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7141阅读
  • 50回复

路教运动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健美
 

发帖
419
金钱
1972
经验值
58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5-06-05
— 本帖被 昨夜星辰 执行加亮操作(2015-10-14) —

    前不久,我有幸约见了分别数十年的学弟,而且我们俩在39年前还曾是同一个团的战友。几十年的岁月流逝,当年那个热情开朗、聪明活泼的阳光男孩,如今已是一位博学多才、事业有成的儒雅俊男。今天的他,仍然记得那时候我曾为他做过的一点微不足道的小事,实在是令我好感动啊!这么美好的会面,让我重新记起了那段非凡的日子。
    在历史的长河中,一年只是一段很短的岁月。但由于我目睹了许多事情的第一次,而这些第一次曾经是那么强烈地震撼了我单纯幼稚的心灵,激荡了我天真虔诚的灵魂,由此就刻下了特别深的烙印。相信我的同龄人或多或少也有同样的经历或感受,今天,我把那些故事写下来,就当作是一种温故知新吧。我们的国家我们的人民经过了无数艰苦的磨难和风雨的洗礼,走到了今天,是多么的不容易啊!每个年代,每段时期,每项变革都起着推动进步的作用,有可喜可悲,也有可歌可泣。我感激我走过的所有岁月!我感激丰富了我生命的每一个人!
路教运动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有9亿,占全国人口的70%。自古以来,无论阶级关系如何变化,农民始终是我国的主要生产力。几亿农民走社会主义道路还是走资本主义道路,关系着农业的发展方向,关系着整个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成败。所以,农民走什么道路,始终是农村的主要矛盾。
    在70年代中期,为了使广大农民、党员和干部更加坚定地走在毛主席指引的社会主义金光大道上,台山县委从各个机关、单位、农村、农场抽出一部分骨干组织了路教工作队,分期分批到各个公社,深入农村开展党的基本路线教育运动,尤其是要彻底清除农民的小农意识,割掉资本主义尾巴。
贫穷

        19769月,我与农场其他知青一共13人被农场抽调出来,派往参加全县第四批党的基本路线教育运动。
    我们工作团所在的公社是台山沿海的边远地区,而我所进驻的大队又是距离公社所在地圩镇十几里远的一个贫穷偏僻的地方。没有山丘,举目是一望无际的围田,那里的土地纯粹是不含任何沙质的淤泥。雨天里,无论是大田、田基,还是机耕路,全是滑不溜鳅的泥浆,到处坑坑洼洼,一片泥泞。这可不是一般的泥泞,而是一脚踩下去一个坑,脚旁挤上来的泥浆随即又把脚印覆盖上。为了防止滑倒,走路的人非得用10个脚趾头使劲地吃进泥土里,才能艰难迈步。这种长年累月的、世世代代的脚上工夫,已经使生长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有了基本一致的脚型,前掌宽扁,10个脚趾分叉得很开,灵活、弯曲又有力,很具本土特征。象我这样初来乍到的外乡人,根本不具备这样的天赋和走路的技巧,但却比本地人更爱这土地,因为一不留神趴下,我就与泥巴亲吻了呀。这种雨天的泞泥,经太阳一晒,就成了坚硬无比、凹凸不平的坎坷路,骑单车固然要有精湛的车技,车座上的屁股和车把上的双手都颠得生疼。穿鞋也不好走,几下子就把鞋子磕碰烂了。所以,这里的人几乎常年打赤脚,当然,更多的原因是因为太穷而买不起鞋。
