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2117阅读
  • 6回复

回国的感受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白晕居士
 

发帖
3444
金钱
3606
经验值
3321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1-01-07
此次回国感受多:“盛世观礼”,分享国内见闻
        
        发布时间:2011-01-06 03:49:53 【来源:挥手博客】        

                                
盛世观礼: 国内见闻(一)
在国内一段时间,有一些切肤感受,说来与大家分享;同时也借此机会再回味一下,就像小时候吃完了红烧肉再舔舔调羹咂咂嘴那样----回想美味的时候比享受美味更幸福。

吃在中国,已是很渺小的一件事了。饭店三步一家,无论大饭店小吃店,生意都红火得不得了。自己第一个感觉:国人胃口怎么这么好?!
活着,吃就是活着的最基本的明证。国人曾经饥饿过,几千年历史就是饥饿和反饥饿的历史。现在终于可以放开肚子吃了,吃饱饭才是人权,从这个层面讲,国内的人权十分充分。政府和老百姓可以理直气壮地对指责人权的西方说一声:
NO!
我认为中国人是世界上最注重最讲究最爱吃的民族。
因为中国人不相信来世,享受现世的幸福,于是满足口腹之欲就成为活着的一个主要和重要事情。国人把吃饭----请人吃、被请吃提升为和地位身份有关的社交事件,一个稍微有点社会地位和交际范围的人,差不多每晚都有饭局安排;我的一个亲戚(包括我认识的几个生意场朋友)是一家中美合资企业的美方代表,晚饭几乎都是在酒宴饭局吃的。我有过几顿饭局,饭店都不错,富丽而堂皇,菜做得也精致,在美国是吃不到的。偶尔磋一顿,味道好极了。三天两头吃,绝对于身体是有害的。这点我可以打保票。但是国人从不这么想,吃得很来劲。
我真为那些朋友亲戚担心。
关于请吃和被请吃,这次回国我积累了一点经验。以前你请人吃饭,是你有面子;现在倒过来了,人家来吃饭局,是给你面子。话说回国之初,我请一干画界朋友吃饭,朋友替我选了一处酒店,开个包间。结果只到了六位,剩下满桌子菜,让我很没面子。后来知道了,再请客,一定是个个当面约定,再三敲定,而且要强调不来是不给我面子,把话说得绝一点,表情诚恳,好似不来咱们就绝交断情那样悲壮。结果请人吃一桌我就像个乞丐似的。
我这是干嘛呀?操他大爷的,这是骂我自己呢。谁叫咱不是名人大腕呢?
吃酒席,最不爽的是喝红酒!无论是我请人还是人请我,一听到开红酒我就心疼心酸----操泥马呀,真够黑啊!
在美国也经常喝红酒,多少知道一点红酒的底细。国内稍微上点档次的饭店里最贱的一瓶红酒都在千元左右。这种酒在国外顶多也就是二三十美元一瓶呐----我看,那也不值,或许只有十几美元呢。
这敲诈也忒狠心了点。这叫敲洋盘----谁叫你信洋货?喝洋酒?
但是我听说了,那些进口红酒未必是真洋酒。台湾商人从国外进口大桶原装酒,兑水兑次酒,再装瓶贴上洋标签,做洋酒出售。告诉我的是个生意人,看我心疼义愤填膺,便告诉我真相,是想让我更加心疼不是?
他真当我那么傻?咱屁股一拍,回美国喝红酒去!
和吃有关的还有几件事。
在我家附近靠徐家汇的地段,路上一溜儿都是餐馆,属于中等档次但装潢气派。有一天我逛街就看见其中一家餐馆贴出一张堂皇告示,只有几个大字和三个惊叹号,看得我心惊肉跳:
本店不用地沟油!!!
估计是行业竞争忒剧烈了,这老板才想出这一招,也是狗急了跳墙的苯招。他不怕得罪同行?
这老板可能刚入行不久,求财心切;或许是个野路子二愣子?我甚至想老板是河南人氏,那地方出来的人手段都比较独特。
