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1474阅读
  • 4回复

档案馆淘宝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陈海燕
 

发帖
547
金钱
848
经验值
472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09-08-15

  档案馆,这是个念起来多么有气势的名字。档案,无论是宏大到一个国家的功业兴衰,还是细致到张三李四的婚丧嫁娶, 通通都会留下印记。很多时候他就像是流年在物质上具象化,泛黄纸张上的墨迹就是斑斑年轮。过去,档案强调保管、保密,不面向公众,无形间也就给档案和存放之的档案馆蒙上了一层神秘庄重的面纱,让普通老百姓觉得很神秘。好在有解密原则,现在又是提倡透明化的年代,现在档案馆不再像人们想象的神秘了,更趋向于为普通市民服务。我们也就得以轻松地小小窥视一下历史的一角了。

 台山市档案馆成立于195812月,坐落于台城镇中山路21,市府对面一座四层建筑,就是它了。某天,我登堂入室,来淘宝了。

首次进去,登记过后,坐在工作人员办公架前面有一张宽大的会议桌前,上面笔和申请单齐全。工作人员会交给你一本本目录,你找到查询档案的大致范围,你就可以更细致的查阅你所需要或感兴趣的档案资料了。只要把档案号填好,就能交付前台等待原件展现面前。有需要的话,你可以要求工作人员帮你复印想要的页数。

我拿出随身携带的小本子和钢笔摘抄誊写。泛黄的薄透的纸张,或方整或洒逸的钢笔字,需要琢磨的手写体和看起来更有中华气的繁体字,还有那具有时代感的语言。还有些是用细细的毛笔写的小楷,很是娟秀。fficeffice" />纸张已经很薄很是轻脆,只能轻轻的翻阅。 一切都令人不禁的放轻手脚,仿佛生怕一个不小心间碰碎的是历史的遗骸。当它就那么放在你手里时,仿佛才真正的感受到它的庄重。

     

 喜欢这种翻阅历史的感觉。不虚此行。

 

那泛了黄的厚厚的卷宗,看着还真有味道。

  

以前的书和族刊也像现在的杂志那样,夹在其中卖卖广告。

是不是很有60年代香港的味道?但这个时期是台山的30年代。

 

  一张过去的毕业照。 

  

谭蔚亭先生年轻时的照片,很书卷味呢!

 

去档案馆查阅资料并非免费,是按你所借阅的书量和复印等去计算收费。此行我共花费10元。

看看,还会有盖章单据回予你,方便因公事查阅资料的人士报销。

不过我乃自家查阅资料,所以自己向自己报销,并将单据留以纪念。

   

[此帖子已被 燕福不浅 在 2009-8-16 0:03:06 编辑过]

分享到
离线陈海燕

发帖
547
金钱
848
经验值
472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09-08-15

      

     两周后,档案馆的工作人员联络我,问我是否遗漏了一个小本子。我左翻右翻,随身带着的小本子正安稳地躺在我的皮包里,一时想不出还漏掉了什么。突然一个激灵,是了,我的绿色小本子不见了!话说这绿小本虽然不是什么高档笔记本,已然有些破烂。可是我在里面写了不少。。。。。。不少。。。。。。我平常看书时的随录,记载哪本书有什么故事什么历史。当我需要再翻查某些资料时,只需要回查笔记,就知道我应该再翻哪本书,所以绝对重要。一直想把本子的内容转抄成电脑文字,只是一直偷懒。档案馆的工作人员看里面像是记载了很多资料,猜想其对主人的重要性而没有随手扔掉,循着本子页首的名字和联络方式,找到了我。

    想不到,手多多纯粹练字写下的联络方式,竟让本子失而复得。

我现在使用的本子。

  

前面就是失而复得的小本子。 

 

最前面那黄色小本,是我放在摄影包备用的小本。摄影包空间有限啊。

 

是否觉得很繁复?呵呵,不怕,等我心仪的智能手机降价,我就收起我的口水,将手机据为已有将记录写进文档,替代众多小本本。。。那就方便又环保

 

[此帖子已被 燕福不浅 在 2009-8-16 0:06:51 编辑过]

离线侦察兵

发帖
1598
金钱
1877
经验值
1425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09-08-15

 燕福不淺你好:
    希望你淘到更多的無價之寶.


离线陈海燕

发帖
547
金钱
848
经验值
472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2009-08-16

侦察兵:

 燕福不淺你好:
    希望你淘到更多的無價之寶.

谢谢!


发帖
10422
金钱
27623
经验值
5354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09-08-16
淘到的無價之寶吧,更是好教材.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