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4480阅读
  • 30回复

猛将-许世友传奇(zt)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边防军
 
发帖
1929
金钱
2079
经验值
1987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0

                                                          

                                                                毛泽东与许世友

鲜为人知:许世友拳打毛泽东事件

   许世友将军的一生充满传奇。少年时他因家贫给武术师傅当杂役,后到少林寺学习武术,练就一身超人本领。


  在红军突破嘉陵江后的一次战斗中,身为军长的许世友的亲自参加敢死队,手提一把鬼头大刀冲向敌阵,左砍右杀,砍下36名敌军脑壳。为此,原中央军委副主席刘华清高度评价:军长参加敢死队,史无前例。


  将军的传奇太多太多,但是,1937年4月在红军大学(后更名为抗日军政大学),许世友拳打毛泽东事件至今一直鲜为人知。


  毛泽东大怒:给我把许世友抓起来!


  1936年10上旬,红二、四方面军与中央红军会师于六盘山会宁。会宁胜利大会师,标志着红军结束了千难万险的长征,宣告了张国焘分裂党和红军的阴谋彻底破产,同时,也奠基了毛泽东在党中央和红军中的实际领导地位。


  这时,身为红四方面军师长的许世友,接到军委的入学通知,要他到红军大学二期集训,并参加清算张国焘罪行的斗争。


  红军大学由林彪任校长,许世友在二科当学员,陈赓为队长。学员大多是军、师两级的军政干部,极少数为团级干部,年龄大多在25~30岁上下。许世友在学员队里算是老大哥了。


  在清算张国焘罪行的过程中,红一、二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学员产生了尖锐矛盾,特别在传达西路军失败的通报大会上,许世友当众大哭,因为他无论如何也不能接受这样的事实。这时,红一、二方面军的学员借“思想帮助”为名,认为许世友和红四方面军学员同情张国焘,认识、揭露张国焘罪行不够,举起了路线斗争的“棍子”,直指红四方面军学员。为此,双方感情严重对立,达到剑拔弩张的地步。

    后来,不少红四方面军学员被批斗,许世友作为张国焘的心腹爱将更是挨整,大会小会挨批。这位大别山走出来的虎将军,哪里受得了这等冤屈?终于,在一次揭发张国焘逃跑主义罪行大会上,许世友火冒三丈,再也忍不住了,他一下子冲到主席台上,大声责问:为什么说张国焘是逃跑主义呢?中央就没有逃跑?中央红军不是也从中央苏区撤出来了吗?如果说是逃跑,都应该定为逃跑。打不过敌人,换一个地方再打嘛,怎么能叫逃跑主义呢?!


  许世友这一席的发言,犹如一颗重镑炸弹在红军大学会堂炸开了。大会中有人高呼--
  打倒张国焘的徒子徒孙许世友!
  许世友是大别山的土匪!
  许世友是红军中的托洛斯基!
  回到房间的许世友,气得如同一个将要爆炸的大气球,浑身都在发抖。他痛苦地和一同来集训的王建安说,我们在红军没法呆了!
  当晚,一个危险的计划在许世友的心中诞生了。他找来战友詹才芳、王建安、吴世安等人,决定投奔四川的刘子才。

 

分享到
离线边防军
发帖
1929
金钱
2079
经验值
1987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09-12-20

 

   因为刘子才当过许的部下,现有一万多人的队伍,是巴中地区一支重要的武装力量。


  王建安首先响应。后经过秘密串连,四方面军愿走的人越来越多,其中有20多个团级干部、6个师级干部、5个军级干部。他们决定不带张国焘、何畏、周纯全,因为他们体质差,都要骑马。


  许世友画好行动路线图,并写了一封给毛泽东的亲笔信。出走的时间确定在1937年4月4日夜10时整。


  正当许世友对这次行动充满成功的自信之时,他万万没有想到,意外的事情发生在他最信任的战友、前红四军政委王建安身上。在关键时刻,王建安幡然醒悟。4月4日下午,王建安将许世友等众人密谋出走的重大情况汇报给红军大学保卫处长...


  毛泽东听到这一消息怒不可遏,他大手一挥,对前来汇报的林彪下达命令:这还得了?给我把许世友他们抓起来!


  许世友大骂毛泽东:你算什么东西?


  第二天晚饭后,许世友被押到审讯室,接受第一次审讯。审讯人为红军大学政治部副主任傅钟。


  傅钟严正地说:密谋出走,在红军里是重罪。你知道吗?


  许世友愤愤地回:这些都是他们逼的,我受不了这股窝囊气。如果说我们犯法,你应该审讯他们去。


  你们准备到哪里去?


