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519阅读
  • 8回复

砚边随记--书画市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发帖
1840
金钱
5567
经验值
2178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5-04-04
就书画主流市场(指拍卖行拍卖及炒家之间的交易),不少我们眼中的名家作品的价位恐怕跟自己心目中的价位相去较远,据一位在广州书画打滚多年的炒家称,去年广州有收破烂的获已故李曲斋(原广州书协主席,省书协副主席)书作近七十件,当时以不足一千元卖出,而在炒家手中,出手价位在每幅300~500元之间走动。当然,像秦咢生的可卖到二千至一万。 曾有人对此质疑,这看看那些较严肃的拍卖行的拍卖纪录再打个六折就清楚了。 而传言某些活着的书画家的作品价格如何如何,必须要辩别清楚:究竟别人慕名而来还是作为商品投入市场中去,前者含有人情水分在内,后者则要历经市场筛选。 像现今活跃在江门地区的书家作品,投到市场上,能卖上一、二百元一幅就算不错了,若到了炒家眼中,多是一屑不顾。 所以,书画家中又有另一个称谓~地方名家。 当然,这只是普遍性一面,偶尔也有地方名家一跃成为全国大家,如林散之黄秋耘即为其中典型,惜此类例子极罕。 因此,书画作品要想走出去几乎是不可能的,还是骗骗本地富翁最实在。
[ 此帖被破烂的砂锅在2015-04-04 10:48重新编辑 ]
专营书画,13426725874(与微信一致)
分享到
离线May-May

发帖
57285
金钱
212376
经验值
3861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5-04-04
謝謝版主分享資料信息!
离线joyli

发帖
37410
金钱
353269
经验值
735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15-04-04
.joyli的中文理解能力不好,看似是作品的价位决定名家之位,对吗?

发帖
1840
金钱
5567
经验值
2178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2015-04-04
回 joyli 的帖子
joyli:.joyli的中文理解能力不好,看似是作品的价位决定名家之位,对吗? (2015-04-04 12:03) 

究竟别人慕名而来还是作为商品投入市场中去,前者含有人情水分在内,后者则要历经市场筛选
专营书画,13426725874(与微信一致)
离线joyli

发帖
37410
金钱
353269
经验值
735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15-04-05
回 破烂的砂锅 的帖子
破烂的砂锅:
究竟别人慕名而来还是作为商品投入市场中去,前者含有人情水分在内,后者则要历经市场筛选

.哦,人情也只能做1两次,最后还是要历经市场的筛选.对吧.

发帖
1840
金钱
5567
经验值
2178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15-04-06
回 joyli 的帖子
joyli:.哦,人情也只能做1两次,最后还是要历经市场的筛选.对吧. (2015-04-05 06:45) 

可以这么说,但更多的是来自官方或他人包装起来的名气,因为这涉及到利益。认真说来,绝大多数人对书法较陌生,判断作品好坏时除了个人偏好外,还要视乎作者的名气。而由于条件的局限,这些名气往往只在较小的地域流传,超出这个地域,作品就难以找到市场。
当然,花上数百元买幅本地名家的作品也不算吃亏,因为别的地方也存在这种现象。只是买的动机出于装饰家居或欣赏还不错,若抱着收藏升值的心态来看待,则显得有些天真。
专营书画,13426725874(与微信一致)
离线天天向上

发帖
7359
金钱
75766
经验值
1640
只看该作者 6楼 发表于: 2015-04-06


分享破版主的帖,原來是這樣:"书画作品要想走出去几乎是不可能的,还是骗骗本地富翁最实在。"
在家時大家都稱關齊先生和麥華三先生是書法家,不知他們的字能否有價。

发帖
1840
金钱
5567
经验值
2178
只看该作者 7楼 发表于: 2015-04-06
回 天天向上 的帖子
天天向上:分享破版主的帖,原來是這樣:"书画作品要想走出去几乎是不可能的,还是骗骗本地富翁最实在。"
在家時大家都稱關齊先生和麥華三先生是書法家,不知他們的字能否有價。 (2015-04-06 06:57) 

一个是地方名家,一个在全国小有名气
专营书画,13426725874(与微信一致)
离线joyli

发帖
37410
金钱
353269
经验值
735
只看该作者 8楼 发表于: 2015-04-06
回 破烂的砂锅 的帖子
破烂的砂锅:
可以这么说,但更多的是来自官方或他人包装起来的名气,因为这涉及到利益。认真说来,绝大多数人对书法较陌生,判断作品好坏时除了个人偏好外,还要视乎作者的名气。而由于条件的局限,这些名气往往只在较小的地域流传,超出这个地域,作品就难以找到市场。
当然,花上数百元买幅本地名家的作品也不算吃亏,因为别的地方也存在这种现象。只是买的动机出于装饰家居或欣赏还不错,若抱着收藏升值的心态来看待,则显得有些天真。

.其实,大多数人买书画也只是合眼缘而买,有个别的很多年以后升值了,只是意外的收获.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