    方圆十几里十多个生产队,几十个村庄,划分东、西、中三个区域。在那数百间房屋里,没有多少间砖瓦房,几乎全是泥屋,好一些的是泥胚屋,更多的是抹着黄泥或牛粪的茅草屋。走进这些泥屋,让我真实地看到了什么是家徒四壁、一贫如洗。寒冬里,我们挨家挨户去访贫,不少家庭三、四代67口人挤在一个黑呼呼的泥屋里,屋子中央烧一个火盆,大人小孩围着火盆取暖,靠里面的两张床有两床棉被,一床是破烂不堪的旧棉被,另一床是政府刚刚救济所发的新棉被,有的人家只有一床很破旧的棉被,老人紧裹着棉被在床里靠着;家里的人都只穿着补丁打补丁的单衣裤,光着脚丫,没有毛衣,没有绒衣,更没有鞋子,全家所有御寒穿戴只有一件破旧棉袄和一双破旧解放鞋,哪个人需要外出就哪个人穿。
    他们吃的更是难于下咽的野菜,稍好一点的人家除了野菜还有又黑又硬的馒头。我们小时候在学校读书时忆苦思甜偶尔才吃的阶级餐,在这里竟是农民每天赖以生存的主食。许多农民家里分煮两口锅,一口锅里煮的是很少米粒大量野菜的稀粥,供家中老人和小孩食用;另一口锅煮的是多些米粒和野菜的稠粥,供出勤劳动的大人食用。一天傍晚,我与另一位工作队员到村里访贫,进入一个村民的家里,刚好他们在吃晚饭,除了一锅象洗锅水似的野菜汤,桌上还有几个黑呼呼的杂粮馒头。那家人对我们非常热情,死活都要在我手里塞个馒头,还非要我尝尝不可,而我这个人心太软,拉不下面子,只好不再推辞,并恭敬地把它放到嘴里,一小口一小口地啃着并使劲咽下去,他们笑眯眯地看着我吃,一副很开心很满足的表情,似乎我肯吃这馒头让他们感到莫大的荣幸,我心中骤然涌起一股暖流,再难吃也得吃啊!离开的时候我悄悄把几斤粮票塞到那老农手里。回去的路上,我还在暗暗为自己的善举而感动着,谁知道汇报工作的时候,我的同伴他竟然在会上揭发批评我吃了农民的馒头,哎哟!真是让我愣傻了眼,太意外了。
    在村里,有一位容貌娟秀的少妇怀里抱着不停哭闹的小孩走来走去,孩子头上没有头发,却满是脓疮,俗称“烂头疡”,苦于家长没钱买药,脓疮糜烂蔓延,难以痊愈,令小孩疼痛难忍,嗷嗷直哭,惨不忍睹,我心里非常非常难受,赶紧掏出我口袋中所有的钱交到那位满脸愁容、泪眼婆娑的母亲手里。
    这里的人住的是泥草屋,穿的是补丁重重的单衣,吃的是野菜杂粮,喝的是黄泥水。我们刚到村里的第一天,放下简单的行李,我们几个女孩拿着毛巾,提着小桶,在村民的指点下出去打水洗漱。我们一路走向村外,几双眼睛四周寻找,走了很远还没见到水井,只好找人继续问路,那人说:“你们走过头了,水井就在村子后面不远呀!”于是,我们又往回走,差不多又要进村了,就是没看见有水井,那就怪了,莫非我们的眼睛都被什么遮住?后来,一个小男孩自告奋勇给我们带路。
    “到了,这里就是。”他停下来跟我们说。
    我们几个瞪着莫名其妙的眼睛四处看了看:“没有啊,水井在哪呢?”
    小男孩用手往下指了指:“那不就是嘛,这么大的水井你们都看不见?”
    天啊!那就是水井吗?那也太大了吧?我们惊呼连连,从来没见过这样的水井啊!举目一望无垠的围田,靠近路边的一侧有一个直径约15米左右的浅浅的小水塘,周围长满杂草,池塘里的水浑黄浑黄,水面上还漂浮着一层闪着绿色的铁锈光亮,从池塘边走下水边的几级黄泥阶梯,泥泞又危险,稍不留神就会滑进池塘。太可怕了,这一潭死水就是我们的生活用水啊!我们惊叹得倒抽了一大口冷气。这里的水不仅浑浊肮脏,而且盐份也很高,对衣物的腐蚀性很大,我的毛巾用两三个月就要换新的了,衣服、被子洗多几次又要打多几个补丁。那么,对人体的危害性有多大呢?我们就不得而知了。如果要严格检验一下,我想,大家可能都没法活了。
    在我没来这个地方之前,我根本不知道本县还有如此贫瘠的土地和贫穷的人们,这里完全不象台城附近的乡村,也不象我去插队落户的农村,他们的贫穷是我长到20岁才第一次见到的。它是如此强烈而经久地震撼着我善感的心灵,灼烧着我年轻的思想,我很难受,我总想尽我的微薄之力给他们些许燃眉的帮助。于是,我经常拿出我的钱和粮票接济村中特别贫困的农民好友,以解决他们的一时之需。(其实我的那些钱和粮票都是从我父母身上索取的,我一个下乡知青,本身就是一个养活不了自己的穷光蛋。)当然,这里的村民也记得我的好。多年后那位少妇特地从家乡装了一大麻袋几十斤鲜活的小螃蟹(当地人称它“爬勒”,是一种比铜钱大不了多少的小蟹),坐几十公里的长途汽车,风尘仆仆、颠颠簸簸来到县城,扛来我家送给我吃。这份深厚的情义啊,我没齿难忘!