  到四川,我们要打出一块根据地,让你们瞧瞧,究竟谁是革命谁是反革命。


  谁指使你们这么干的?还有哪些人想走?


  计划是我一人做的,与别人没关系。要打要杀你们随便!说吧,许世友从口袋里掏出那封写给毛主席的信,扔向傅钟,轻蔑地说:拿去吧,权作证据。


  审讯结束,许世友再次被关入牢房。


  几天后,许世友从看守口中得知一个惊天消息:这次由他领导的出走行动,已被党中央定性为“许世友反革命集团”案件,因为他们阴谋组织暴动,要抢去张国焘,枪杀毛泽东,还要炸平延安。

   中央已经成立高级法庭,要枪毙你们!

  不久,许世友的第二任妻子雷明珍--延安县妇女部部长,得知许世友的罪行后,也和他离了婚。


  许世友狂怒到了极顶,他把这一笔苦水帐记在了毛泽东一人头上。他不怕死,但更想复仇。


  开始,毛泽东并不完全赞同枪毙许世友的意见,因为,许世友一伙人出走的事情并非像他们想象的那么简单。主要是一、二方面军的同志把事情做得太绝,把人家逼上梁山。现在,经过审讯,事情已经****大白。特别是毛泽东看完许世友的那封亲笔信后,更改变了他对此事的定性看法。


  事关全局,绝不能草率从事,否则后患无穷。毛泽东决定用做思想工作的方法唤醒这些被捕的许世友等人。


  一天晚上,毛泽东专程来来关押许世友的牢房和他谈心。刚进门,毛泽东就亲切地和他打招呼:许师长好啊!


  许世友却对毛泽东充满敌意,不咸不淡地说:我许世友现乃被关押罪犯,马上就挨枪毙了,还好个鸟啊。


  毛泽东友好地说:许师长,这些天让你受皮肉之苦了。今天,我代表党中央,来向你和四方军被抓的同志道歉来的。说完,脱下八角帽,连向许世友鞠了三个躬。


  坐在石炕上的许世友并没有感恩,他认为毛泽东在作秀:既然你命令把我们抓进牢房,现在这两嘴巴一抿,赔一下理就算拉倒了?


  许世友想到自己这些日子饱受了严刑拷打,吃尽了皮肉苦头,加之心爱的妻子又和他离了婚,这可全是毛泽东个人的原因。想到这里,许世友怒火中烧,呼拉一下从石炕上跳下来,挥拳向毛泽东的脸上打去……


  站在一旁担任警卫的罗瑞卿眼疾手快,飞步上前挡在两人的中间,手一挥,数名卫士一齐动手,把许世友捆了个结实。


  被绑的许世友依然对毛泽东骂个不停:要打要杀老子都不怕,砍头不过碗大的疤。毛泽东,你算个什么东西?老子要是有枪,非毙了你不可!


  毛泽东本想救许世友一条命,想不到还挨了他的拳头。气得他木然良久方才离去。

离线边防军
发帖
1929
金钱
2079
经验值
1987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09-12-20
许世友下跪:毛主席,俺错了...


  许世友胆大包天,竟敢拳打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很快传遍了整个延安。
  为了从重从快处理许世友,党中央做出决定:立即枪毙许世友!
  行刑的日子到了。执法队员打开关押许世友的牢房,执法官康生对他说:这是执行文件,你签名吧。
  许世友接过文件,扫了一眼说:杀头老子不怕。我许世友打了上千场恶仗,就没一次想活着回来。现在要死了,没别的要求,我就想见毛泽东一面。
  为什么?康生问。
  我要当面和他理论理论。快去吧,不然我不会签字。许世友的口气是说一不二。
  执法战士张明义飞马来到瓦窑堡毛主席的办公室。
  其实,在中央决定枪毙许世友的最后关头,毛泽东仍然想挽救许世友。虽然他一时感情冲动,动手打了他,但毛泽东并没有记“仇”。许世友原在四方面军,风言风语传说他与张国焘勾结很深,毛泽东对他的情况不甚了解。但从徐向前的介绍中得知,许世友凡事敢做敢当,鲁莽而勇敢,自信而武断。文化低了些,是一位义气式的农民英雄。凭这一点,农民出身的毛泽东又很喜欢他。
  不久,执法战士张明义又飞马来报康生:毛泽东同意接见许世友。
  许世友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但他似乎又发现了其中的一场阴谋。粗中有细的他为了验证毛泽东的诚心,他对康生说:既然毛泽东给我面子,我领情。麻烦你再请示一下,我许某人乃红军师长,能否带枪去见他?

