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分类:末分类
  • 成员:
  • 创建:
  • 积分:

管理员 (共人)

成员 (共人)

最近访客

  • 1495阅读
  • 22回复

转帖:你们到底用相机在干什么?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光之谷
 

发帖
9173
金钱
61266
经验值
9844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2-05-10
张 畯:你们到底用相机在干什么?
(来源:张畯博客  作者:张畯)

    你们到底用相机在干什么?

    昨天领儿子到五泉山公园玩耍,在上山长廊的台阶路上,突见一大帮脖子上挎着长枪短炮的“摄影家”们,仿佛鬼子进村一样地,阵势好吓人。原以为是外地来旅游的,仔细一看,有个穿着“EOS”字样衣服,举着“EOS”字样小旗的,带着这帮人,还有一个着白衣的高挑女孩走在中间。走到我们跟前,一位煞有介事地叫女孩到走廊外的一处迎春花前,说这儿不错,拍一拍。这应该是“EOS”带的模特,搞的一次活动吧。乌拉拉一二十人就围过去猛拍,我赶紧从走廊的边座上让开,应该是躲开,否则他们能从我身上踩过去。毕竟空间有限,人又多,一个挡着一个,乌拉拉地!

    我一边躲开,一边说,真是浪费快门!不知道他们有人听见没有。我想,要是年轻人玩玩也就罢了,不是说迎春花前的模特就不能拍,可是,里面居然有四五十岁的人,我真是想不通人到了这个年龄思想还停留在幼稚园的水平。或者这是甘肃某个摄影学会和佳能经销商合办的活动,他们也来凑热闹。那么我就要说,几十年了,这些学会怎么还停留在这样一个水平,真是不可思议!

    这一支队伍走了不久,在一处长满水草的泛绿死水池边,又遇到一支同样的“摄影家”们,指挥着另外一个“模特”摆来摆去的拍。

    看他们的装备,看他们的劲头,我直呼可惜!

    记得陈小波好像在一次讲座中呼吁:这些照片不要再拍了!

    想不起这篇文章的来源,我又从网上给找出来,且把这位作者听课手记中陈小波讲过的几个小标题罗列出来:

    关键词3:外国摄影师最羡慕中国摄影师,要珍惜这个时代,这个国家的影像。
    关键句4:99%的影赛垃圾,农民也被污染了吗?
    关键句5:为什么选择这40多位摄影师?因为他们独立行走、独立思考、发出独立的声音。
    关键句6:功夫下在哪?一个小专题,三年、三个冬天、采访二三百人。
    关键句7:郑震树:我们以前拍的东西全是垃圾。
    关键句8:关注身边那些有价值的宝贝吧!
    关键句10:35mm以下镜头,70mm以上的镜头,全部锁到保险柜。

    我想,每一个敢于拿起相机的人,都应该对照这些“关键句”反思一下。

    我想,早在1992年,以侯登科等为代表的陕西群体早就坚决地告别以单幅作品为创作方式的初期阶段,进入一个个非常厚重的专题纪实摄影当中去了。作为邻居,甘肃扛着长枪短跑的还在这拍花花草草,差距呀!惊人的差距呀!不差钱,差距离呀!二十多年的时间,思想上不只是低了一个档次的差距。当然,我也不愿意相信,昨天碰到的这些人就代表了甘肃或兰州的摄影水平,其中就有“大家”,我不相信。因为真要那样的话太丢人了!

    我想,你们不是被器材经销商给耍了,就是被摄影协会给误导了。弄得跟幼稚园小朋友似的,“排排坐,吃果果”。把器材、脑子和身体都交给了别人,喂啥吃啥。甘肃或兰州如果还活跃着许多这样的摄影组织的话,你们不要再去拍花花草草,你们组织那些发烧友会员,立足当地、立足身边,去找一些题材做纪录,沉下去,扎扎实实的、历经数年的纪录。

    我想,相机或摄影最为本质、最为基本的功能乃在纪录。当然,也不能否认它还有表现的一面。春节前,我和一位纪实摄影家整整聊了一个下午,当然我更多的是向他请教。他也谈到这一点。我觉得他不同于别人的一点是,他在用作品能否经得起时间检验,多年后能不能留得下来作为标准,来决定该不该拍所确定的对象。用这样的标准来衡量,那其中必然就有了时间的痕迹,就有了来自土壤的地气,有了结结实实的力量,就有了一种不动声色的厚重的沉淀,而绝不是那些迎春花前的模特,或花花草草的浅薄所能抵达的高度和深度。