其实国人对地沟油都已经麻木了,久入鲍厮不闻其臭,生意好坏和使用什么油绝无关系。那告示实在是很幽默又嚣张的一则商业和社会广告。过几天再经过那地段,告示已经消失了。没准老板决定使用地沟油了?
说起地沟油,那是没钱人的消费,我们在国外的华人看了十分愤怒,这东东怎么可以吃?可是国内人根本不当回事,照吃不误,餐馆生意红火就是证明。有钱人当然不吃地沟油,超市里有买茶精油,还是名牌货,广告做得铺天盖地,价钱比原装的外国橄榄油还贵。风行了有些年了。但是7月份所有媒体报道这茶精油含超量致癌物质,突然从超市全面下架,企业老总也在媒体向全国消费者说声:对不起。看来,有钱人吃东西也不能保质,只有吃外国货最安全了。这家企业在半年前就被发现问题,但是拖了这么久才公告,一定是有关各方在较量、权衡、沟通,安排,看来该家企业背景还不够硬,最后下架了。
母亲每周吃两只鸽子,放点西洋参清蒸,只喝汤。小时候家里养过鸽子,鸽子炖的汤是清清的有香气。可是眼下这鸽子汤是什么呀,黄颜色的,鸽子肉有股味道。家人当滋补好东西让我吃,我不能吃;我劝家人也不要吃。可是不吃这还有什么可以吃呢?家人又特意买了散养童子鸡给我吃,可是那鸡浑身是黄颜色,肥壮,哪里像什么童子鸡,倒像是鸡大爷,炖的汤也是黄色的;以前的鸡汤,上面浮一层黄油,撩开了鸡汤是清白的。我勉强吃了一次,也有一股独特味道。我叫家人再也不用为我的吃操心。我告诉家人朋友,一,海鲜的不吃,二,黄鳝等河鲜的也不吃,三,豆制品的不吃。他们以为我在海外信了佛,吃素了呢。其实那几样东西最容易下毒,毒素特强。但是我还不能特意强调这点,以免遭误解为大国洋奴姿态,还只能哼哼哈哈说习惯了吃蔬菜清淡食物。
国内的食品安全完全没有安全可言。信誉诚心良心崩坏首先就体现在吃上面。关于吃,我还会有专篇论说。这不,刚有国内报道,国人百分之九十不相信食品安全!真可怕!
我在国内拉了三趟肚子,一次比一次厉害,最后一次延续了一周多,到医院验血验大便配药才止住,弄得我一身虚弱。虽然我的思想依然强壮,但是我的肠胃经过这么多年的洗涤,已经十分脆弱,经不起摧折了。最后几个月我每天晚上基本喝粥,多吃蔬菜。自己引以得意的是这次回去谢绝了不少餐宴,在吃上面基本严守了最初的戒定。我的拉肚子因该是水质引起的。
那么,此次观光盛世,在吃上面很亏了是不?
其实,非也!我吃到了最好的美食。
我在苏州西山,每天吃的是自家地里种的时新蔬菜瓜果。想吃马兰头了,就到菜园子割一框;想吃荠菜了,就到地里揪几把;番茄、豆角、茄子、冬瓜、南瓜、紫骨叶、蘑菇、枇杷、桃子、葡萄------还有家养的鸡、鸭、鸽子;我甚至吃到了多年未吃到的野生太湖黄鳝,那种味道岂是靠避孕药催大的象鳗鱼一样肥大的黄鳝所能比得?我还经常吃自己钓上来的太湖昂仔鱼,鲜嫩无比。太湖三白,是名产,没少吃。说起来太湖现在污染也不轻,但是我毕竟不是神仙嘛,不食人间烟火。还有自家池塘种的莲藕,因时节关系没能吃到果实,我只看见绿绿荷叶和白洁荷花。
我这是吃的特供食品啊。
在盛世里吃是有得吃的,比起三十年前口粮定标卖粮凭票肚里没有油水的日子真是天上人间啦;但要想吃一顿健康无毒的饭菜,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在盛世里出游,不要以为就顺水推舟,悠哉游哉了,也是有惊心动魄时光的。
那就是我坐在车上的时候。
交通的发展,以一日千里形容并不过分。但是在享受交通便利的同时,也许人们更关心安全,尤其是像我这类反对糟蹋生命的人。
国内的车子像蟑螂是乱窜的,嗖----横插过来了;嗖----窜到你前面了;嗖----突然左转右拐了;嗖----急刹车了。我坐在地士里,每次都被惊吓。也经常劝诫司机:慢慢开,我不急,安全第一。但是我不急司机急,在都市里开车就像在杀开一条血路那样。异向行驶在国外是严格禁止的,但是在国内开车因形势权益而可以临时做异向行驶,这是家常便饭。我在成都和多个城市甚至上海看到高峰时间车子开到异向道上,而异向道上的车也习惯了,竟然避开行驶,路警也熟视无睹----中国特色的事物实在很多,充斥在生活的许多领域。