   许世友话一出口,不要说康生,在场的人哪个不吓出一身冷汗?
  康生感到棘手,想先杀掉许世友。
  但执法战士张明义飞提出了抗议。万分危急时刻,经过深思熟虑的毛泽东亲自打电话给康生,并指示他:枪毙许世友不妥,执法命令收回。同时,毛泽东还告诉康生:许世友可以带枪来见我,枪膛里还可以上子弹。
  红军警卫局长罗瑞卿送来许世友的驳壳枪,“哗啦”一声将一槽子弹压入枪膛,然后递给他。
  许世友的手颤抖起来。原本,他只不过是想给毛泽东出一下难题,试探一下内幕。若不答应,一定有鬼。可现在,不但不杀他了,毛泽东还同意带枪接见他,而且枪膛里装上子弹去见他。这毛泽东真是非一般常人的胸怀啊,出生入死的许世友第一次对一个人佩服得如此五体投地。
  走入毛泽东的办公室,许世友“扑咚”一下给毛泽东下跪:主席,俺错了……说罢,泪如泉涌。
  毛泽东微笑着走上前,轻轻地把许世友搀扶起来,诙谐地说:许师长,我们是不打不成交啊。
  俺向您道歉,主席。许世友低下了他那颗宁死不屈的头。
  毛泽东说:许师长,你的出生我了解,你的性格我喜欢。都说文武打天下,可我毛泽东是文人,没有你这武将,一个巴掌拍不响哦。
  许世友挺直腰杆向毛泽东发誓:我向你保证,今后,只要你一句话,哪怕刀山火海,我许世友绝不含糊。
  还有更艰巨的工作要让你去做,回去准备吧,随时听我的命令。
  许世友双脚一并,“啪”地打了一个立正。然后和毛泽东相视一笑,高高兴兴地走了。

离线边防军
发帖
1929
金钱
2079
经验值
1987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2009-12-20

许世友和他的三个老婆

   许多人都知道许世友曾经在少林寺当过和尚,并在那里学习武术。但很少人知道这位猛将传奇和尚将军竟娶过三个老婆......

一,朱锡民:改嫁他人

许世友第一次结婚是在攻取新集(今河南省新县县城)以后,这是1931年冬天的事。打新集,许世友一战扬名。他由营长升为红11师31团的团长。

1931年11月中旬,许世友回到了阔别3年的故乡许家洼(今河南新县内)。在母亲的主持下,他与3年前便已订下婚约的朱家湾姑娘朱锡民成了亲。4天后,许世友离家归队,从此一去不返。朱锡民却怀了身孕,10个月后,生下一个男孩,取名许光。

1932年10月21日,红四方面军主力突围西行后,随之而来的是白匪军的烧杀抢掠。凡红军家属,一律逼迫改嫁,否则,就要抓到北方将其卖掉。朱锡民在婆婆的劝说下改嫁他人。婆婆留下许光自己抚养。祖孙二人相依为命,过着极为艰难的生活。

1949年,新中国成立了,有人在报纸上见到了山东军区司令员许世友的名字。消息传到新集后,许母托人给许世友写了一封信,让许光揣着,千里迢迢去济南城寻找亲生父亲。让许光感到吃惊的是,父亲的家中有一位“母亲”和几位“弟弟妹妹”。当父亲询问亲人情况时,他隐瞒了母亲改嫁的实情,说她已经死了。

许世友安排儿子参军后,又派人去新集接来了老母亲。从母亲口中,他才知道结发妻子还活着,只不过早已做了他人之妻。许世友这才略略宽了心。

二,雷明珍:负气离婚

许世友的第二次婚姻成于1934年10月。

1934年秋,总部下发了允许红军副军级以上的指挥员与当地群众结婚的文件。许世友是这个文件的首批受益者。

许世友的第二位妻子叫雷明珍,1933年2月参加红军,比许世友小11岁。在禁烟局工作,与许世友结婚后,调到政治部,做文秘工作。

许世友与雷明珍结婚后,夫妻俩一起走上漫漫长征路。

1936年年底,许世友随张国焘到达延安后,进入红军大学学习,雷明珍被分到延安任县妇女部主任。一场突如其来的风波,使这桩原本很美满的婚姻最终以悲剧结束。

在“批张运动”中,由于采取了极左的做法,许多原红四方面军的官兵被牵连进去,这激起了原红四方面军官兵的强烈不满。许世友第一个站出来,联系了一帮在红大学习的原红四方面军的高中级指挥员,准备重回大巴山打游击。事情泄露后,许世友被关入大牢。

身陷囹圄的许世友收到了雷明珍写的一张纸条。纸条上写道:

许世友:我恨你!我决不爱一个反革命分子!为保革命的纯洁性,咱俩的事情一刀两断,我坚决要求离婚!请你看后签字。

党的忠诚战士:雷明珍

许世友看后,勃然大怒,立即在纸条上写道:“坚决离婚!许世友。”

