象记录下来。

“我们永远铭记这个中国人民痛苦的一天,也反映党和国家对人民的重视。你看这个有一个天然的纹理,像滚下来的石头一样。这个石头下面还有高一点的,好象一块石头压下来。当然我们不表现难看的场面,那种惨不忍睹的场面,我们用艺术的手段去表现它。这块石头刚好好象一块石头压下来。这块自然的石头好象是从山上滚下来,我觉得下面到时加工一下,把这个石头镂空一下,好象刚刚掉下来一样。我看过一个材料,叫永远铭记,是一个时钟,地震的时候它就停下来,14点28分06秒,那时刚好发生地震。我就把这个变为石头上面有一块手表停下来,怎么处理我还要想办法,精确度怎么样,表用什么表。石头加这个手表来记录这个事件,2008年5月12号14点28分,永远的铭记,再写下四川汶川大地震,来表现这个历史的事件。这个作品创作出来,将来对研究中国有历史文化,研究中国当时的历史事件有一定的参考作用。因为我觉得中国很多历史事件都是由工艺美术品表现出来的。”

黎铿认为,端砚发展到现在,从设计上、技艺上、选材上都有很大进步,但与其他行业发展相比,端砚工艺还要继续挖掘传统文化,紧握时代脉搏推陈出新。他说,艺术上的追求永无止境,端砚艺术只有跟其他艺术的再结合,才能赋予端砚时代感,才能赋予端砚无穷的艺术生命力。

“端砚的创新就是要突破以前的条条框框,包括突破我自己,要用新的形式、新的手法、新的理念将端砚艺术与时俱进。”

在黎铿的面前是一条充满阳光、洒满鲜花的大道,停下来荣誉、地位足矣,可享用一生,再往前走可能顺坦,也可能遇到曲折、险阻。可黎铿毅然选择了自己的路,那就是不断的创新之路!

黎铿: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祖籍台山,生于肇庆长于肇庆,从事端砚制作四十余年的端砚界中国首位工艺美术大师黎铿,一谈起他眼中的端砚就赞叹不已。他说,端砚之美,在于其材质,在于其集工艺、雕刻、绘画、书法、篆刻等艺术于一身,千年的文化底蕴使之无愧于中国四大名砚之首、文房四宝之首。

 端砚与湖笔、徽墨、宣纸并称为中国文房四宝。端砚之名源于一千多年前的唐代,那时端州的石砚已风行全国,端砚作为四大名砚之首的地位就是在那个时候开始奠定的。

端砚文化内涵十分丰富。端砚自唐代被列为贡品以来,前后有60多位皇帝与之结缘,历代达官贵人、文人雅士和劳动人民的使用、咏叹、歌颂,又赋予其丰富多彩的文化内涵,充分展现了端砚文化艺术的无穷魅力。我国历代知识分子赋予了端砚丰富的文化内涵,端砚与历史名人结下不解之缘,历代文人雅士都把端砚视为珍宝。

砚的制作过程很复杂,采石、维料、设计、雕刻、磨光等各个环节都有做不完的文章,其中,设计和雕刻最难,也最为关键。端砚的设计要求因石构图,因材施艺,除了传统砚式外,还要充分利用天然石皮,集文学、历史、绘画、书法于一体,将砚台制成艺术品。

“这几块是三大名坑的。这是什么坑?这是麻子坑的。这一方是坑仔岩的。这一块是老坑的。三大名坑最好的是老坑。老坑是初唐开洞的。坑仔岩是北宋开洞的。麻子坑是清朝乾隆年间开洞的。总体来区分麻子坑、坑仔岩、老坑的不同,不同在什么地方?老坑的偏蓝一点,坑仔岩偏红一点。麻子坑偏青一点。手感来说,老坑的手感细腻一点。石品来讲,老坑有银线、金线,这是它很特别的特点。坑仔岩也有,但是底色不同,偏红一点。另外这个麻子坑这块你看多漂亮,它都是偏青一点。三个坑的颜色偏蓝、偏红、偏青,三大名坑是我们端砚砚材最名贵的。三大名坑以老坑之首,从坑之冠是老坑。”