弯道车让直行车。但是许多次我经历过从商场或停车场进入车道的车主根本不看左面来车直接上道的,一个右拐屁股冒烟刺溜一下窜到你前面去了。那真是惊骇。我问司机:他们不怕撞车?撞了车他们是全责。司机回答:他们知道直行车会让道的。噢,这是抢占先机啊!
说得没错。开车就是抢道,否则你会寸步难行。
有一次和朋友们到外地玩。车主是个下海的博士,开车异常凶猛灵活,左突右冲。他告诉我开车经验,在国内开车你要把路上所有的驾驶都认定是不会开车的,因此你就会刻刻警惕不会出事。但是最后他说了一句总结语:在国内开车只能开到60岁,神经高度紧张经受不了。确实如此,我坐车都是一惊一咋的。
在都市里最自得的是那些机电、电动车了,像游鱼一样在车海里遨游,他们熟悉各种规则和行驶游戏,并积累了经验,虽然他们没有有车族那样的身份荣耀,可是他们却真实享受了交通便利的实惠。我有几个朋友,都是先买了车,很快就卖了。
听说了更可怕的事情。现在国内流行黑车,在二三线城市十分猖獗。有人花一点钱买辆黑车,然后造一块假牌照(从网上得到真车的号码)就开始载客运货赚钱。出了车祸把车一扔走人,倒霉的是真正拥有那块牌照的车主。真车主往往收到莫名其妙的告票,这类官司很普遍。起初我以为只是极个别现象,后来知道这是平常稀松事。
真是匪夷所思!我感到惊奇,难以置信。朋友们笑我很幼稚。那是一种生活常态,他们都习以为常,只是希望别发生在自己身上而已。生活在缺乏安全感的环境里,迫使人提防人、提防权力机构、提防一切他认为足以给自己造成麻烦的人和事。中国人的精明甚至聪明,应该是从这种土壤里培育出来的。
所以好斗啊,还精于内斗。可怕至极。
街上行人也是在车阵的缝隙里见缝插针穿梭而过。人经常和车对阵。走在路上,机动车的急刹车----轱辘摩擦的声音不绝于耳,像尖物划玻璃那样刺耳,触心境!
急刹车是交通的常见现象,也是人生的真实写照----每个人都在急急赶路,遇到路障,刹车停脚,绕个弯子再急急赶。
交通是有法规的,人们都心知肚明。但是生活紧迫需要赶路,权益变通便成为默契,心领神会比法规更能调节行为。国内驾驶与其说是照章行驶,不如说是靠人际融会作参照。出了车祸不是违法的结果,而是没有默契好。国人不去思考怎样遵法开车,所以往往一出车祸,双方都是立即掏出手机找关系(这不是我想象,而是真实情况,我看到听到的很多)。国人宁愿花力气去培养人际关系,而不愿意花费一点精神去探究法规。
心平静气啊。难得,难得。
其实,交通状况折射了国人的心态,生态。
当然,说话也要有一说一的,这和自己刚看了电视剧《手机》应该没有关系。国内公交车的改进,是挑剔的我无话可说的,起码,上海的公交车,无论从设施,还是服务,甚至乘客文明,从硬件到软件都堪称一流。我虽然挑剔,但还是公正的。上海的地铁也很方便,映像很好。但也听说过不少负面评价,也许自己不是在上下班高峰时间乘坐,所以悠哉游哉,没能全面体验,属于私自观感。但总比北京的地铁好许多倍。
每当我站在街头等交通灯转换,看见车流奔涌杜塞,无数电动车往来穿梭,人流汹涌,使我联想起蟑螂;太阳光从云霾中冲刺出来,直射在芸芸众生身上,一阵烦恼,一阵骚动,一阵无奈,会从心底升起。
我觉得假如自己生活在其中,我会像个蟑螂那样;当然,我可以逃避啊,找一个清静地方歇着去,但是,那不过是一只离群的蟑螂啊,不是吗?不要以为有钱人就不像蟑螂了,他就是一只金龟子,一个大鳄,受环境污染,也是浑身蟑螂气啊。况且很多有钱人原本就是从那种地方出来的呢。
我说的蟑螂,只是用以形容人的生活状况。中国人,个个是英雄。
盛世里,车是有的开的,但是安全要自保;而且时时要祈祷上苍保佑。
交通比较乱像。不如吃那样光鲜,三时有序。
 