许世友的冤屈在毛泽东的亲自过问下被妥善解决后,雷明珍对当初自己的冲动后悔莫及,多次写信向许世友认错并要求复婚,均遭许世友拒绝。

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后,许世友随朱德总司令去太行山,重新统兵打仗。雷明珍追到了太行山。她到太行山后,首长们都很关心,纷纷找许世友谈话,可都没用,许世友固执得很。首长叫警卫员把他和雷明珍锁在一间屋子里,许世友却不领情,大声喊开门,久喊不开后,他一掌就把门砸烂了。这件事,很伤雷明珍的自尊心,她和许世友的情分,就这么彻底断了。

离线边防军
发帖
1929
金钱
2079
经验值
1987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09-12-20

                

                 许世友和夫人田普在南京长江大桥上

三,田明兰(田普):一见倾心

   过两年的热恋,田明兰完全被许世友传奇般的经历所吸引。她从同伴和战友那里了解到许世友许多传奇故事。她知道他武功不凡,拳脚功夫十分了得;她听说他7 次参加敢死队,8次负伤;她听说他在一次保卫战中,孤身入敌阵,手握驳壳枪,连连击毙白匪;她还听说,10年征战,他击毙的敌人有1000多,相当于一个加强营;她也听说,他挥舞少林大刀,一口气砍下十多个敌人的头颅。

“皖南事变”后,毛泽东派许世友出任胶东军区司令员。就在这时,许世友的第三位妻子走进了他的视野。

在一次祝捷大会上,田明兰的舞姿引起了许世友的注意。他转脸对坐在身旁的吴克华说:“老吴,你看那位领头的姑娘扭得好,人也长得出色。”经过吴克华和张明的热心搭桥,许世友与田明兰相爱了。

田明兰生于1924年,是胶东贫苦的农家女。她7岁死了父亲,和母亲一起艰难度日。9岁时被送给人家当童养媳,吃尽了苦头。1939年,八路军五支队来到她的家乡。年仅15岁的田明兰,毅然报名参军,先在五支队被服厂当工人,后在宣传队演出。

许世友和田明兰相识相爱后,田明兰给许世友做了一双鞋,许世友赠送她一粒子弹。他说:“我一无所有,只有这粒小小的弹头给你作纪念。这是万源保卫战时,敌人打进我肩膀里的,我自己用刀尖划破皮肉把它抠出来。这么多年,一直带在身边。”田明兰理解他,这粒子弹她一直珍藏着,这是极不寻常的定情物。

   经1943年,许世友和田明兰举行了婚礼。这一年,许世友38岁,田明兰19岁。婚礼极为简单,只有喜糖一包、清茶一杯、战友一群。许世友当场表演了少林拳。

   解放战争时期,田明兰担任许世友的生活秘书。许世友转战各地,经常和她分离,牛郎织女般的生活整整持续了6年,直到新中国诞生。

   许世友曾到军区党校学习了半年。这期间,田明兰给丈夫写了第一封亲笔信:

   友,我把对你的思念化为力量,以笔代枪,学习识字,读完了识解字课本,我很高兴,试着写这封信,祝你平安,保护好身子。明兰。

   虽然是歪歪扭扭的几十个字,许世友见了却十分激动。他为妻子的进步而高兴,也钦佩她锲而不舍的精神。他立即写了回信,还赠诗一首:

相别三日刮目看,难得吾妻书信函。

字扭字歪皆是情,化作爱焰烧敌顽。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许世友出任山东军区司令员。田明兰也改名为田普。随后,许世友调至南京,任南京军区司令员。田普也随着转移到南京,出任江苏省委信访部部长。

   “文化大革命”开始了,许世友把许多老干部和他们的子女拉到南京军区保护起来。造反派告到“中央文革”,“中央文革”来电话逼他向造反派“认罪”。他斩钉截铁地回答:“不行。”

    造反派抓不着许世友,便去揪斗他的妻子田普。南京军区政委杜平得到消息,派人把田普藏在军区大院党委办公室的后楼。造反派在信访部扑了个空,到田普家又扑了个空。田普在军区大院躲藏了13天,才躲过这场灾难。

   周恩来得知情况后,发来指示:“不准揪斗许世友!如果造反派揪斗他,我两个小时内就赶到南京去!”显然,这是毛泽东的吩咐。由此许世友和田普得到了解放。不久,田普调到南京军区政治部,任干部部副部长。她协助丈夫收拾被“文革”破坏的残局,一时成为南京市民中流传的佳话。

