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2649阅读
  • 20回复

寻找65届秋高(1)老同学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tanzhenguo
 
发帖
7
金钱
9
经验值
1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2-03-15
我爸 谭振国 3月中刚移民三藩市,但因至前得过肺气肿,现行动不便又想念旧时同学,因此我代为发此帖,看能联系到多少旧同学。
如有认识我爸的,望能留下姓名和联系电话。多谢。
分享到
离线511001

发帖
2729
金钱
3317
经验值
819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2-03-15
我们那年代是以入学计算哪一届的,不知你是否也一样算?
离线木子哥

发帖
1976
金钱
55167
经验值
1191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12-03-15
楼主请问爸爸当年班主任是否姓温?并将我头像的名字念给他听,如对上暗号就告诉他,三藩市湾区起吗有两个同班同学,其他在夏威夷,波士顿,多伦多,纽约好多个。祝他身体健康!
单眼仔睇花旗,未必一目了然,但单镜头相机可以为你开启一扇了解不同风情世界的窗口。
离线511001

发帖
2729
金钱
3317
经验值
819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2012-03-15
哈哈,对暗号........木子,还以为地下组织
离线tanzhenguo
发帖
7
金钱
9
经验值
1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12-03-16
温日富 是这个不 求回复
离线tanzhenguo
发帖
7
金钱
9
经验值
1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12-03-16
回 2楼(木子哥) 的帖子
温日富
离线tanzhenguo
发帖
7
金钱
9
经验值
1
只看该作者 6楼 发表于: 2012-03-16
我爸说初中班主任是温日富,高中的是温瑞华
离线tanzhenguo
发帖
7
金钱
9
经验值
1
只看该作者 7楼 发表于: 2012-03-16
回 2楼(木子哥) 的帖子
我爸说和你同桌 想知道你电话 可以不
离线雾中小城

发帖
1176
金钱
19002
经验值
80
只看该作者 8楼 发表于: 2012-03-16
振国,应当系附城人,当年该村在台海公路旁,离台城不远,未到礼边坝。属实否?
离线木子哥

发帖
1976
金钱
55167
经验值
1191
只看该作者 9楼 发表于: 2012-03-16
楼主真是好孩子,能帮老爸来此找同学。暗号对上,请看回复短信。
单眼仔睇花旗,未必一目了然,但单镜头相机可以为你开启一扇了解不同风情世界的窗口。
离线龙卷风

发帖
308
金钱
346
经验值
189
只看该作者 10楼 发表于: 2012-03-16
引用第6楼tanzhenguo于2012-03-16 12:01发表的  :
我爸说初中班主任是温日富,高中的是温瑞华

一中按入学年份分届别,据此你爸应属“六五秋高”级(教育部规定按入学年份称级,按毕业年份称届)。文革时中学不招生也不毕业,不留级也不升级,从初一到高三都被“凝结”了,如“六五秋高”1966年起一直被称为“高一”,同样,我64年秋入学读初中,文革起一直被称“初二”。我届在百年校庆时曾为称“六四秋初级”还是“六四秋初届”犯愁,最后按教育部惯例称“六四秋初级”。好在我在4班,占了点小便宜,称“初四”班(初中四班)了。[size]
[ 此帖被龙卷风在2012-03-17 08:45重新编辑 ]
离线木子哥

发帖
1976
金钱
55167
经验值
1191
只看该作者 11楼 发表于: 2012-03-17
一中习惯称65秋高,全国报纸称68届高中毕业生,又称68届,由此衍生出文革在校“老三届”一直援用到今天。

习惯成自然,文革后77年大学高考招生,入学生被称为七七级,这个七七级远比她应属的81届出名,而且广为人知。
[ 此帖被木子哥在2012-03-17 01:02重新编辑 ]
单眼仔睇花旗,未必一目了然,但单镜头相机可以为你开启一扇了解不同风情世界的窗口。
离线garywaiyau

发帖
271
金钱
484
经验值
33
只看该作者 12楼 发表于: 2012-03-17
请你们尽快联係患有肺氣肿且刚抵三藩市之老同学:谭振国吧!
离线tanzhenguo
发帖
7
金钱
9
经验值
1
只看该作者 13楼 发表于: 2012-03-17
回 8楼(雾中小城) 的帖子
家在附城礼过 光明
离线龙卷风

发帖
308
金钱
346
经验值
189
只看该作者 14楼 发表于: 2012-03-17
引用第11楼木子哥于2012-03-17 00:56发表的  :
一中习惯称65秋高,全国报纸称68届高中毕业生,又称68届,由此衍生出文革在校“老三届”一直援用到今天。
习惯成自然,文革后77年大学高考招生,入学生被称为七七级,这个七七级远比她应属的81届出名,而且广为人知。



      文革时在学中学生实际为六届:高中部:63秋高、64秋高、65秋高;初中部:63秋初、64秋初、65秋初。若不分高中初中,只按毕业年份分,只有三届:66届、67届和68届,此为“老三届”的由来,既包括高中三届,也包括初中三届。问题是,按三年学制,63秋、64秋、65秋本该依次于66、67和68年毕业,因文革停课两年,全部到68年毕业,只有65级如期毕业(实际上课只有一年),其余两届都推迟了。以我所在的64秋级为例,按学制应称67届,如按毕业年份应称68届,这就与65级混淆了,故68年毕业的一中学生,应按入学年份称XX级而不是按毕业年份称XX届,这比较准确,不会混淆。
[ 此帖被龙卷风在2012-03-18 02:33重新编辑 ]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