 性
性开放,也是盛世一大特色。
暧昧服务行业十分流行,洗脚按摩店也是三步一家,和饭店紧挨着,嘴巴吃顺了,下面也要顺畅一下的。
性服务高级的有会所,低档的有发廊,还有各类按摩店。
性服务古已有之,历史上的盛世也是娼妓业昌盛的年代。妓女在远古时期就有了,是最早的公共事业。官妓历代都有,宋朝为盛。就是在49年后,中南海里陪舞的文工团员就是穿军装的官妓。
性充斥社会每一个角落,成为交际的润滑剂和人脉的中介。
男男女女开口说话,带点黄腔司空见惯,暧昧双关语流行于工作场所,影视剧里的台词和戏台上的艺人更是作了表率,起了推波助澜作用。钱和性,是国人最直接最关注的事情。
活在国内,那是真爽啊。我们算是都没捞上好时光。
嫖妓如行善,庞大的色情业从业人员靠着广大嫖客挣得银子,嫖客的钱养活她们及她们的家庭,这些女孩子大都是从乡村小镇来到大城市,她们在自己家乡几乎没有活路,没有女人会喜欢做鸡,但是女人有自救的本钱,那就是自己的身体。不要用鄙夷的眼光看她们,她们其实活得很干净,比道貌岸然者干净得多。看到国内某地把妓女抓起来挂上牌子游街示众,这真他妈王八蛋!
我想,在这些决定示众的官员中,就有不少嫖客!
从人格上,我尊重妓女。
不少头脑简单的人就此怀念那个没有妓女的年代。他(她)们没有看到在那个年代即使没有妓女,但是通奸并没有绝迹,人性是灭绝不了的。中南海里有官妓呢。那种不正常的年代,感情压抑,就只能喊口号游行搞内斗了。文明社会不是靠压抑人性来维持的,而是在更高的人性层面来引导社会道德走向。这方面西方国家亦未必是表率。一个成熟公正文明的社会,应该有多层次的包容性。
有一则消息报道,政府扫黄,抓到几个熟面孔。其中一个中年卖淫女,审问她为何屡教不改,她回答:同情那些民工兄弟。他们没地方也没钱找女人。每次收费10块,没钱的5块。收入仅刚好够她租房吃饭费用。这就不单单是为钱卖淫了。人性是丰富的。一份社会调查结果认为妓女的诚信度优于政府官员。
国内经济迅猛发展,女性从业人员各行各业增多,出色的不少,应该是男女平等局面了吧。
其实,不!以我观察,实情恰恰相反。
我多次在公共场合或者隐秘街角看到年青恋人闹矛盾,都是女的在哭,不管看起来像是白领还是民工,无一例外。而男的劝解告慰表白,千篇一律好像是在念台词,我带着观察的心去听所以特别留意。就是在影视作品里为感情呕心沥血的大多数也是女性。
经济富足了,但人的感情却在淡化,女性比较感性吧,在感情的确定上比男人要认真。但是国内男人游戏的场所太多太方便,女人相对而言游戏的选择比男人狭窄,女性在一定年龄就认真考虑婚姻。况且封建意识造成女多男少生态不平衡,在物竞天择原则下,男人更游刃有余了,无论是精英白领还是民工,都一样。虽然在经济上女性比以前比上代人更独立,但是在以男人为主的物质世界里,女人的感情价值却在降低,她的人格地位也在下降,这和经济发展不一定同步,甚至相反。就说那个大闹演播室的精英胡紫薇吧,闹得满城风雨,到最后还不是回到那个猪头央视支持人身边了吗?退一万步想,她就是满世界找,天下男人一个德性,她也只有妥协一条道。
那么,不妥协呢?
这也就是为什么社会上有那么多“剩女”产生。其实“剩女”这个称呼就是大男人主义虚妄的明证。所谓剩女,都是在经历了感情的挫折和失望后,对男性社会表示绝望、不同流合污的女性,比起“妄男”来优秀多了。
