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老朋友的居所附近,有一家专营驴肉的小食店,店主买一批驴养在自己的农场,每天根据营业量宰一、两只,一边卖肉,一边做“全驴宴”供应食客,倒也生意兴隆。
虽有“天上龙肉,地上驴肉”的说法,但我们却兴趣不大。不知是我们这里的做法不地道,还是别的原因,味道还可以,却嫌肥腻了些。老朋友与食店老板很熟,所以我们每年也就例行光顾几次。早天,朋友又召集了,下班后我们陆续到齐,要了炒驴皮、炒驴片、炆驴腩、驴骨炖汤,炒两个青菜,加上一个朋友买来的一条大海鱼,另一个朋友拿来的两瓶酒,又是一顿丰盛的晚餐。
饮上两杯,话就多了,大家边吃边侃,一致公认今天的炒驴片好吃,说到好吃的原因,人人争先恐后发言,有人说是肉够新鲜,有人说是火候适当,也有人说是腌得好,正当大家七嘴八舌,海老大诙谐地说:“因为肉没有打(注)水”。大家笑过后默然了一会,又你一言我一语地说起了市场上的尔虞我诈。大家都是经常下厨“炒两味”的人,说来深受其害,比较多见的有牛肉注水、生蚝注水,这两样食品,在市场上卖的,基本上百分之百注水,上镬煮时,水多过肉,怎样烹调都不好吃。也很佩服那些注水的,不知他们怎样操作,表面上看不出来,特别是蚝,边脱壳边卖,买回去的已经注了水。还有卖菜的菜发水;卖米的米吸水(听闻说:装一杯清水放在一袋干大米上,一夜大米就把水吸干,买了这样的大米,容易发霉)。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注水还算好,最多是没有那么好吃,吃不坏人,怕就怕那些加了别的东西,吃了对人有害的,如假酒喝死人;假药吃死人;用沥青给鸭鹅脱毛;用双氧水漂白海鲜干货;用硫磺焗干货;用有毒的色素下食品……等等。
说到这里,不由想起了一个成语——童叟无欺。曾经看过一个笑话,外国人曲解了这个成语的意思,问:你们中国人经商是不欺老人、小孩,专欺青年、壮年人?反观现今的市场,早没有了童叟无欺的道德自律,倒成了无论壮汉健妇小孩老人,统统得欺就欺,不欺白不欺了,欺你没商量。偷工减料、以次充好、制假造假、以假当真这种种行为已经成了各行各业默认的“潜规则”。制造业偷工减料、制假造假;零售业贩假卖假、以假当真;服务业以次充好、漫天叫价。人人钻到钱眼中去了,把“诚信”二字丢到九霄云外,不知职业道德为何物,古已有之并推崇的童叟无欺,到几千年后的今天反而弃之,不知是社会的进步,还是人心不古?
曾经有报纸报导:一项有关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大型调查显示,我国有半数以上的消费者曾遭遇过价格欺诈行为。前不久,北京市消费者协会在全市18个区县范围内,对1899位消费者进行了随机抽样调查,调查结果发现,因不知情购物受骗的有932人,占49%;因不知情接受服务受骗的有847人,占44.6%。可能是首都的经营还算比较规范吧,相信如果在其它地方调查的话,肯定不止这个比例。除非你不吃人间烟火,否则,只要你买东西或接受服务你就会受骗,这是市场已经决定了的,消费者只是砧板上的肉,很多时候上了当还不知道,就算知道了也投诉无门,整个市场、整个社会都充满了陷阱,就算你打醒十二分精神十分小心也会上当受骗。
相信只要你是消费者,你就能举出无数个上当受骗的例子来。银行提款取出假币(我的亲人遇过两次,还投诉无门);厂家联合商家以建议卖出价的手段骗人(曾经用10块钱买一条建议卖出价140元的短裤);无论商店、小贩都无明码标价,漫天叫价,能骗就骗;次品、伪劣品充斥市场,让人防不胜防;服务行业乱收费、强制服务、搭配服务……数不胜数。于是,买东西的要有金睛火眼学会“鉴别”,要有“三寸不烂之舌”学会了“砍价”,还要认真学习那些“服务业老大”定出的模棱两可的条条框框……。然而,这些东西已经远远超过作为一个公民应该掌握的知识上限,是消费者应该学的吗?不是还有物价局、消委会等监督机构吗?
市场经济大潮一起,一群又一群的人们就公开成了金钱拜物者。曾有人比喻:计划经济就像全民出队列,听口令,立正稍息齐步走,难免呆板,人困马乏。市场经济是全国开运动会,有本事就来赛一赛,真是生龙活虎万马奔腾,可也难免有人违规钻营,更怕有的人服了兴奋剂参赛。还有人说:经营行为就像一只天平,一端是责任,另一端是利益,而经营者就是一颗砝码,你放在哪一端,哪一端就会倾斜。现今市场,人人把砝码放入了利益端,不择手段去赚取最大的利润,陷入了尔诈我欺的恶性循环中。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经商当然要赚钱,但不能赚黑心钱,如果连最起码的做人道德也丢了,你赚更多的钱,和谋财害命又有什么分别?
任何一个服务者在现今社会里都不可能自给自足,在为别人服务时必须享受别人提供的服务才能生活。你在享受别人提供的服务时,甘心被人骗吗?所以职业道德最起码该做到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比如,你自己是卖米的,你会吃吸水米吗?谁都不愿意卧榻之侧有人使劲嚷嚷,可你自己嚷嚷的时候有没有想过边上可能会有卧榻?比如:制空调的绝不希望自家的电视三天两头不出图像,可你自己造的空调是否动不动歇工不制冷?所以,提倡职业道德是全民性的,先从自己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