 端砚的雕刻要求艺人先要根据石质认真构思,然后开始凿大坯,再在砚坯上设计,然后用大刻刀粗凿,用细刀精刻,刻完后要用铲刀铲滑,铲滑是将凿口刮平,让其起伏分明,线条清晰,玲珑浮凸,一目了然。端砚雕刻的手法主要有高浮雕、浅浮雕和线刻等,刻出的图案要求层次分明,高低错落。

这一块是利用自然的纹理制作的。我觉得这块石头立意比较好,它是一对石头剖开的,天生是一对。一对都有罗汉,纳思迎福。一对的砚台,材料也很完整。这样的设计,这样的构思,用浅刀工去表现,我还是比较推崇它。而且立意非常好,过着幸福的生活,给人美满的感觉。迎福嘛,谁都想幸福的到来。我觉得这方砚的刀工,表现的技艺还是不错的。

 

广东端溪的端砚、安徽歙县的歙砚、甘肃南部的洮砚和河南洛阳的澄泥砚被并称为四大名砚。黎铿说,四大名砚里面端砚为首实至名归。首先是砚材得天独厚。其次是端砚最大的特点就是把南粤的历史文化融入到端砚艺术里面,而且艺术上的创新比其他几个砚种高出一筹。

“其他省很少有的,端砚得天独厚,它有这个眼睛,可以利用这个眼睛做出很多艺术性的作品。比如现在这个,你看怎么去立意,可以是月是故乡明,把它当月亮。如果搞成有些意境的,可以是同一个天空,同一个月亮,或者是静夜思,用唐诗去立意都可以。问题是你看作者的艺术水平和文化素养达到什么深度和广度。这就是工艺美术,包括端砚创作方面比较讲究和一个文化内涵和因材施艺。我们看了这么多砚台,基本上从材料,从设计构图,都没有什么很雷同的东西。所以它难得就难得在这里”。

 千百年来,文人逸士对端砚的研究从未间断。古代《砚笺》、《砚谱》、《砚小史》,对端砚有评述的估且不说,光端砚的专著就有《端溪砚谱》、《端溪砚志》、《端溪砚史》。现代人刘演良、谭沃森、欧忠荣对端砚又有了新的诠释。名人爱端砚,从唐代诗人李贺以来,人们对端砚的题咏不胜枚举。名句端州石工巧如神,踏天磨刀割紫云成了端州人、端砚人的骄傲。

现在的端砚,既保持了传统工艺的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同时在造型、构图、题材、立意上又有新的突破,创造了端砚实用之外的新艺术意境。

现在的肇庆有66个端砚厂家、一万多人从业人员,端砚生产正逐步走向产业化、规模化、集约化、市场化。2004年,肇庆被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中国文房四宝协会授予中国砚都称号,2006年,端砚制作工艺更被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端砚已经成为收藏家眼中的艺术瑰宝。

“我觉得端砚很有收藏价值。因为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工艺品。首先注意它的材质,是什么坑的石头。第二看它的雕工怎么样,雕得精不精细。第三个要看它的文化创意怎么样。第四个要看它的作者名气怎么样,它跟书画一样也是讲究作者的名气。我们看到好的端砚真的是爱不释手。简单的说一下收藏端砚有这四个方面的要求。”

端砚艺术历经1300多年而不衰,既是因其凝聚了千百年来我国劳动人民智慧,同时也与我国历史端砚艺人赋予端砚以丰富的文化内涵分不开。

 

分享到
离线远游客

发帖
8233
金钱
17117
经验值
53667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08-08-04
谢谢介绍。如果相片更大点效果会更好。
离线77Q80GO

发帖
196
金钱
375
经验值
117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08-08-05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台山人黎铿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