    我想,甘肃的摄影资源(摄影界好像老用这个词,其实有些资源不仅仅是专门用来通过摄影的手段表现的,好东西通过文字、电影皆无不可)从我十五年前在一个协会展出的图片中就感到了,完全被表面化了,浅薄化了。当然体会出来是后来的事,就说至少在十五年前陕西群体已经有了自觉的摄影意识和较为系统的摄影理论的时候,甘肃还是那样一个状况,一堆一堆或者甘南的,或者什么的片子。究竟想表达什么?连作者都说不出个所以然来!他们在按快门之前所做的准备和积累太少了,仅凭那样一种初级阶段的发烧,不理性、不学习、不思考。

    我想,器材真的不是问题。当一群人在炫耀和攀比他们的器材的时候,他们或许离真正的摄影越来越远;当然,器材拿在大师的手上是个例外。也记得一位日本的摄影大师说过,在日本,能拿得起专业器材的,基本上是大家;可是在中国呢,拿得起专业器材的太多了,可他们的片子呢?我为国人,包括我自己手上的那些高端的“EOS”、“NIKON”羞愧不已!

    我想,模特或者花花草草还得有人拍,他们自娱自乐,总比赌博吸毒的要好,兴趣总体来说还是比较健康的,我们对这些人依然保持宽容,我读过一些人类学,愿意宽容地看待持有各种文化的人,并尊重他们的生活方式。但是其中一些人,你若把自己视为专业或准专业的话,可能要想一想,“你们到底用相机在干了哪些事?”可能要向一些做法告别,另作一些富有担当和使命的选择。因为从你们的装备和那个架式看,你们貌似已经不是那个层次的人了。但仍不愿作告别的,也不能强求。

    我想,拿相机的人身上还是要流淌一定成分的“道德的血液”。比如,同样让我难以启齿的是,多年前单位因公安排给一位甘肃籍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背包,在拍天水麦积石窟的时候,拍完作为树枝的前景,他竟然将那些树枝咔嚓咔嚓折个净光,一边骂着以前的人将好的前景树枝折光了,一边自己继续大刀阔斧地折,就是为了让他的这一幅照片“独此一份”。那个现场惨不忍睹,看得我惊心动魄!妈呀,摄影家原来都这样!这让我开了眼界。最后,好像有一次在《中国国家地理》上见到他的这幅照片,悲哀呀!我想如果国家地理编辑知道这幅照片的来头,还会不会用。不说了,龌龊,丢人。让森林警察去处理这些恶心的事。

    我想,甘肃真的很穷,有报刊称“穷政府和穷百姓的博弈”,真是一针见血。但正因为穷,拿相机的就有责任去观察纪录,并思考这背后的深层问题。同时甘肃的文化也很深厚,先莫说敦煌或丝绸之路,也莫说那么多的少数民族,也莫说那些影响深远的宗教以及诸宗教的融合,更莫说东西绵延千余公里的独特地理版图……这些怎能列举的完?起码,我估计,以你家,或在你单位周围一二十公里的范围内,准能找到你毕其一生也挖不完的宝藏。

    我想,千万记住那些走马观花式的旅游跟文化无关,只跟商业和钞票有关,再说那些名山大川浪费的胶片和内存已经太多太多了,极端一点说,有时候拍一千张风光片不如拍一千个垃圾堆来的效果要实在一些。如果把各种形式或题材的摄影也可以纳入一个文化的范畴的话,其实也存在一个“文化自觉”的问题,就是说你对当地的、本土的、自我的文化了解不了解,会不会去做深度的发掘和记录,而不是扛着机子招摇过市满天跑,真正地坐下来去研究,能做到这一点,你的精神问题自然会随之化解。毕竟专职搞摄影并由体制的经费养着的人还是少数,他们可能跑得起,大多数人跑不起,也跑不出什么大的名堂。

    我想,你们一群中的某人,如果有幸看到这篇小文,我肯定是有幸得罪了你们。招人攻击我不怕,我怕的是你们一个个老喳喳的,当爹或抱了孙子的,还带着模特拍路边的迎春花——我就那个羞呀,比你们骂我不知道自己半斤八两还要羞愧!