现在国内对男女平等的现状没有耐心和必要去探讨,想当然的认为经济发展必会带来男女平等,其实缪矣!大量外地省城乡镇女孩子(都是低学历)到大城市打工,堕入风尘,从社会阶层划分的意义上无疑是隐性的女性地位跌落的象征。
那一天做鸭子的多了,局面就翻过来了。
广告
国内的广告令我印象深刻。几乎所有的影视明星都在电视和平面广告大作特作广告,最火的是王刚,他已经完全没有了当初做演员时的艺术神采,尽是物欲贪婪神色。他做的古董节目,拿锤子敲假货时的姿态,假模假样十分恶心,他本人就是个空心大假货,嘿嘿。他作了几个药物的电视广告,一副言不由衷滑头滑脑的样子。钱已经把他毁了,可他自己还不明白,正活得有滋有味呢。
国内正流行捞钱,一阵阵的,现在是药品和酒的电视广告大潮,凭着知名度明星们正赶趟呢。
侯耀华作的药广告,有九个是假药。厂商早就作了精明打算,请一个明星打广告,假不假的,真不真的,马上能提高销售量,以全国人口计算,收入绝对可观。扣除报酬,就是马上关厂子,也赚得下辈子够用了。
这就是为什么药品保健养生品广告特别火的原因。
成龙代言的霸王生发剂,查出来含致癌物质,但是照样卖,不下架,可见成龙爱国的厚实功底和背景。
真正好药,有效保健品,需要如此做广告吗?酒香不怕巷子深呀,古话如此说的。
我对家人和要好的朋友说:千万别买那些药物保健品。
从明星们投入广告的情况看,亦能看出明星的品质。偶一为之不为过,但是要牢记你的本质是演员。各行各业坚持操守,那就是社会道德水准的基点,尤其是明星名人,更具表率标杆作用。在中国,倒是妓女敬业,应该列于职业操守榜首。呵呵。
国外的明星也做商业广告,但没有如此规模投入,却经常听到或看报导谁谁明星投入社会公益慈善广告了。
中国出个国际级大师不容易,年轻的朗朗是一个。他也赶热闹,做了两个广告,一个是蒙牛奶品广告,一个是金融产品广告。马友友也做广告,但是画面里没有他本人身影,只有他的大提琴出现,代言的是国际知名品牌,广告十分诗意,有品味有艺术性,符合他大师身架。
中国奶制品行业一直是块污染蒙羞地。果然, 蒙牛接着发生商业丑闻。中国的国际级大师得来不易,尤其肩负13亿人和党的重负,祖国的荣誉啊,除了本人要珍惜名声,国人也要维护其名声,名声比金钱贵重。朗朗为蒙牛做广告,是自贬身价,他缺钱吗?我只能摇头!
这是怎么啦?俺滴同胞!
等那帮子明星效应淡化下去,我想接着就是政府退役官员要上阵了吧。某个中央部门官儿退下来为某企业做广告,效应不会比过气明星差。
看着吧,中国是屡产奇迹的国度。
物欲,物欲横流啊。
方显出盛世本色。
新闻宣传
回国这段时间,基本没看报,没看电视(除了世界杯和中国达人秀),也就是没有参与此阶段的国际国内形势的关注,也不上网看新闻。结果觉得自己活得很自在,很快乐。没有政治和意识形态的生活原来是那么的惬意啊,隔海再看海外愤青们,觉得他们可爱,纯情,太把自己当棵葱。国内人民根本不关心党啊,国啊,只有钱,和性,还有吃喝,那真是个滋润。那些个喊口号上街的不是临时被组织起来的,就是劣势(还不是弱势,因为弱势已经是广大人民了)族群。
国内的思念毛泽东的是些什么人呢?基本是上无砖瓦下无寸地、或是被强占财产的劣势民众,他们也不是真觉得毛乍滴,只是举一个幌子反对当局,就像古时候那五斗米、白莲什么的作幌子一样。不信,别有用心者如果许诺他们一栋房、2千块一月,他们马上就可以加入一栋房教、2千钱教的。
这当然是愚民教化的结果,责任在当局,不在民众。
