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献之(344—386)字子敬,小字官奴,东晋著名书法家,山东临沂人,生于山阴(今浙江绍兴),为王羲之第七子。历任州主簿、秘书郎、秘书丞、长史、建武将军、吴兴太守,征拜中书令,世称“王大令”。书性颖悟,才气勃发,幼学于父,次学张芝,终不为其父所囿,别创新法,自成一家。论者谓“父之灵和,子之神俊,皆古今之独绝也”。在书法史上与其父并称“二王”,或尊称“小圣”;又与其父及张芝、钟繇合称“书中四贤”。
王氏本性潇洒,超然于世俗礼法之外,“风流为一时之冠”,“偶其兴会,则触遇造笔,皆发于衷”。楷、行、草、隶诸体兼精,尤以行草擅名。乃于“行草之外,更开一门”,独创“非草非行,流便于草,开张于行,草又处其中间。……有若风行雨散,润色开花,笔法体势之中最为风流者也”之新书体,名为“藁行之草”;又另创草书“一笔书”,即米芾所称:“运笔如火箸画灰,连属无端末,如不经意,所谓‘一笔书’,天下子敬第一帖也”,将张芝之章草与其父之今草推进一层,而为后世狂草的产生奠定了基础。其小楷书则用笔外拓,结体匀称严整,如大家闺秀,姿态妩媚雍容。唐代诸大家如欧阳询、虞世南、王绍宗、孙过庭、张旭、怀素等莫不受其影响。
其遗墨传世甚少,至今可见之书迹仅《鸭头丸帖》、《洛神赋十三行》、《中秋帖》、《十二月割帖》、《东山松帖》、《舍内帖》、《新妇地黄汤帖》、《兰草帖》、《鹅群帖》、《廿九日帖》、《送梨帖》等数种,均为摹本及碑帖拓本,且多有真伪之争。《洛神赋十三行》为其小楷代表作,今传者为贾似道刻石本,因石色如碧玉,世称“碧玉十三行”,字体秀劲圆润,论者谓行世小楷无出其右。《中秋帖》为米芾所临,清乾隆帝将其与王羲之《快雪时晴帖》、王珣《伯远帖》合誉“三希”,其“字之体势,一笔而成,偶有不连,而脉不断,及其连者,气候通其隔行”,纵逸豪放,俊爽流畅,为其所创新体“一笔书”之代表作。被崇为“书坛风流”之《鸭头丸帖》,乃其“藁行之草”代表作,为唐人摹本,全帖仅蘸墨两次,一次一句,墨色均由润而枯,由浓而淡,墨色分明,枯润有致,笔道流泽,婉转妩媚,展现出全帖的节奏起伏和气韵自然变化。
(万方 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