    我们作为那里的工作队,其生活也好不到哪里去。每个星期派人出去公社墟镇一次,买回大量的冬瓜、南瓜、咸菜、腌萝卜等等,虽然是沿海地区,但人们不能私自出海,仅有的渔船也没能捕到多少鱼,而且所有的海鲜都是政府统购统销,经常就是看到鱼也吃不到鱼。
    有一天晚上,大家都准备上床休息了,突然来了一个电话,说今晚有渔船在横山码头靠岸,通知我们派人去横山水产领鱼。要知道,从我们驻地抄小路去横山有十几里呢,路远且难走不说,这些围田地区经常有蛇爬到路面,尤其是夜晚更甚,还没出门我的腿就发抖了,因为我平生最害怕的动物就是这种爬行动物。但是,害怕又能怎样呢?我还是被队长派了出去。我和一位本地的队员阿兰提着竹筐,借着微弱的手电筒的光,深一脚浅一脚地往横山方向走。漆黑的天空没有一颗星星,只有一弯细眉似的新月高高地挂着,那月光照不下来,我们只看见一圈淡淡的电筒的光,幸好还可以照亮我的周围,不至于滑进两旁的围田里,谢天谢地,还好没有踩到夜间出没的蛇。
    好不容易走到横山水产,那里冷冷清清、鸦雀无声,一个值班的老头坐在里面打盹,看见我们进来,费力抬起朦胧又浑浊的双眼说:“所有的鱼都拿走了,怎么你们现在才来?”
    “什么?没有鱼了!我们可是赶了几个小时的路啊,说没就没了,我们回去怎么交差呀?”这盆冷水当头扣来,把我俩浇得身心都冰凉透了。
    说什么都没用,那老头也变不出鱼,我们只好耷拉着脑袋,丧气地打道回府。想想大家都盼着明天可以改善伙食,谁知却是竹蓝打水一场空,心里实在很不是滋味。
    有一次遇着持续多天刮风下雨,没法出去公社买菜,除了大米,什么都吃光了。大队小卖部的腐乳、酱油、咸菜早已卖光,怎么办?总得吃饭呀,米桶里只有一个巴掌大的咸鱼头,于是,我们工作队16个人就分吃了这个腰带鱼的咸鱼头,每人只得指甲般大小的一点点。
    在那种困苦的日子里,如果我们可以买到一点肉或鱼,可以饱餐一顿时,大家就会非常兴奋地敲响饭钵、眉开眼笑地连声欢呼:“我们终于吃到实质性的东西啦!”在我们的日常生活里,“实质性的东西”是多么令人垂涎欲滴字眼啊!它常常盘旋在每个人的脑海里挥之不去,一有机会就带着喜悦从喉咙里蹦出来。
语言

    台山虽然不是一个很大的县,却有许许多多各地不同的语言,尤其是离台城甚远的沿海农村,其乡音与我们常说的台城话真是有天壤之别。我刚刚去到那个地方,与当地人的语言不好沟通,不经意间就会闹出笑话。
    我们工作队住下来不久,经本地的小学老师邀请,由我担任他们学校的少先队校外辅导员。课堂上,几十个年龄参差不齐(一至五年级)的小学生坐了满满一个教室,虽然他们穿着很破旧,全部光着脚丫,但是,他们望着我的眼睛却是极度的清晰、明亮,闪烁着新奇、渴望的神采,多么可爱的孩子们啊!我心里不由自主涌起的一股暖流直溢到我含笑的脸上,使原来鸦雀无声的教室出现了一些轻轻的笑声和柔柔的笑脸,气氛活跃了。我简单介绍了自己后,就开始给他们讲雷锋的故事,因为语言的差别,我拿不准他们是否听懂我说的话,只见他们都听得很认真,一节课就这么不知不觉地过去了。
