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7893阅读
  • 56回复

三月三浮石飘色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林月
 

发帖
1135
金钱
2843
经验值
1194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09-03-29

 

   一.历史悠久的台山市斗山镇浮石村,

  有626年历史的古老村庄的二万多名村民,崇尚文化,热爱艺术。2000年,该村荣获文化部授予的中国民间艺术(飘色)之乡称号。二十世纪以来,村民与时代共同前进,建立了中国第一支农民排球队,出版了中国第一本英文语法书,刊行了中国第一本记录本村方言的字典,从而,开创了中国文化教育史上的3个中国第一。fficeffice" />

  台山的浮石和新会的霞路,同为赵宋皇室的后代,两条村的先祖是亲兄弟。据《浮石赵氏族谱》记载,宋太宗的第十一世孙赵必次在崖山殉国前,托付儿子赵良骢给睦洲林氏抚养,赵良骢的孙子赵宗远和赵宗逞于明朝洪武十三年(1380年)分别在浮石和霞路建村。浮石族谱卷首印有宋朝历代皇帝像、崖山总图、慈元殿图等史料,浮石人以自己是宋朝皇族为荣。

  1.古迹

       

  2.摸螺

  

  3.相逢一笑的亲密战友题写的路名

 

  

  4.河边洗衣

  

 

  二.浮石村的北帝庙

  北帝,全称北方真武玄天上帝,其又有玄天、玄天上帝、武大帝、真武大帝、北极大帝、北极 ffice:word" />佑圣真君、开天大帝、元武神等称;俗称上帝公、上帝爷或帝爷公。其为统理北方、统领所有水族(故兼水神)之道教民间神祇,又称黑帝。

北帝庙为崇拜北帝的庙宇,亦常作真武庙、玉虚宫、玄天宫、北极殿等众多名称,当中又以武当山上的真武庙最为著名,而又多数散布於珠江三角洲一带各地,台湾地区亦有建庙。北帝据说拥有消灾解困,治水御火及延年益寿的神力,故颇受拥戴。

 

  1.庙门

  

 

  2.北帝庙外观

  

 

  3.庙内的人们

  

  

 

  三.在每年农历三月三的北帝诞,浮石村民列队抬着北帝塑像,以头牌、色标、罗伞、飘色、舞龙、舞狮、高跷、八仙、八音锣鼓组成队伍,游遍全村十坊,形成一个阵容鼎盛多彩多姿的民间习俗节日,吸引村中海内外乡亲和各级宣传媒体、各地摄影爱好者,影响深远。

  

 

  

 

  

 

  

 

  

 

  

 

  

 

  

 

  四.浮石飘色  远近闻名

  2004年10月17日,每个江门人都在江门侨乡华人嘉年华暨2004年中国(江门)侨乡旅游节巡游队伍上,欣赏到浮石飘色的英姿。

  飘色是古老的中国民间艺术的综合表演,它的阵容包括有舞狮子、舞龙、耍大头、锣鼓八音、戏曲段子、乐队、花灯、武术队等,突出故事人物化装游行表演。浮石飘色的特色是,两个小孩装扮为戏曲人物,由4位穿古代武士服装的壮汉抬在色柜上行进。飘色的道具,下面的木箱叫做色屏,支撑小演员(色仔)的钢枝,叫做色架。每台飘色有两个色仔,一上一下。坐在下面的色仔称为下色,又叫做;凌空ffice:smarttags" />三米高立在色架上的色仔,称为上色,又叫做。在观众眼中,上色似乎全无依托,凌空飘行,十分神奇。浮石飘色有嫦娥奔月牛郎织女昭君出塞罗通扫北薛仁贵与柳金花吕布戏貂婵白蛇青蛇梁红玉击鼓退金兵等几十种造型。色仔由浮石村琳琅剧社的老演员在浮石小学8至10岁的学生中挑选,并训练和装扮。

  浮石飘色来源于陕西高抬。清代和民国时期,北京和各地陕西会馆每年正月十五闹元宵时上街表演。清代乾隆年间,浮石举人赵家璧上京会试时,在无意中识破机关,掌握其中秘密,带回乡中推广,经过近200年的传承,形成今天独具一格的浮石飘色。以往,浮石村每年农历三月三和九月九北极神诞时在本村表演一次。现在,浮石飘色已走出台山,冲出江门。1999年澳门回归庆典上,浮石飘色在澳门大街上巡游助庆,深受欢迎。2005年12月18日,浮石飘色在中山市参加省首届民间飘色艺术表演大赛,获金奖。它和潮连纱龙、泮村花灯、鹤山舞狮、陈山火龙一起,成为江门五邑民间艺术的奇葩。


