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绿草荫荫的草原。 草原上,羊儿们生存、繁衍已有几千年。 自古以来,羊儿们一直过着地理上群居、生产上单干的生活:各人自吃门前草,哪管他羊死与活;每逢天灾狼祸,羊儿们便遵着族内精英制定的“快胜慢汰”、“快者生存”法则,爹死娘嫁人——各人顾各人:“我不需跑过狼,我只需跑过其他羊”、“不管黑羊白羊,跑过狼就是好羊’…… 几次的近乎灭种,使“兴,羊儿苦;亡,羊儿苦”的宿命论弥散在羊群之间。听天由命,逆来顺受,似乎已是唯一的选择。然而,在一次狼发动的企图全歼羊群的战役中,羊儿们的命运却因此迎来了转机。 在生死存亡的严峻时刻,羊族出现了历史上最伟大的英雄。他坚定而沉着的号召——“世上没有救世主”,“团结就是力量”、“一切豺狼都是纸老虎”……,极大地鼓舞了羊儿们为生存而战的勇气。曾经是一盘散沙的羊儿们团结如钢,同仇敌忾,前仆后继,视死如归,陷来犯之狼于“羊群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羊儿们最终迎来了战斗的胜利。面对千百万已经团结起来的羊儿们,狼不得不上门修好。 只有团结起来,走集体合作道路,“与天奋斗”、“与地奋斗“,与狼奋斗”,才能救羊族。——羊儿们终于找到了自立于草原的正确方向。 三十年后…… 在一座小岗上生活着十八只的羊,由于奉“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为信条,饿死也不参加集体劳动,以及没有好的领头羊,被饿得精瘦。在饥肠辘辘的情况下,分道扬镳,各自单干——“大包干”。 一些有经验的老羊,听说后纷纷表示反对。 此时的新任头羊,正要和前头羊对着干;一听此事,顿时找到了突破口。 翌日的《羊民日报》头版头条发表评论文章:“有人视‘包’字为洪水猛兽”。“有的羊担心,这样搞会不会影响集体经济,我看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不要硬要群众只能这样不能那样”…… 于是,“一包就灵”、“一包就活”、“大包干解决了吃饱问题”的口号响彻整个草原;那十八只“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羊,分家时锱铢必较、当仁不让的现场,也被镌成扁担正义、不畏强权的“高大全”石雕,供人瞻仰;各地全面推广“小岗经验”,硬要群众只能那样不能这样。 又三十年后…… 小岗上的十八只羊仍旧吃着上面派发的“‘大包干’形象草”;一盘散沙的羊族又开始遭到狼的威胁、袭扰;而三十年前坚持集体合作不分家的几个“钉子户”(当初大概是觉得各地都“包”了,剩下几条鱼也兴不起风浪,就网开了一面),竟然吃喝不愁,而且肥的流油,引得“单干羊”们眼红嘴涎——“要早知这个情况,就是砍我的脑袋,也不搞‘承包’啊!”主张“大包干”的羊精英们肠子都悔青了,悔不该留下这几个“后患”。 在小岗新书记羊的带领下,十八只羊先后到几个“钉子户”那里参观取经。受到集体精神感染的羊书记欣然留言:“学习“钉子户”,壮大集体经济,走向共同富裕。” 就在雄心勃勃的羊书记返回小岗,准备大搞集体合作时,突然传来上级羊精英的指示:“只能那样不能这样……” 羊书记死了。 先传言是“大量喝酒”“醉死”的,后又传言“前一天没喝酒”,是“猝死”,后来就“正在进一步调查之中……” 据羊友回忆:死者先前“眼睛布满血丝,声音有些沙哑,笑容有些勉强。”“但我听得出,他很疲倦,也很无奈。”“在这个有着浓厚政治意义的地方,当书记,更难。” 为什么在这儿当书记,更难? 是“硬要群众只能那样不能这样”?! (本故事纯属于虚构,若有雷同,应属巧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