   田普和许世友共生了6个子女(2男4女)。他们相依相伴了42个春秋。许世友逝世后,田普写过一篇回忆文章。她在文中深情地说:“正是在抗日战争的烽火中,我们相识了。记得我第一次在胶东五旅见到你时,对你还有些敬畏。但你那许多传奇般的英雄事迹,却深深地激发了我。其后的几十年内,你成了我的严师诤友。”

【摘自《知识博览报》】

[此帖子已被 边防军 在 2009-12-20 4:25:53 编辑过]

离线Laotao

发帖
45295
金钱
540850
经验值
13731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09-12-20

边叔叔軍事知识博学,不愧为大华府軍事问题专家。
离线边防军
发帖
1929
金钱
2079
经验值
1987
只看该作者 6楼 发表于: 2009-12-20

Laotao:

边叔叔軍事知识博学,不愧为大华府軍事问题专家。

有什么奖励?

离线边防军
发帖
1929
金钱
2079
经验值
1987
只看该作者 7楼 发表于: 2009-12-20

邓小平点将 许世友将军的最后一战

1978年12月9日,74岁的广州军区司令员许世友从北京开会一回到广州,就接到中央军委关于做好对越自卫还击作战准备的书面命令。他将命令仔仔细细看了几遍,又用红铅笔划了划,就起身到室内,那里有一张中越边界地图,他站在地图前,目不转睛地看了起来。

  直到10日晚上,许世友才走出办公室。他指示司令部:军委书面命令已到,通知所属各单位的领导,明日8点到军区作战室开会。

  11日上午8时整,许世友一身戎装,左手拿着一只黄色牛皮纸公文袋,一阵风似的走进作战室。

  传达讨论结束后,许世友作了总结性的讲话。他说:“这次军委邓主席点名要我指挥,我还要说几句,中央军委的命令,要认真执行,认真贯彻,决不能马马虎虎,不行便不打,要打就一定要打胜,续写新的光荣战史。”

  12月中旬,各参战部队按时进入了广西边境指定位置。许世友也乘军用飞机从广州亲赴南宁“秣马厉兵”。

  选好突破口“牛刀杀鸡”

  广西战区作战地域,东起东兴县,西至那坡县,南至越南北部高平、谅山一线,东西长637公里,南北宽50余公里。作战地区属于亚热带山岳丛林,高山、森林、河流密布。许世友带着参谋长周德礼、作战部副科长龚谷成等少数几个人员以打猎为名出发了。他们时而一身戎装,时而身着便装。许世友在望远镜中看到边境那边山形奇特,陡峭无比,坡度普遍为40度到60度,有的达到80度,大多数由石灰岩构成。听边防部队介绍说,这里自然洞穴多,小的洞可容几个人,大的能容几百人。那边林密草深,河流也多,河床狭窄,水流湍急,不便于部队开进和展开。

  许世友思考着,对周德礼说:“那边的地形太复杂,必须选择好开进的路”。于是,他们坐着吉普车,一路颠簸地来到友谊关西侧的金鸡山,后又到了200多公里外的边境布局,经过实地勘察分析后,定下了关口、金鸡山、谅山、布局等地的多个突破口。

  回到南宁后。许世友决定采用“牛刀杀鸡”的战术,使用强大、优势的兵力、兵器,对准敌人的弱点,实施猛烈的突击,在短时间内快速全部歼灭敌人。

  周德礼说:“‘牛刀子战术’在1948年9月济南战役中可是发挥了神奇的作用,在8天时间里歼灭国民党11万守城部队,还活捉了守城司令王耀武。”提起济南战役,许世友记忆犹新,可他说:“此一时彼一时喽,由于敌情、我情、地形、气候的不同,战法也应当有所不同。打济南时用‘牛刀子战术’,那是因为济南城是敌坚固设防的城市,守军是国民党的正规军队,数量也比较多,这次提出‘牛刀杀鸡’,是因为这次是野外打仗,或者说大部分是野外作战,敌军数量较少,战法要与打济南城有所不同,要与当地的敌情、我情紧密联系,把敌人割开、打垮、歼灭。”

   周德礼和作战部根据许世友的设想,准备将整个战役分为两个阶段。预计1979年2月17日发起战斗,作战一个月,速战速决速撤。

  这个作战方案送到许世友手中,他仔细地研究后,脸上露出了少见的笑容。他十分满意地说:“车走直,马走斜,炮打隔子,象飞田。这么多部队参战,车马炮多,兵种多,一定要重申《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一切行动要服从命令。还有,我们过去打仗都是在北方打,此次在南方打,还是‘抹布洗脸头一回’,参战的各级领导干部,要边打边总结。”

  “打不下复和不要来见我!”