  

 

  

 

  

 

  

 

  五.摄影发烧友

  

 

  

 

  六. 读书上进  科名鼎盛

  浮石自立村以来,重视文化教育。清代,台山人称誉浮石为宁阳礼选(宁阳是台山的美称)。浮石人积极鼓励本村子弟读书上进。

  科举时代,浮石村在地方公款中,拨出一定数额,供童生买书。参加各级考试的,均有费用补助。考取生员(秀才)、监生、贡生和举人的,祭祖时多分胙肉。


  浮石村设有兰溪社文会。本村读书人每月举行一次月课,各人呈交诗文一篇;又于每年九月下旬,各人呈交科举命题作文一篇和诗一首,由文会评定优劣,优胜者有奖。浮石村从1380年至1905年,共出文举人6位、武举人5位、贡生10位、秀才67位、监生90位,武生11位。在举人和贡生中,做知县的2人,县丞(副县长)的1人,府学教授(地级市教育局长、正七品)的2人。


  在浮石举人中,为台山文化作出重要贡献的有赵天锡和赵宗坛两位。赵天锡辑录《宁阳诗存》、《宁阳文存》、《宁阳学存》和《宁阳杂存》4本书,并任光绪版,新宁县志》总篡,(总编辑),为保存台山历史文化付出了毕生的精力。赵宗坛放弃中国驻加拿大总领事馆(当时加拿大是英国殖民地)副总领事高位,亲赴加拿大各城市劝捐,筹款新建台山县立中学校舍,并回国督办建校事宜,后任台中校长,为台山教育事业作出重要贡献。


  
与时俱进  不断创新

  二十世纪以来,浮石人学习新文化,新思想,与时代共同前进。

  1909年2月,浮石人赵拱辰参与创办中国第一份侨刊《新宁杂志》,1910年,赵拱辰创办台山第一份报纸《月新报》。初创时为对开二版,头版国际国内新闻,二版为本县新闻和副刊,报纸出版到1922年;


  1919年正月初二(2月2日),浮石青年在可庐书室成立了中国第一支农民排球队——华利磨学会(华利磨是英文排球Volleyball的译音)。从1919年到1951年,学会会员们捐出款项,开办浮石平民义学,购买书籍文具,供本村贫家子弟免费入学;


  1926年,浮石人赵灼出版《纳氏英文法讲义》,这是中国第一本英文语法书,用中文和英文讲解英文语法,全书四大册,是当时全中国各大学都采用的教材。


  2003年,浮石小学校长赵恩普出版了中国第一本记录本村方言的字典——《浮石三音字典》。这本字典收入9000多个汉字,每个字用汉语拼音方案标注普通话读音;用广州话拼音方案标注广州话读音;用浮石话拼音方案标注浮石方言读音。


  这就是浮石村在中国文化教育史上的3个中国第一。


  1995年,浮石村出版了村志《浮石志》,16开本400页。


  1935年,浮石村成立琳琅剧社,为村民免费演出,现在剧社仍在活动。


  浮石人有办报、办刊的好传统。1929年浮石村民赵春泉、赵加顿和赵焯贤出版《火花》小报,1930年改为《浮石钟社月报》;1932年,浮石一些学生出版的《火焰特刊》;1933年改为《浮龙杂志》;1932年,部份浮石青年出版《浮石青年》,这样,一条村同时出版3种杂志。1934年8月,3种杂志合并,出版《浮石月刊》。由于《浮石月刊》矛头指向土豪劣绅,因此把持乡政的浮石乡公所以未经批准,擅用浮石二字为由禁止发行。于是,办刊人请国民党元老于右任题写《浮山月报》刊名,于1935年5月21日公开发行,出版到现在。正因为刊名由于右任题签,所以《浮山月报》能顺利寄入台湾,成为祖国大陆第一份在台湾公开发行的杂志。


  由于《浮山月报》大力向旅居世界各国和港澳台的乡亲报道家乡消息,因而自改革开放以来,旅外乡亲共捐资2500万元兴建浮石中学和浮石小学,修筑文化艺术馆、公园、休闲广场、文化楼等,使浮石村的村容更加美丽。


  浮石村,台山的文化村。

 

 

 

