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妄自菲薄,台山的书法水平与江门新会鹤山甚至开平恩平等地的进展来说,显得弱爆了。相比起江门地区其它县市,台山书坛的亮点并不多,很难打造出自己的特色出来。
对许多人来说,书法的发展需要金钱的支持,可这个金钱的支持所指的是什么呢?事实上,除了用来请外援外,对自身的提高并无多大的帮助。作为一个有些少官方色彩的地方民间艺术协会,在某种意义上,台山书协是一个独立自主性较强的地方组织,种种活动,都是自家说了算,在此基础上,该如何打造属于自己的特色呢?
打造自己的特色即树立一个过硬的品牌,依我估计,在书法水平方面,要超过江门新会恐怕是一种奢望了。虽然我对江门某些地方呈现的地方保护色彩有所不满,但他们的水平无论整体还是个人,确是高出台山不少;且地方色彩保护主义比比皆是,江门只属沧海一粟而已。个人认为,台山人不够大气,在大事方面居安自守,从过去的广海港、旧火车站被拆、碉楼申遗及南海一号事件中可明显看出来,这种小家子气毫无疑问也对书协产生影响,如前段时间举办的“潮人径”书法征稿,其征稿对象只限于台山籍——难道只有国展省展地区展才显得逼格高吗?难道台山就不能搞个面向全国或全省或江门地区的展览吗?或许,台山搞个面向全国全省征稿的展览的条件不够成熟,但这次“潮人径”完全可以面向五邑征稿。据我上次参加潮人径启动仪式来看,预算方面略调节一下,就完全OK!难道只有我们去江门看书法展览就不许江门其它地方的人来台山看展览吗?难道江门搞的展览的逼格就一定高过台山搞的吗?这是一个大方向问题,也是一个习惯问题,我们习惯了外面的月亮比家乡的圆,导致本身对内部缺失了团结进取的心态,也就缺了一份自信。
书协的主要工作始终是面向广大群众,宣传工作做得好,这协会就成功了,个人水平高低反而显得次要了。作为书协的一分子,每个会员都有义务去宣传书协与群众的互动,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将每次活动过程的照片筛选出来,发到自己经常接触的论坛微博微信中去,这是每个会员应尽的义务;同时,各个会员也可以向朋友推荐一下,请他们帮忙转发一番。广而告之,让群众知道台山有这么一个协会、这个协会做了些什么,就这么简单就足够了。
[ 此帖被破烂的砂锅在2015-04-19 17:06重新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