  1979年2月17日黎明,广西前线万籁俱寂。指挥所坑道的作战室里灯火通明,参谋们默默地等待着战斗发起时刻的到来。许世友快步来到作战室。他坐在军事地图旁,手持怀表,双眼紧盯着指针。

  突然,他抬起头,放大嗓门庄严地宣布:“时间到,还击开始!”

  顷刻间,隆隆的炮声震醒了沉睡的大地,火光映红了天空。中越边境广西段呈现出我军猛烈进攻的壮烈画面:一排排炮弹飞向敌阵,转瞬间敌人阵地上烈火团团,浓烟滚滚。30分钟后,一组组工兵在敌人的雷场上前仆后继;一排排坦克吼叫着向前推进;一群群步兵杀声震天地冲向敌群。对越自卫还击战的序幕全线拉开。

  不到3小时,战报如雪片般飞来:北集团突破了莫隆防线,消灭了莫隆地区的敌人。南集团突破了布局防线,打垮了布局地区的敌人,夺占了水口大桥。东集团突破了同登防线,正与敌人激战……

  许世友听着一个接一个的胜利消息,心情无比振奋,他对作战部长说:“开门红,任务完成得很好啊!打得漂亮!快打电报向他们祝贺,要一往无前,再创辉煌!”

  这天傍晚,许世友刚端起饭碗,突然想起南集团进攻复和县城的水口旅有几个小时没有消息了,他匆匆扒了几口饭,丢下饭碗就来到作战室,劈头就问参谋们:

  “水口旅进展如何?

  他们打下复和城没有?”

  大家面面相觑,没有人敢回答。好一会儿才有一人应道,水口旅没有打下复和城,也没有能控制水口至复和的公路要点,有部分部队还退了下来。

离线边防军
发帖
1929
金钱
2079
经验值
1987
只看该作者 8楼 发表于: 2009-12-20
   “什么,什么?”许世友顿时双目圆睁,两眼喷火,大声吼了起来,“到现在还打不下复和?还退了下来?真是废物、孬种、怕死鬼!”

  一旁的向仲华政委也十分焦急,他考虑后,向许世友提了个补救办法,就是将机动集团的南宁旅调上去把水口旅换下来。许世友像一头被激怒的雄狮,吼叫道:“不行!开弓没有回头箭,非要他们打,打不下复和,叫他们不要来见我!怕死的先死!”

  在作战室里,只听到他呼哧呼哧的喘气声和粗重的脚步声。许世友在屋子转了一会。大概是太安静了,他突然停住了脚步,瞪起眼睛扫视屋里的人,心情稍稍平静了一点儿,声音也低了下来,说:“同志们,什么叫战斗力?严肃的命令就是一种战斗力!纪律松弛的部队是打不了胜仗的!这种部队不能换下来,如果不听从命令就换下战场,那么谁都可以借机不上战场。”

  向仲华政委点点头,参谋长周德礼忙对参谋说:“快下命令,要水口旅振作精神,一鼓作气拿下复和城,许司令、向政委在等候他们的喜讯。”

  水口旅接到命令,重新整顿了部队,调整了部署,在响亮的冲锋号声中,奋不顾身地向复和城西面的高地攻击前进。不久,便传来了捷报:占领了复和城。

  直取谅山威逼河内

  北线攻打高平的部队战斗捷报频传之际,南线攻打谅山的战斗正进入白热化状态。

  谅山是个省会。外围的据点扣马山、417高地、536高地、马外山……暗堡星罗棋布。东集团将主攻谅山的任务交给了凭祥旅。

  谅山市以奇穷河为界,一分为二,河北是新市区,河南是老市区。我军占领北市区,攻下了省府大楼。但是,当时的越南领导人黎笋为了掩人耳目,要新闻单位对外宣传,说中国军队在谅山碰得头破血流,坚如钢铁的谅山永不可摧。许世友听说后,气得差一点把手中的半导体收音机甩掉。他原来想占领谅山省会,歼灭对方第三师,完成军委的作战意图后,就可以撤军了;而现在,被打得一败涂地的黎笋集团却死要面子,不肯认输。许世友决定一鼓作气,攻下整个谅山市。他拍着桌子吼叫道:“传我的命令,打过奇穷河,叫黎笋彻底认输!”

   周德礼一愣,想起总部有不准过奇穷河的指示,便迟疑着站在那里没动,却又不知怎么和许世友说为好。恰好这时,机要参谋送来了军委急电:争取自卫还击战的更大胜利!