    下课后,我被这群叽叽喳喳的小朋友团团围住,他们七嘴八舌说了很多我听不明白的话,我还未弄出什么头绪,下一节课又开始了。
    很快,教室里又安静下来。我接着上一节课的内容说:“刚才我讲了几个关于雷锋叔叔助人为乐的故事,现在我们来做一些表演小品,让大家更深刻地领会这种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我把你们分成两部分,左边小花的组表演送老大娘回家,右边小明的组表演雷锋叔叔在工地劳动、、、、、、”话没说完,下面几十个孩子已经笑翻了天,一个个指着小花和小明,拼命在拍手顿脚捧腹大笑,甚至有的还跳上桌子手舞足蹈地怪叫,只见这两个同学满脸通红,防范似的用双手护着肚子。
    我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不知他们笑从何来。我转过头,带着问号求救般的望着也在笑的老师,老师走过来告诉我:“你说台城话‘小组’的‘组’字与这里的本地话‘肚子’ 的‘肚’ 字是同一发音。”
    我这才恍然大悟,原来他们把‘小花的组’ 和‘小明的组’ 听成是‘小花的肚’ 和‘小明的肚’,难怪大家笑疯了,说到人家的肚子上去了,能不好笑吗?我也就忍俊不禁,嘻嘻哈哈大笑起来,这一来,大家笑得更加肆无忌惮,整个教室都沸腾了。
    我们天天跟当地人混在一起,没过多久,我已经可以说很多的当地话了。当我操着满口的当地话再给小朋友讲课的时候,那些小朋友又不干了:“姐姐,你不要说我们的话,我们喜欢听你说你原来的话。”
    我也就装傻扮懵地说:“这就是我原来说的话呀。”
    “不对不对,我们想听你第一天给我们讲课的台城话。”他们又纷纷叫开了。
    我才不那么傻呢,他们整天把“小花的肚” 挂在嘴边,我偏要向他们炫耀我学到的本地话。
    一天傍晚,我听见不远处传来吵闹声,走近一看,原来是两个妇女唾沫横飞在对骂,骂得最多最起劲的一句是:“绝你冇尾!!!”我感到很奇怪,就悄悄地问站在旁边的村民:“人又不是猴子,人是没有尾巴呀,这也算骂人吗?”那村民说:“冇尾是指冇后代。”噢,我这才恍然大悟,如此骂人,也太绝了吧。
    虽然我们与当地人的一般沟通交流不成问题,但有个别太偏门的字眼还是把我搞懵了。
    在大队有一个青年组织叫“贫宣队” ,即是贫下中农宣传队。好多时候我们与那些青年都有交流,特别是几个女孩子跟我很要好。          
    一天傍晚,她们在大队部找到我,告诉我说:“阿秀今天嫁人了。”
    我大吃一惊:“什么?从来没听她提起过,怎么突然就嫁了?嫁给谁了?”