也有一些教授学者捧毛的,虽然他们享受着改革开放以来的各种自由和福利。这类人不是从小因出身低贱或者自身面目可憎,遭受冷遇甚至歧视(中国是歧视意识最深的国家之一),以致心中充满郁愤,有强烈出人头地意识,性格好斗,自然把毛捧为偶像。典型就是北大教授、传言是孔子七十九代孙的,此人歪嘴斜眼,和人争论如地痞耍赖,哪里有教授风度!若真的老毛在世,这种人在北大做伙夫也不够格呀。
我回国之初,正是南方旱灾,接着是青海玉树、甘肃山崩泥石流。
旱灾其实已经延续了几个月,我搞不明白在它刚刚为害初期当地政府都干吗了去呢?为什么一定要到天绝人路时再大力出手呢?我十分疑惑。
就说说新闻报道是怎样报道救灾的。
我不看电视,但有时陪侍在家人身旁偶尔也不得不观赏一下电视新闻。
有一个村支部书记救灾,不救自家的,先救村民。报道里重点强调他的党支部书记的身份,然后记者引导性问答,书记说了司空见惯的以身作则的回应,于是就给思考能力比较弱的民众留下了党员干部领导的优秀人品和特殊材料塑造的映像。这种报道比比皆是。
我决不否认基层甚至上层确实有这样的有责任心、人品及格的干部,但这和是不是党员应该没有绝对干系,说大了,是人性使然,说小一点,难道不正是咱国人的做人传统吗,再缩小一点范围说,你是领导,就该这么做,不这么做就是失职。孔子的教导哪里去了?难道都跑到国外光顾着开办孔子学院了?
老实讲,现在还能当块招牌重振道德和民心的也就是孔二老啦!
这就令人怀疑海外孔子学院的办学目的了。国内不提倡传统文化,提倡党文化,却跑到国外推行孔子,言行不一啊。
千万别再把孔子也变成假货呵。不会是空子学院吧。有人怀疑担心,不是没有理由。
看国内新闻,一个字:假。
假货流行成为国货,责任在当局。最糟糕的是,民众的心,也变成假的了,公众场合和私下场合说的不一样。有人还以为唱唱红歌就能把人心唱红,他太单纯,太纯情,太是棵葱了,你能搞愚民,百姓就不能顺势忽悠?
刁民就是这样炼成滴!民众本来不刁,单纯诚信,有一说一,环境让他们觉着这样不安全,于是为了寻求安全感,开始说假话,干假事。
假大空,不是我挥手发明的呵。早有定论。
那段时间,打开电视,就是救灾,就是世博。全国那么些频道都放统一的节目。
你习惯么?你喜爱么?
狂轰滥炸,是在喂猪食啊?
电视里播放连续剧,百分之七十是讲国共打仗的,什么剿匪啊,情报啊,大战役啊。
你习惯么?你喜爱么?
这是一种文化手淫行为。
国共内斗早已成为过去,那段历史是所有中国人的不幸。蒋介石不是卖国贼。 国民党被打败,当然是它自己腐败所致,也是历史选择强者的规律。国共内斗,不存在对错,只有胜负,符合中国历来的胜者为王败者为寇的史实。
连篇累牍,累不累啊?这不是治阳痿的伪哥是什么?
此次回国,感受多多。在盛世里巡游,开开眼界。繁荣是确实的,进步也是事实。但盛世就是这个样子的吗?
相信这是很多人的共同问题。
有了钱,做人就会大样,因为大款嘛。现在是大款,但是因为以前是穷人,还被人狠狠欺负过,掌过嘴,踹过屁股;现在这势头是要掌看不顺眼的嘴、踹小样的屁股了。心中总有一份怨气,甩不掉的自卑啊----其实那是咱祖宗不争气呀,和咱现在有么子关系?中国人容易憋气,好像受了八辈子的气。一遇见什么事儿,就撒气,使小性子。说来道去的,就是我爷爷被你妈的先辈儿踹过一脚;你二大爷哪年哪月掌掴我三舅姥爷一个巴掌------
都盛世了呀,还大款呢。盛世要有盛世的规模,大款要有大款的架势。
在盛世里做大爷,也是一门学问呐。
接下来,挥手要说说“盛世”。
什么是盛世? 如何做大爷?
        