  周德礼看着这条急电,心中踏实了,许世友也兴奋地说:“军委这条急电来得真是时候,和我想的一个样,我们现在是上下一致,没有后顾之忧了,你赶紧通知部队,准备打过奇穷河,实现军委的新意图,司令部要迅速拟定作战方案。”

  3月4日6时50分,东集团执行许世友、向仲华签发的作战命令,依然先向敌开炮。脱膛的炮弹飞越奇穷河,落在谅山南市区。北岸的坦克边开进边射击,打击四处逃散的守军。步兵宁明旅分两个梯队,紧跟坦克后冲锋,步兵过了河,迅速组成7支突击队,向南市区攻击。浦寨旅过河后,抢占了城市外围的制高点。

  我军过了奇穷河,原本十分嚣张的黎笋,急令前线指挥所后撤,并令河内市城防司令部在市内街道口挖工事。他们又赶忙通知各国外交使团,准备往市外地区转移……此时的黎笋集团惊恐万状,河内市一片混乱。

  许世友说:“打过奇穷河,又向河内前进5公里,造成威逼越南首都河内之势,不如此,越军不会认输,也不足以教训野心勃勃的黎笋集团。”

  3月5日这天,新华社奉命发表了撤军声明。从3月6日起,许世友指挥部队向国内撤军。这场对越自卫还击作战,从2月7日开始至3月5日结束(站长注:时间有误),共计28天。许世友指挥广西军区部队,战高平,攻同登,克谅山,威逼河内,战功卓著。然而,班师后,许世友却说:“我们是打胜了,可是代价也不小,粮食、弹药、油料花了不少钱。‘歼敌一千,自损八百’,我们也伤亡了不少好同志,作为军人,不能怕打仗,也不能怕伤亡。但愿这是我一生的最后一仗。”

  摘自:《党史纵览》2004年 第2期

(中华网)

离线惊喜

发帖
5446
金钱
4824
经验值
4812
只看该作者 9楼 发表于: 2009-12-20

 

 

  阅读了,又上了一堂历史课,多谢边防军.

离线李维

发帖
9453
金钱
14969
经验值
8213
只看该作者 10楼 发表于: 2009-12-20
边防军 发表于:2009-12-20 6:15:54

Laotao:

边叔叔軍事知识博学,不愧为大华府軍事问题专家。

有什么奖励?

 

 

带住件高帽去铲雪.

离线yqc

发帖
5902
金钱
6303
经验值
5443
只看该作者 11楼 发表于: 2009-12-20
许世友喜喝贵州茅台穿草鞋,(牛刀杀鸡)战术在79之仗中代价太大。
离线搞笑大师

发帖
4653
金钱
1999
经验值
6750
只看该作者 12楼 发表于: 2009-12-20

令人感慨的历程!

!

离线边防军
发帖
1929
金钱
2079
经验值
1987
只看该作者 13楼 发表于: 2009-12-21

YQC真了解许将军。许将军生前喜欢喝茅台,见到了毛泽东后还是喝茅台。

    

核心提要:许世友将军是中国倡导火葬以来,第一位被特许土葬的将军。将军生前多次提出“自古忠孝两难全,我自幼参加革命,报效生母不足,活着尽忠,死后尽孝,葬在母亲身边,以尽孝道。”1985年10月22日,将军病逝后,中央批示:许世友将军是一位具有特殊性格、特殊经历、特殊贡献的特殊人物、特殊对待,准许回老家老松林土葬。因此,许世友将军的次土葬,是毛泽东留下的、邓小平批准的,这是特殊中的特殊。

  许世友将军墓地是由南京军区修建,约90平方米,墓碑由杨尚昆、徐向前等以私人名义所立,碑文由书法家范曾题写,正面是遒劲挺秀的七个行楷大字:“许世友同志之墓”。背面为纵行书写的行楷小字,飘洒俊逸,铭刻着许世友将军戎马一生的赫赫战功。
  许世友将军墓地内部构造为棺套棺,棺摞棺,内棺为将军生前战友尤太忠从广西采伐的楠木制造而成的。为表达对将军的悼念,灵柩内存放了两瓶茅台酒和两把手枪。酒与将军一生结下不解之缘,而将军对茅台却情有独钟,故将军又称“酒神虎将”。

   枪是将军的心爱之物,陪葬的两把手枪中:一支毛泽东所送的,在孟良崮战役中被击毙的国民党74师师长张灵甫所用手枪;另一支为法国总统戴高乐所赠的左轮手枪,将军生前战功赫赫,枪自然是最好的见证。
   许世友将军的军人气概、不羁个性、忠孝两全,都让人钦佩不已。尤其是他过人的酒量,更让人佩服之至,后来人祭奠将军时一般会洒下一瓶茅台酒。
   有传言说将军去逝前后,曾发生了几件谜一般的事件:刚挖好的墓穴起了一道霞光;遗体告别仪式的同时,突然下起大雨;魂归大别山时,鸡不鸣狗不叫等。这些事件给将军的土葬增添了几分神秘的色彩。

     

离线边防军
发帖
1929
金钱
2079
经验值
1987
只看该作者 14楼 发表于: 2009-12-21
许世友将军的神秘葬礼

  1985年10月22日,一代名将许世友在南京军区总医院八病区告别了尘世,享年80岁。

  北京医疗条件那么好,许世友为何不愿去呢?当时,许世友就十分清楚自己肝癌的凶险,他怕到了北京,就回不了南京,更回不了他的新县老家,那么,又怎么能实现他死后土葬的愿望呢?