    “嫁给大村里那个住大砖房的人,她不愿意,但她父母逼她一定要嫁那个有大房子的男人,阿秀整晚在家SHEM JIU(近似广州话‘心照’, 但也不全象,我找不到同音字代替)。”
    “阿秀在做什么?SHEM JIU 又是什么?”我赶紧问她们,我还以为我有希望帮助阿秀摆脱强迫的婚姻。
    几个女孩子你看看我,我看看你:“SHEM JIU 就是SHEM JIU 嘛。”“对呀,她一直SHEM JIU了好久好久。”“她几乎整晚都在SHEM JIU呢。”
    她们七嘴八舌地说了许多个“SHEM JIU”,但说不出个所以然,我都快急死了,焦急地催着她们,她们面面相觑,不知该如何解释,又做动作又扮声音。我的天!她们竟然没有一个人说阿秀在哭,原来“SHEM JIU”就是“哭” ,那也太离谱了,八杆子都打不着的发音,我怎么想到是“哭” 呢?无论在哪个字典都查不出来吧。
    我去那个大房子看新婚燕尔的阿秀,她情绪不好,说父母家太穷,她是长女,下面还有两个弟弟要上学,她不敢违抗父母的意旨,只好嫁了。她还带我到各个房间看,告诉我哪个是她的房间,哪个是那个男人的房间,因为她不喜欢那个人,所以,他们是分房睡的,互不干涉。我对阿秀的话深信不疑,谁会愿意跟一个不喜欢的人睡在一起呢。
    后来,我离开她的新家,回到工作队与我的同伴们说起阿秀的现状,全工作队二十几号人异口同声说我是个大傻瓜,没有一个人相信新婚夫妇分房睡,除我之外。
统一排工

    那年月,全公社就只有一个生产队长,那就是公社党委书记,他一个人给全公社所有的生产大队排工。大队书记和工作队长每天守着电话等候上级指示,一旦排工指示下来,大家立刻分头行动,贯彻落实到每个生产队,不得有误。如果指示今天浸谷种,你就不能明天浸,更不能昨天就浸,否则,就要把你揪出来,说你破坏生产,还要上纲上线,扣上许多罪名,让你吃不了兜着走,跟着你的档案一辈子,走到哪里都翻不了身。所以,几乎全部农活都要统一时间统一行动,如浸种、播种、犁田、耙田、插秧、除草等等,一定要有公社书记的发号施令才可行动,要常常造成一种轰轰烈烈的气势。
    中国农村的农业耕作非常落后,尤其是我们进驻的边远地区,没有任何现代化设备,每个生产队只有一台老牛式的抽水机和老掉牙的脱粒机,而且大多数的日子没电供应,在急需水灌田的时候,一有电来,哪怕是半夜三更,工作团长、队长也要把我们全体唤醒,(因为我们所在的大队是最边远、贫穷、落后的地方,一位工作团长长期亲自长期坐镇,所以,我们几乎是直接在团长的指挥下工作。)立刻分头下去通知各生产队马上抽水。我负责的是离驻地两里外的三队,每次我还在路上磕磕碰碰走着,老远就听见抽水机在响,可不是吗?我们实在是瞎操心,农民比我们更要着急上心呢,一见电灯放亮,马上就往田里冲,还需要我去把他们唤醒吗?
    春耕时,所有稻田的耕犁、耙田全靠队里仅有的几头牛,很显然,有的生产队是很缺乏耕牛的,不得不由人力代牛,起早摸黑,挤出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和人力,争取不错过季节的适时耕种。当公社书记一声令下:以人力代牛,工作团长、队长就要求我们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到每个生产队,没有任何客观理由,一律执行这伟大的创举。但实际上有的生产队是没这个必要的,正如我负责的生产队,老队长跟我说他们的春耕没有问题,不需要人力代牛,叫我尽管放心。汇报工作的时候,团长把我批了一通:不要听信队长胡说,一定要执行公社的指令。他的话气得我眼珠子朝上一翻,好象看见了头顶上冒出了烟,我为什么不能相信队长的话?那是他们赖以生存的土地和粮食啊,难道他们要跟自己过不去吗?息怒吧,这就是现状:理解要执行,不理解也要执行。
    我只好又去磨我的生产队长,他教我:“你告诉团长我们已经用人力代牛耕作不就行了吗?”