        
餐餐鸡猪肉,墟墟买鸡劏,有时还唔止。
分享到
离线朋友靓女

发帖
10329
金钱
16386
经验值
2035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1-01-07
引用楼主白晕居士于2011-01-07 18:21发表的 回国的感受 :
此次回国感受多:“盛世观礼”,分享国内见闻
        
        发布时间:2011-01-06 03:49:53 【来源:挥手博客】        
                                
盛世观礼: 国内见闻(一)
.......

看了就白晕:锯士 唔看士居:云魄
离线nanfeiyan

发帖
2826
金钱
3387
经验值
2708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11-01-07
盛世背后的黑暗,某些盛世的国人,该到良心敲问的时候了!!!
离线白晕居士

发帖
3444
金钱
3606
经验值
3321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2011-01-08
网友感叹:吓破了胆 20年内不敢有回国的念头
        
        发布时间:2011-01-07 03:54:30 【来源:天涯】        

                                
我来美国已经十年了。这十年里,我忙着在美国赚钱,没有回大陆一次。我原本想,只要我在美国奋斗,出人头地,总会有我衣锦还乡的一天。爸妈这几年倒是经常回国探亲,每2-4年回去一次。事实上,妈妈刚刚从大陆探亲回来,给我讲述了以下国内的见闻,我听了之后闻风丧胆,屁滚尿流,20年里不敢再动回国的念头。
交通:
老家舟山这几年基础建设很快,私家车越来越多。可是全民的驾车素质和技术和飞速增长的经济成反比。马路上汽车横行,两条 lane但三辆车并排开,根本不把行人放在眼里。在美国连高速都不敢上的老妈对这些车是敬而远之,只走人行道。一天妈妈在逛街,亲眼目睹一辆崭新的奔驰 560飞驰而过,“碰”的一声装在了电灯柱上,仔细以看,那车连牌照都没上。
物价:
大陆人“不求最好,但求最贵”的变态心理我是早有耳闻。这一点,我老妈也不例外,不管什么东西,只要价格越贵,就觉得东西越好。老妈一回来就跟我秀起了她在大陆血拼的成果 (当然大多数都是别人送的): 两盒茶1600RMB,鱼肚700RMB一斤,香榧子400RMB一斤,茅台1200RMB一瓶。我还以为我妈是去了回日本,这些价格都是以日元计算。
饮食:
即便在我们舟山这种小地方, 吃方面也是应有尽有。妈妈有一个在政府机关工作的同学请我妈吃饭,一桌7000RMB,有澳洲龙虾,阿拉斯加雪鱼,温哥华大肉蟹,都是空运的。这些东西妈妈在美国生活10年都不舍得买。吃晚饭,那个同学也没有付钱,只是签了个名就算结帐了。公款吃喝我是早有所闻,不过以前都是先买单再凭发票报销,但是现在签个名就可以了,大陆公务员的办公效率的确提高了不少。
民风:
最让妈妈感慨的还是大陆现在的民风。现在大陆人出手之阔,让我们这些“美国佬”都为之咋舌。妈妈这段时间住在外婆家。这个小区的房价在80-120万之间。但是小区里一辆BMW是7开头的。还有一辆甲壳虫,车不起眼,但是车牌是 59869。据说这块车牌没有10万是办不下来的。
治安:
姨妈家建了一个小楼,在当地有些招摇。虽然装满了防盗窗防盗门,但是去年一年内被小偷光顾了3次。于是姨妈在院子里养了一条狗。谁知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小偷用下药的鸡腿毒死了狗,再次破门而入。现在姨妈一共养了3条狗防贼。
        
餐餐鸡猪肉,墟墟买鸡劏,有时还唔止。
离线顺情顺意

发帖
1241
金钱
2513
经验值
521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11-01-08
离线白晕居士

发帖
3444
金钱
3606
经验值
3321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11-01-16
回国感受——怨声四起 中国的面子工程何时休?
发布时间:2011-01-15 06:21:39 【来源:山脊匹夫博客】

面子工程何时休

最近回国几月,跑了几个城市,颇多感慨。其一,令人不胜唏嘘的是中国的面子工程,尽管早已有了有许多批判,甚至中央台也做了负面报道,还在大行其道。官员们奢靡豪华讲面子而不重实效的作风应该受到惩罚,否则此风是刹不住的。兹仅举数例。

在广州亚运会期间,主办方曾大肆宣传将燃放二十万发焰火,要超过2008年的奥运会。此前已在网上看到一片骂声,CCTV 现场直播时,主持人开初还在宣布焰火数量将超过奥运,到末了才说只放了四万发,未超过奥运,但没有说明原因。笔者猜想,是那位中央首长听到舆论后加以制止,才减少了浪费。

广西某地,当地农民贫穷,屋舍破旧,政府为了掩盖真相,搞了一个面子工程,要求在高速路边的农民房子都粉刷成白墙,政府出资大部分,农民承担小部分。但是即使是小部分也超过农民的承受能力,于是怨声四起,被记者曝光。

武昌为筹划2011年辛亥革命100周年庆典,除大肆修建纪念堂外,据说某领导说,纪念堂周边的民房破旧有失观瞻,于是拨款8000万元将周边民房外墙一律重新刷上白漆。尽管是政府出钱,可是当地老百姓却并无好感,面子是给别人看的,他们却要忍受油漆带来的空气污染和生活不便。

第一个例子已经叫停;第二个例子已经曝光,如何处理,笔者不知;第三个例子还在进行之中。如果这8000万去做些实事岂不更好。说不定过几年,在这闹市区的四五层的民居楼又被拆迁,那么这“8000万GDP”也就泡汤了。

这几个小例子当然远远不能包括所有的面子工程。不讲实效只求表面的所谓面子工程、政绩工程不一而足。

去年到了第四季度,许多地方为了完成“节能减排”的指标,干脆电网拉闸限电,少烧些煤,老百姓有没有电用不在乎。结果是老百姓不得不用其他能源取暖和照明,不少企业不得不自己买了柴油发电机自行发电,后者消耗掉的能源和排碳他们是不计算的。其实这些小型的发电机效率低得多,会消耗更多的能源和排放更多二氧化碳。反正向上级汇报时不会统计进去,自欺欺人。还有后续效应是因为增加了太多小发电机,导致柴油紧张,于是许多地方货车排起几公里的长龙等待加油。浪费了司机们的时间不说,汽车因为等待和慢行还要无谓地浪费能源,谁又算过这笔帐?