小图 | 大图 图片

  • 三月三浮石飘色|台山一中78届
  • 三月三浮石飘色|台山一中78届
  • 三月三浮石飘色|台山一中78届
  • 三月三浮石飘色|台山一中78届
  • 三月三浮石飘色|台山一中78届
  • 三月三浮石飘色|台山一中78届
  • 三月三浮石飘色|台山一中78届
  • 三月三浮石飘色|台山一中78届
  • 三月三浮石飘色|台山一中78届
  • 三月三浮石飘色|台山一中78届
  • 三月三浮石飘色|台山一中78届
  • 三月三浮石飘色|台山一中78届
  • 三月三浮石飘色|台山一中78届
  • 三月三浮石飘色|台山一中78届
  • 三月三浮石飘色|台山一中78届
  • 三月三浮石飘色|台山一中78届
  • 三月三浮石飘色|台山一中78届
  • 三月三浮石飘色|台山一中78届
  • 三月三浮石飘色|台山一中78届
  • 三月三浮石飘色|台山一中78届
  • 三月三浮石飘色|台山一中78届
  • 三月三浮石飘色|台山一中78届
分享到
离线于广中

发帖
18211
金钱
23402
经验值
8793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09-03-29
谢谢林月介绍,充实了我今天浮石之行。
离线林月

发帖
1135
金钱
2843
经验值
1194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09-03-29


于兄客气了.



[此帖子已被 林月 在 2009-4-1 19:53:59 编辑过]

离线乡下仔

发帖
4635
金钱
53462
经验值
1793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2009-03-29
多谢林月精彩报道!
离线西子

发帖
21345
金钱
34460
经验值
11137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09-03-29
谢谢林月介绍浮石村的历史!
离线自在

发帖
18831
金钱
410
经验值
7753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09-03-30
  林月的三月三浮石飘色图片精彩,介绍详尽!非常欣赏!
离线邻家小妹

发帖
2513
金钱
1130
经验值
1812
只看该作者 6楼 发表于: 2009-03-30
林月:
  

  4.河边洗衣

  

 

       看溪边浣衣,深有感触。

       小妹常感慨国内环境污染严重,常赞赏西方国家的环境保护,那天与林月兄长谈中,他问道:“小妹,你有否想过西方国家优越的环境条件,多少是以发展中国家的环境污染为代价的吗?”

        真是一言惊醒梦中人,我确实从来没往这深层次的方面探讨过。是的,中国大量生产低值易耗品,既消耗能源也污染环境,而换回的也只是微薄的利润,如何改变目前的现状,应是我们考虑的关键所在。

       有道是:“与君一席谈,胜读十年书。”谢林月兄!

 

离线邻家小妹

发帖
2513
金钱
1130
经验值
1812
只看该作者 7楼 发表于: 2009-03-30
林月:

 

     3.相逢一笑的亲密战友题写的路名

 

  

 

 

           林月兄的睿智与幽默不仅让小妹会心一笑,更让小妹长了见识!

          一笑姑娘,啥时候让小妹一睹你的亲密战友来一次即席挥毫呀?

          哈哈!

 

  


发帖
10422
金钱
27623
经验值
5354
只看该作者 8楼 发表于: 2009-03-30

多谢林月兄介绍浮石历史文化.

离线远游客

发帖
8233
金钱
17117
经验值
53667
只看该作者 9楼 发表于: 2009-03-30
台山话有云:“三村不及两石。”意为台山最大的三“村”不及台山的两“石”大,浮石就是其中一“石”。那么另外“一石”是哪“一石”,“三村”又应该是哪“三村”?
离线0剑雪0

发帖
32832
金钱
89115
经验值
12723
只看该作者 10楼 发表于: 2009-03-30
通过林月的报导更深了解斗山浮石村的历史文化.
离线陈海燕

发帖
547
金钱
848
经验值
472
只看该作者 11楼 发表于: 2009-03-30

好像是:“三村”即斗山镇六村、都斛镇莘村、汶村镇汶村,

       “两石”即斗山镇浮石村、都斛镇白石村。


发帖
3689
金钱
16079
经验值
1577
只看该作者 12楼 发表于: 2009-03-30
浮石,令人尊重!
离线俏之连

发帖
13163
金钱
17436
经验值
9422
只看该作者 13楼 发表于: 2009-03-30
  多谢林月报道,三月三斗山浮石“飘色”吸引了很多摄影发烧友。
离线异乡客

发帖
178
金钱
181
经验值
181
只看该作者 14楼 发表于: 2009-03-31
六村占斗山半壁江山,斗山与冲娄之间陈氏村落,应该两倍于浮石.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