    我直率地脱口而出:“我们实际上没做,我怎么可以说谎呢。”
    我的话似如醍醐灌顶,让队长茅塞顿开,他一拍他的大头,爽快地对我说:“好!那么我们就来当一回牛吧。”
    队长选了一片最小的水田,唤来犁耙手,拿来一根比扁担粗的木桩,在中间套上麻绳,麻绳的一头接在犁耙上,由犁耙手在后面扶犁耙,我和队长在前面扛着木桩,弓着腿,弯着腰,象牛一样吃力地牵着犁耙在水田中艰难的向前迈步,好不容易把那片水田耙完,我也滚成了一个泥人,乍一看,还以为是个小牛在拉耙呢,老队长和犁耙手不停地取笑我,大家苦中作乐。
    当团长再一次挨个问我们的时候,我理直气壮地回答:“我今天已经做了一天的牛。”团长眨巴着眼睛笑眯眯地连声说:“很好,很好。”好什么好,我的生产队长是为了让我好交差罢了。
    某一天,公社又一个指令下来,多插单株植,耗种子少,且产量高。其实当地的农民以前也插过单株植,但由于是单株,加上肥料不够用,管理不善,致使单株的分孽少,反而减底产量,浪费了土地资源。如果说要科学种田,懂得管理,还是可以获得高产的,比如农科所的单株植试验田。可是,当地的农民并未具备科学种田的基本知识和条件,最简单的就如肥料,如果公社不配给农民足够的化肥,就算秧苗插上去了,也不会高产。鉴于他们的经验教训,再要他们插单株植,农民很有抵触。但是,在我的催促下,我的生产队长仍然插了一片田的单株植,他说:“老黄(当地人对所有工作队员都是老黄、老李、老陈、、、、、、的称呼,他们认为这是对我们工作队员的尊称,虽然我只有20岁,也毫无例外地被他们称为老黄了),我完全是为了你才插这片单株植的。”是的,我知道,全是为了我。所以,我很感激队长能明白我的处境,努力配合我的工作,使我的每项工作得以顺利开展。有什么办法呢?对于这种瞎指挥,我们也就只好偷工减料了。
一夜十年

    那是一个天上没有星星的漆黑的初春夜晚,天气仍如冬天般的寒风刺骨,我们住在大队部的几个女孩子已早早钻进自己温暖的被窝。
    突然从楼下传来一阵躁动的嘈杂声,随即有人急步跑上来,我们听到了急切的敲门声和队长的气喘声:“公社电话通知,全体工作队员立刻到公社开紧急会议,一律不能缺席!”我们从来没有在三更半夜走十几里路去公社开会,到底是什么回事呢?队长没说,但是队长的语气与表情非常严肃,如临大敌,我们也就不敢多问,赶紧穿好衣服,打着手电,匆匆往公社赶去。好远好远的坎坷路啊,把我们这二十多个匆忙赶路的人累得上气不接下气。
    当我们冲进公社的大礼堂,里面已经坐满了人,大家几乎都到齐了,就差我们这班来自边远地区的人,我们赶紧到指定的位置落座。望着台上有几个表情冷酷的人不时走进走出,会场上严肃得有点阴森的气氛压得我喘不过气来,令我的精神高度紧张。
    主持人一声“肃静!”,会议要开始了,台上立刻被押上来几个人。
    “啊!”我惊叫一声,立即用手捂着嘴,吓得眼睛睁得铜铃般大,天!我们那多才多艺、聪明幽默的副队长也被押上去了,这是怎么回事啊?那种惊恐犹如熔岩喷薄般在我的脑海里炸开!
    接着,书记、团长、队长等人纷纷上台,言辞犀利、慷慨激昂地痛斥那几个人的右倾言论和罪行,发言的人无一不挖空心思、搜肠刮肚地用最极端的语言要把他们批倒批臭,使其永世不得翻身。那种言之凿凿又来势汹汹的架势,把从未见过大蛇屙屎的弱小的我吓得胆战心惊,惶惶然不可自主,觉得天要塌下来,地要陷下去一样,以为到了世界末日。我实在弄不明白,刚才还是同一条战壕的战友,怎么瞬间就成了我们的敌人?(现在回头想想,当时那些发言人应该有好多话也是违心的,只是鉴于形势的需求而作出不得已的选择罢了。)
    其实被批斗的那几个人的所谓罪行是:在公社书记下令和工作团的推动下,全公社一律同时浸谷种、下秧,掀起了“抓路线,促春耕”的高潮,而他们在会议上却提出不同的意见,希望领导能纠正一些错误的做法。因为不同地方的气候与土壤都有差异,对农作物耕种的安排不能千篇一律,而要视具体情况作出相应的决策,这是根据他们到各个地区各个生产队巡视后提出的建议。由于局部地区天气太寒冷,与往年有点反常,太早浸的谷种有不少已经坏死,勉强长出来的秧苗虽然有尼龙薄膜遮盖,可以抵御些少的霜冻,但仍然有很多秧苗被霜冻死,这是不容置疑的事实,说明这样的决策是错误的。我们作为路教工作者,有责任纠正不良的工作方法,搞好生产是农民实质意义上的头等大事,任何不切实际,盲目唱高调的所谓高潮都是不可取的,如果农民的损失太重,无法达到预期的丰收,又如何能体现走社会主义道路是农民的康庄大道呢?
