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面包fficeffice" />
像“流脑”一样,“文革”在城市已经让街头巷尾都“红”遍了,据说政权也数次易手,一会儿“红联总”,一会儿“旗派”,一会儿“工农兵”,农村却姗姗来迟。虽然大队的头头们都已经靠边站,可是生产队里种地的还是种地,养猪的还在养猪。
和闹“生风”的时候一样轰动的,数国华上京回来的那次,大队里几乎全体出动去迎接。
国华在台山一中读书,是凤池少有的高材生,——也是那次闹腾大家才知道。他的名字最近频繁出现在各村的“榕树头”(乡民闲聊的场所),是城里有名的红卫兵,听说还开过枪;穿着军装(没有帽徽领章的那种),戴着红袖章,很威风。
牛强见过他两次,一次在学校的“文革”动员大会上,一次在阿娣家的门口。
动员大会,牛强第一次看到那么潇洒的演说,也第一次听到那么激动人心的内容。
看,他不是坐着念讲稿,也不像教书先生那样文质彬彬,那些个从容不迫的字词,从戴着的厚厚的眼镜里转几个圈才蹦出来;他就那样站着,不,是一边来回地在讲台上走着,一边挥手,偶尔还揎拳捋袖,甩头瞪目;那份生动,那个派头,真的没得说;即便有时口水喷飞,也是激情四射,没有人怀疑那些唾沫是脏东西。太形象,太生动了,肢体语言无比丰富!
那内容就更是闻所未闻:他们是徒步上北京的,饿了有工农兵给他们送水送饭,困了可以随便在哪个招待所里睡一晚上,走累了可以把火车拦下来,“咣当咣当”就进了北京城。去的时候花了十八天,要到处大 串 联呀,哪里的红卫兵都很热情,浩浩荡荡就到了天安门。天安门广场那个大呀,比学校操场还要大上一百倍,到处人山人海。不用睡的,连撒尿也出不去。(有人问:那怎么办?)还怎么办,自己看着办咯。你还不要以为可以找一个黑暗的地方去解决,广场上晚上也是不夜天,那些灯球,一个个像小太阳。不是有个歌唱吗:北京有个金太阳,照到哪里哪里亮。你说天安门广场里有那么多金太阳,还会有黑暗的地方?就这样,我们唱啊,跳啊,等啊,还要憋着。终于等到毛主席接见我们了,在天安门城楼上这么一挥手(学着肃穆地一挥)。(“画像里毛主席笑着挥手的。”有同学插话。)。那是画像,要知道,那种场合,面对亿万红卫兵,毛主席那一挥就是敬礼。就这样(使劲由下到上一挥)。(“怎么像在外国电影中看到过的动作?”牛强心里划过一个念头。)
“你和毛主席握手了吗?”有一个同学问道。
“握了,我好不容易挤到前面去,大家都把手伸出来,我个子矮,手够不着,就从下面钻过去把手举起来;很多手把我的头脸都捂住了,可我还是握到了一只,很有劲的,只有毛主席才有这么大力气的手。
我到现在还不舍得洗哩,看,这就是毛主席握过的手(举着那五爪金龙亮相)。
太激动人心了,牛强恨自己年龄太小,没有办法和国华那样到处去见世面。
听说国华后来又花了八天时间才从北京辗转回来,还特别带了一个北京面包供亲友们品尝。阿娣的大姐和国华是同学(小学),一直很要好,有幸获得一小片。那面包可厉害了,光是包面包的那张纸上的那份油淋淋,足可以拿来做几顿饭的菜,上面还印着北京的字样。面包皮是猪肝色的,面包肉是灰白色的,上面还有一些芝麻一样的梅花点点缀着;凤池是没有本事做面包的,连三埠开新茶楼(离凤池最近的城市酒楼)也做不来这样的出品;确实是北京特产!阿娣姐妹几个分吃了那块宝贝面包,当然少不了弟弟那份。味道说不上来是甜的还是酸的,总之是前所未有的滋味,不过大家吃完了闹肚子。
“那是你们福气浅。”牛强听说这事后评论道。“故事里都说了,有下人为主人炖人参,偷吃了第一过的人参汤,以为加水进去就可以糊弄过关,结果鼻子出血拉肚子什么的,直闹腾哩。是福薄身体太虚的人不受补。”
“你说我们是无福消受?”阿娣。
“可不,为什么人家国华吃了又不拉肚子呢?”
想了解《乡情》各集情况,请点击下面进入:
《乡情(集辑)》
[此帖子已被 于广中 在 2010-7-18 11:06:34 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