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2107阅读
  • 4回复

中国人现在为什么丰衣足食了? “四三方案”的一些情况(43方案系列)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河山
 

发帖
739
金钱
1128
经验值
122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3-02-13
中国人现在为什么丰衣足食了?
“四三方案”的一些情况

相信大家比较少知道四三方案,更不用说具体情况。我特意整理出这几篇文章,从多个方面描述这件事。


1972年,位于北京市月坛南街38号的国家计划革命委员会大楼里,人来人往,热闹非凡。尤其是主任办公的二楼,全都是部长们在转悠。
“冶金、铁道、机械工业、四机部、民航?反正各个部门,都在我们那边转悠,拿着个黑皮包。”回忆起40年前的热闹场面,顾秀莲现在都忍不住笑。
让部长们围着转的,就是“四三方案”。 就是新中国首次从西方国家大规模引进成套技术和设备的“四三(即总价值为43亿美元)方案”。
“四三方案”
引进化纤、化肥项目的消息传开后,各部委一下子炸开了锅,天天到计委来,为本部门申请引进项目。
冶金部第一个提出,进口一米七轧机。
长期以来,钢铁一直是中国的重点行业,也是薄弱环节,稍稍好一点的板材都要依靠进口。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冶金部在50年代和60年代曾两次提出报告,要求在武钢建设一米七热轧、冷轧薄板轧机。这已是第三次提出。虽然引进一套设备要2亿美元,但国家每年进口钢材都要花费3亿美元。算一算这笔账,还是划算的。因此,计委表示了支持。
1972年8月,国家计委呈送了《关于进口一米七连续式轧板机问题的报告》,获得批准。由此,引进工作从石化扩大到钢铁行业。
其他部门也纷纷提出,要派团出国考察,开展引进工作。李先念积极支持,先后批准了几十批考察团出国。
11月,国家计委提出了第三个报告——《关于进口成套化工设备的请示报告》,建议进口6亿美元的23套化工设备,并且提出,配备专职人员,来负责这项工作。
这时,各考察团回来后,相继提出多个技术设备引进项目。周恩来感到很零碎,同时认为,既然有这么好的机遇,事情就应该做大一点,所以指示国务院业务组和国家计委,把这些项目合并起来,“要准备采取更大规模的引进方案”。
1973年1月,计委提交了综合性的第四个报告,即《关于增加设备进口、扩大经济交流的请示报告》。
报告写道:“我国的对外关系迅速发展,国际威望空前提高,帝国主义、社会帝国主义想孤立我们,反而孤立了他们自己。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进一步加深,急于找产品市场资金出路。积极利用这一大好时机,扩大对外经济交流,不仅有利于配合国际政治斗争,而且有利于加速国内经济建设。”
这一总体方案,计划引进技术项目26个,共需资金43亿美元,所以被称为“四三方案”(这一方案后来经过追加,总投资为51.8亿美元)。
二月初,周恩来、毛泽东先后批准了这一方案。
“四三方案”引进的26个大型项目于1982年前陆续建成。“四大化纤”1982年全部投产后,中国从1984年起,宣布取消长达30年的布票。
43亿美元从哪里来
引进所需外汇,大部分来源于外贸收入。1970 年,全国出口总额为22.6亿美元,1973年达到58.2亿美元。为中国出口创汇的产品主要有两类,一是土特产,二是手工业品。



[ 此帖被河山在2013-03-02 06:41重新编辑 ]
分享到
离线蓦然回首

发帖
3487
金钱
53892
经验值
1033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3-02-13
一生何求?
离线余宋一招

发帖
15609
金钱
43718
经验值
464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13-02-14
情况属实!千秋功罪,实史说话。
离线康少微好

发帖
47940
金钱
22315
经验值
3649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2013-02-14
                                             谢谢你的报导让国人知道历史  辛苦啦 情人节助兴
离线河山

发帖
739
金钱
1128
经验值
122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13-03-02
中国人现有为什么丰衣足食了?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