再说稍远一点的事。上世纪九十年代一位副总理掀起全国高校合并之风,据说动机是要创办世界一流的大学,不知道从那听到的消息说一流大学必须要有医学院,于是生拉硬扯把全国的医学院都合并到当地的某大学。学院也统统改称为大学,许多二三流的高校也都合并进去,以为这样做就有利于提升质量实在有点可笑。殊不知质量与这些表面文章毫不相干。麻省理工至今还称学院并没有改称大学,爱因斯坦所在地普林斯顿大学也没有医学院,谁不承认它们是世界一流的大学?我这次见到好些大学教授,无不认为合并有害无益。更可悲的是,普遍认为现在大学的质量每况愈下,包括清华北大。

还有更可耻的是好些地方政府大楼修得非常气派(网上屡有曝光),堪比白宫和国会大厦,而当地百姓还穷得很。当地官员一定觉得自己走在时代前面,神气得很。网上有很多曝光,一片骂声。

据说中国人的特点之一是爱面子,西方人不大爱面子。我认为这是误解,西方人同样爱面子,只不过是“面子观”不同,也就是说对于什么是“有面子”的看法不同。就是在中国,不同人群的面子观也不同。比如说解放前,有人满口金牙,露出来以显出高贵,记得好像有一篇文章着实讽刺了一番。当代也有的暴发户一掷千金,请客大摆排场,觉得很神气,很有面子,据说为了摆阔有的真把金箔放在菜里吃进肚子里去。然而,稍微有识之士都认为不仅没什么光彩,反而太庸俗愚昧。

亚运会的组织者以为极尽豪华,争得个焰火数量“第一”是很有面子的事,大肆宣传。殊不知适得其反,浪费民脂民膏,招来一片骂声,不仅没面子,而是大丢面子。

广西地方政府把高速公路旁的房子外墙刷白,武昌“辛亥革命纪念馆”周边民房外墙刷新,以为这样就可以骗骗参观者,说“中国人民生活真是改善了”。殊不知现在中外交流多了,外国人早就知道中国人爱面子喜欢做这些表面文章,有的外国记者专门喜欢到偏僻角落去看看真实情况。这种掩饰贫穷的做法有什么实际意义呢?谁不知道中国还很穷?北京上海也还有拥挤落后的居民区。就是纽约也有穷人区。把真实情况让人看有什么丢人?

温家宝有一次对外国人说,不要只看到北京上海,中国还有很多穷的地方,离开北京只要往西走一百公里就会看到非常穷。这话给人的印象是:很坦率,不掩饰落后的一面。反过来,那些只做表面文章的官员,给人的印象是弄虚作假。是温总理有面子还是后者更有面子?

做事做人要得到别人心里的赞美(不是表面几句奉承话),才是真有面子,表面再光鲜而背后被人唾骂的事只是假面子,是真没面子。

有一些素质很差的中国人到国外旅游或经商把中国常见的陋习也带出去,(比如在公共场所不顾他人大声喧哗,不讲卫生,乃至于欺诈、行贿等等)引起外国人的反感甚至仇视,丢尽了中国人的脸,你能说这些人是爱面子吗?

一些暴发户以摆阔为荣,一些地方官以豪华办公楼为荣,这和一百年前以露出金牙为荣的市侩是一样素质低下庸俗的表现。

相反从古巴回来的人说,当地学校医院的建筑是最好的,而政府办公楼却非常简陋甚至寒碜。所有评论都不认为丢面子,而是得到赞美。

中国的面子工程叫停,首先要教育这些地方官员,切实改变“面子观”。对于那些继续搞面子工程的官员要严肃处理,责任人应予撤职,庶几才能刹住面子工程的歪风。
餐餐鸡猪肉,墟墟买鸡劏,有时还唔止。
离线左中右

发帖
22
金钱
1692
经验值
2
只看该作者 6楼 发表于: 2011-01-16
标题应该改为--去中国的感受或者途经中国的感受!
[ 此帖被左中右在2011-01-16 13:13重新编辑 ]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