  对承办许世友的丧事,党中央和中央军委的指示,均未涉及遗体究竟是土葬还是火化?当时除少数落后地区外,全国都禁止了土葬。南京军区的上上下下都知道,许世友遗体的处理是特殊的、例外的。

  那还是在1956年,在中南海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期间,中央领导默默地传阅着一份关于国家机关领导人员实行火葬的《倡仪书》。

  当时,在这份《倡仪书》后面签名的有:毛泽东、朱德、彭德怀、康生、刘少奇、周恩来、彭真、董必武、邓小平……

  不久,中共中央召开八大。当《倡仪书》传到许世友手中时,他不仅没有签名,还找到毛泽东,表示自己对火化的不理解。

  许世友是个出了名的孝子。这一点已闻名四邻。而每当许世友自己做错事,他便会跪在母亲面前,痛哭流涕认错。

  许世友自参加红军后,睡梦中常常因思念母亲而泪流满面。他的部队两次路过敌占区的家乡,他都冒险回到家中探母。1952年许世友担任山东军区司令员,他请假回家看母亲。此时,离他1932年那次回家,母子二人已经有20年没有相见了。

  那天,许世友翻身下马,见自家的门口走着一位老婆婆,一身褴褛,灰白的乱发犹如一堆乱草窝,脚上穿着露出脚趾的破棉鞋,身上背着一捆柴,许世友在那苍老的脸上寻找着20年前的记忆,却面目全非。还是母亲认出了儿子:“你是友德娃吧!”

  “娘,我是友德啊!许世友“扑通”一声,跪倒在老人家面前,母子抱头痛哭。许世友为母亲擦擦眼泪,站起身,从母亲那弱小的肩头卸下那捆树枝。他想到自己年迈的老母至今还过着这种艰苦的日子,实在有愧,便又“扑通”一声跪倒在母亲面前,母子俩再次抱头痛哭了半个小时。

  “友德娃啊,你大老远来家一趟不容易,俺替你烧水喝。”许母颤颤地起身,回屋里烧水。而跪在地上的许世友没有母亲的发话,就一直跪在那里。

  活着要尽忠死了要守坟

  1957年冬天,这时已是国防部副部长兼南京军区司令员的许世友,他又一次回家。此时,许母已是78岁高龄。那天许世友到了家许母正在喂猪。许世友在她的背后轻轻地喊了一声:“娘,俺回来看你了。”

  许母回头,满是皱纹的脸上笑出了一朵花,然而,那朵“花”很快没有了,她说:“友德娃啊,俺已是78岁的人了,俺母子俩是见一次少一次了。”她双手颤抖着,抱着许世友痛哭起来。

  许世友这位全国闻名的将军,在母亲面前却像个孩子,他伴随着母亲,呜呜地哭。

  1959年许世友探亲,许母已经作古。许世友跪在母亲的坟边,喃喃自语:“娘,忠孝难全,你老人家健在时我未能服侍你,我死后,一定来为你守坟。”

  1979年10月22日,许世友决定死后回到母亲身边,他有了土葬的想法。于是,他给大儿子许光写了一封信:

  许光:邮去现金伍拾元整,用这笔钱给我买一口棺材。我死后不火化,要埋到家乡去,埋到父母身边,活着精忠报国,死了要孝敬父母。

  我今年74岁了,身体很好,活到八九十岁,也只有十多年了,你们可以先作准备。

  许世友 10月22日

  1985年刚过了元旦,许世友交代秘书给党中央写了报告,说自己来日不多,对组织别无他求,要求党中央在他死后实行棺葬,理由是自幼参加革命,报效生母不足。活着尽忠,死了尽孝,葬在老母坟边以尽孝道。

  时间一天天过去了,将军的病情一天天地恶化,他经常在朦胧中询问报告是否有了回复。

  许世友要求棺葬的报告送到北京,中央领导和中央军委领导传阅,全国解放后,除了任弼时、毛泽东没有火葬,谁有这个胆量要求土葬?谁也作不了这个主。最后,报告送给了邓小平,请他拍板。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