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1482阅读
  • 1回复

[转贴]“谣言”解析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大男人
 
发帖
109
金钱
125
经验值
125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06-12-10
(一)
  谣言是那些“势力小人”得势的主要武器,也是他们的一种生存状态。据我观察,单位也好,社会也罢,发生问题的背后,罪魁祸首之中也必有谣言作祟。
  谣言往往围绕权力和利益来展开,一个人一旦进入权力中心,或者有某种名利将至,谣言就会接踵而来,这些人便成为目标,或为谣言所“棒”,或为谣言所“捧”。
  谣言“主攻的方向”是单位中同志之间的关系——谁与谁是老乡,谁与谁是一伙的,谁在背后说了谁的坏话,谁办某件事情就是冲谁来的......
  谣言最使人难堪的是它总能找到败坏你形象的“具体事例”——谁与哪个女人有关系,谁给了某领导多少钱,谁找“三陪”被抓了,谁的文凭是假的......
  谣言的“能量”来自于难以澄清——中国人历来相信“无风不起浪”的至理名言,对于铺天盖地的谣言,被中伤的人没有能力去一一澄清,于是,人的形象便在“也许有吧”的疑问中被败坏,良好关系便在“还是防着点好”的提防中被离间。
  谣言的有效性在于它总能应“运”而生——每到关键时刻,谣言就会出来捣乱:干部调整的时候,领导换届的时候,上级考察的时候,评选先进的时候,意见分歧的时候......
  谣言的层出不穷则来自于它总是屡屡得手——谣言的作用机理常常表现为三个阶段:造谣、传谣、信谣。而在芸芸众生中,虽然造谣者是少数,但传谣、信谣者却大有人在。总有那么一些“好事者”特别关注、热于传播、乐于相信“小道消息”。他们并不对消息的可靠性负责,只会被它牵着鼻子走,从而自觉不自觉地成为谣言泛滥的帮凶。
  (二)
  谣言的基本特征如下:
  1、隐匿性。凡是实话都可以说在当面,说在大庭广众之下;而谣言总是神神秘秘,只能在私下里传播,登不得大雅之堂,见不得天日。
  2、人身攻击性。正常的不同意见,有时也很激烈,但基本是对事不对人,即使对人,也是善意的批评和帮助;而谣言往往带有人身攻击的成份,因为谣言制造者的目的就是要用它来攻击自己的对手的,没有攻击性的谣言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
  3、选择性。实话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场合对任何人说;而谣言则具有很强的选择性:当你遇到不顺心的事的时候,谣言就会不期而至来“安慰”你;当你对同志产生怀疑的时候,谣言会出来“帮”你论证你怀疑的正确与否;当你与某人的关系出现危机的时候,谣言会前来“助”你打败对手。
  4、倍增效应。谣言最青睐相信谣言的人,你越相信它,它越会更多地来到你的面前;你不相信它,它就会在你面前销声匿迹。
  (三)
  谣言是一把软刀子,既伤害自己,又伤害同志,更伤害风气。
  避免这把软刀子伤害,首要的一条是耳朵根子要硬。日常生活中,我们会听到各方面的话,这些话并不都是谣言,有的是因为误会而产生的埋怨,有的是当面不敢说而只有在背后才能发泄的牢骚,有的是并不存在多少恶意的传言。但谣言往往就混迹其中,而谣言又没有明确的标签,这就需要我们对各方面的信息进行分辨,看哪些是谣言,哪些是实话,哪些是牢骚,哪些是传言。有一句话叫“有些话要墙到耳朵外头,有些话要烂在肚子里头”,可以成为领导干部对待谣言的正确态度。对于那些明显是谣言的东西,我们要一笑了之;对于一些无碍大局的传言,即使是真实的,也不要往心里装;还有那些无碍大局的牢骚话不要去深究;切不可以某些传言作为对班子成员特别是搭档进行是与非、好与坏的判断的标准。
  (四)
  谣言是一面镜子,我们可以从中更好地认识自己,特别是认识自己的弱点和失误。
  谣言与其它意识形态的东西一样,也是社会存在的反映。不过它与哲学上的假象相类似,是本质的歪曲的、变形的反映。虽然如此,我们也可以从中看出一个真实的自我,看出我们在与人相处中应该注意的问题。比如,我们对同志比较亲切热情,有人就会用谣言来证明我们如何的“感情用事”、“善于拉拢”;我们性格比较直率,有人就会用谣言来证明我们如何的“刚愎自用”、“冷血动物”;我们富于开拓,有人就会用谣言来证明我们如何的“不计后果”、“否定前人”等等。应该说,这些评价已经十分接近我们的本质,不过,它是以否定的形式出现的。当我们看到这些评价的时候,我们不应该简单地予以拒绝,而应该认真思考并检讨自己,是不是真的在哪里做错了。
  (五)
  谣言也可以帮助我们认识一个人。
  古人说:“来说是非者,必是是非人”。那些到你面前说另一位领导坏话的人,必是小人无疑,因为一个堂堂正正的人是不需要在背后搞小动作的。
  前来说“是非”的人无非两种情况:
  一种是他已经陷人“是非”之中,比如被哪位领导批评过,或自己的愿望没有在领导那儿实现;
  再一种是虽未陷入是非之中,却想从“是非”中得利,比如投靠某一位领导做“靠山”,因而就需要拉另一位领导来“垫背”。这些拨弄是非的“小人”并不难识别。
  (六)
  用事实去澄清谣言,是对付谣言的重要法宝。
  就像火最怕水一样,谣言最怕事实,澄清谣言最有效的办法就是用事实说话。当一种可怕的谣言扑面而来的时候,我们既不能听之任之,也不可乱了阵脚,有时候也不需要一昧地用辩白去澄清。靠辩白去澄清谣言,虽然有效,但却显得苍白无力,有时还会“越抹越黑”。我们要坚信,随着时间的推移,一切会真相大白,谣言会不攻自破。所以,这个时候我们需要的是忍耐和坚强。要多做少说或只做不说,用不争的事实告诉大家:“噢,原来真相是这样的!”
  (七)
  要根本消灭谣言,就必须消灭谣言产生的土壤。“三公”则是消灭谣言的治本之策。
  公平——事不平则鸣,在“鸣”中免不了泥沙俱下,谣言搀杂。如果我们能够公道正派地处理事情,消除或者基本消除了不公不平,人们从心里相信领导、相信制度、相信组织了,谣言就没有了市场。
  公开——谣言的产生,一个重要原因是信息不畅。许多事情“暗箱操作”,没有毛病也是毛病。人家会自然会想:如果没有“猫腻”你们为什么不敢公开?任何事情一旦全部公开,谣言便不攻自破了。
  公论——虽然,并不是所有时候真理都在多数人手中,但处理社会问题还是应以公论为依据。一件事情秉持公论处理后,就已经赢得了大多数人的心,这时候,谣言即便产生,因没有了发酵的土壤,而只能胎死腹中。

--------------------------------------------

分享到
离线清闲居士
发帖
74
金钱
76
经验值
76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06-12-10
「谣言止于智者」。「三人成虎」这便是谣言的威力。谣言的听与传,可识别小人与君子。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