    人家也就拿着相机春游一下,我何苦去罗嗦一堆,有些过了,就此打住。但这些话好像如鲠在喉、不吐不快,说出来,也让自己引以为戒,反思,并且尽量深刻。
1条评分金钱+3
hw79 金钱 +3 功夫在诗外 2012-05-11
没有艺术,你就不知道世界有多好;没有相机,你就不知道世界有多美。http://user.qzone.qq.com/744080058/infocenter
分享到
离线陆龄侯

发帖
40647
金钱
43765650
经验值
7956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2-05-10
引用楼主光之谷于2012-05-10 09:43发表的 转帖:你们到底用相机在干什么? :
张 畯:你们到底用相机在干什么?
(来源:张畯博客  作者:张畯)
    你们到底用相机在干什么?
.......

                 淋漓尽致,痛快!
离线白云剑客

发帖
7575
金钱
272123
经验值
1898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12-05-10
          深化本文摄影人并会迈向新的台阶。好文章 谢谢光哥转载。
天涯浪子
离线残阳

发帖
2994
金钱
41691
经验值
457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2012-05-10
作为当代著名摄影大师之一,麦克.山下从1979年开始成为美国《国家地理杂志》的签约摄影师,谈到中国摄影师,山下说:“我发现中国摄影师拍的东西是假的,过度技巧性的东西太多。我很想把追求实际拍摄的精神传递给学生,甚至是中国摄影师们."
离线乡下仔

发帖
4635
金钱
53462
经验值
1793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12-05-10
光仔哥:看车展顺便用用相机,这款车喜欢吗.

离线尘东飞

发帖
1997
金钱
3747
经验值
1147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12-05-10
有人成为摄影家,有人成为摄影爱好者。
欢迎进入“尘东飞图文网志”http://tscdf.blog.sohu.com/ 
离线陆龄侯

发帖
40647
金钱
43765650
经验值
7956
只看该作者 6楼 发表于: 2012-05-10
引用第5楼尘东飞于2012-05-10 15:14发表的  :
有人成为摄影家,有人成为摄影爱好者。[表情]  

                   前者相机拍出来的称为“作品”,而后者影出来的则叫“相片”,分别在这里。
离线0剑雪0

发帖
32832
金钱
89115
经验值
12723
只看该作者 7楼 发表于: 2012-05-10
是啊!也不知道在干什么?
离线雪莉hu

发帖
375
金钱
760
经验值
35
只看该作者 8楼 发表于: 2012-05-10
器材真的不是问题。当一群人在炫耀和攀比他们的器材的时候,他们或许离真正的摄影越来越远
离线交叉点

发帖
301
金钱
694
经验值
32
只看该作者 9楼 发表于: 2012-05-10
拿高端相机的人就等于开宝马奔驰的有钱人,我拿的这些低端产品就象骑自行车,当我在某个场合遇见宝马时,我的单车要避让,第一怕单车碰花宝马,第二宝马往往小看骑单车的人,只有等宝马驶过后单车跟后。
网易博客:http://jiaochadian6932.blog.163.com/
网易摄影:http://jiaochadian6932.pp.163.com/
离线交叉点

发帖
301
金钱
694
经验值
32
只看该作者 10楼 发表于: 2012-05-10
回 6楼(陆龄侯) 的帖子
我拍的真不敢叫作品,一旦称为作品必是大师之作。
网易博客:http://jiaochadian6932.blog.163.com/
网易摄影:http://jiaochadian6932.pp.163.com/
离线子弟兵

发帖
519
金钱
5761
经验值
70
只看该作者 11楼 发表于: 2012-05-10
    好文章!赞一个。多谢光之谷转帖!
离线木子哥

发帖
1976
金钱
55167
经验值
1191
只看该作者 12楼 发表于: 2012-05-11
吾着衫个模特常见 吾着衫个摄影师罕见


(照片来自网上)

假定专业机如墨镜那样随手可得兼能提高自信,其他人又能多说什么?

记得刚来美国做两岸三地留学生谋生的餐馆走堂,老板兼开鱼铺,伙计不够,有时要亲自送货。车行师傅见到他的座骑奔驰(宾士)就头皮皱,经年积下的鱼虾水,令后舱臭不可闻,你能说他什么?
[ 此帖被木子哥在2012-05-11 04:11重新编辑 ]
单眼仔睇花旗,未必一目了然,但单镜头相机可以为你开启一扇了解不同风情世界的窗口。
离线hw79

发帖
27128
金钱
356965
经验值
4817
只看该作者 13楼 发表于: 2012-05-11
功夫在诗外
离线Liona

发帖
653
金钱
757
经验值
113
只看该作者 14楼 发表于: 2012-05-11
分享好文!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