    就是因为这样的不同意见,激怒了那些当权者们,认为这些是极右的思想和言论,与党的基本路线教育唱反调,颠倒黑白,混淆是非,严重障碍了革命运动的进程,说什么反对党中央,反对走社会主义道路,破坏革命,破坏春耕。真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词,大石砸死蟹。难道公社书记、工作团长就能代表党中央吗?他们的所有决策就一定是正确的吗?他们不下去了解实情,又听不了不同意见,维我独尊,这不是纯粹的官僚主义作风吗?但是,政治运动历来就是这样的残酷无情,许多老同志已见怪不怪,受惊吓的只是如我这般初出茅庐的小青年。其实,这种统一排工的做法早就引起很多人的不满,并且已有不少事实证明这样的瞎指挥是错误的。可悲的是,所有这些都被认为是极右的思想在作怪,必须要及时在工作队员中肃清这种极右的思想影响,使各项“抓路线,促春耕”的措施不折不扣全面落实下去。
    在那种年代,趋炎附势、指鹿为马,被认为是紧跟形势,是党的忠诚卫士;而调查研究、实事求是则是唱反调,被贬为右派,遭到猛烈的攻击。虽然中国已经历过无数政治运动的洗礼,如大跃进、人民公社、大炼钢铁、划右派、清理阶级队伍等等,但我对这些的了解仅是来源于书本而已,缺乏切身的体会。所以,当这惊雷霹雳一声在我的面前炸响,对于年少的我,作为首次参加党的基本路线教育运动,亲眼目睹了这种政治上狂风暴雨般的残酷无情,从心底里感到深深的震撼、恐惧、无助又迷茫。
    黎明前的黑夜还真是黑啊,伸手不见五指,看不到哪里是天,哪里是地。这黑暗把我们每个人深深地笼罩着,手电筒的光亮犹如夜幕中飘忽的鬼火般跳跃着。回去的路上,工作队二十多个人全体沉默着,只听见众人纷乱又沉重的脚步声。这漆黑的黎明,这沉默的世界啊,什么时候才让我看到光明、听到歌声?我想起了诗人叶赛宁的诗:
不惋惜,不呼唤,我也不哭泣,
一切将逝去……如苹果花丛的薄雾
金黄的落叶堆满我心间──
我已经再不是青春少年。

    当极度的震惊过后,随之而来的是令我陷入了一种莫名的悲哀之中,无法自拔。骤然间,一股锥般的刺痛袭向我的心底,我痛楚地感觉到:我的心已不再青春年少。
    那一夜,我一下子年长了10岁。

    一年了,工作结束了,该告别了。
    我又走进老队长的家里,一进堂屋,就看见灶台上那一稠一稀的两半锅粥,还没开口话别,眼泪就夺眶而出,唰唰地滚落脸颊。正是:
    忽见残羹心已痛,
    未曾言语泪先流。
    队长媳妇马上拉着我的手,连声安慰我,门外那些姑娘小伙子也走进来了,哪想到我的眼泪如决堤的洪水,无论如何都止不住,激动的心情如翻滚的海浪,汹涌澎湃,撞击胸膛,我忍无可忍竟然象小孩子般哇哇大哭起来,一发不可收拾。我的哭声不胫而走,村民们一个传一个,纷纷来到老队长的家,里里外外挤得水泄不通:“老黄SHEM JIU 哇,老黄SHEMJIU 哇!”
    是,老黄SHEM JIU了。这贫瘠的土地,这贫穷的人们啊!我没能力去改善你,我没能力使你富裕,老黄怎能不SHEM JIU





         《路教运动》叙述的是三十九年前的某个片段,它只是一个20岁年轻人的简短经历,由于太年轻幼稚,还不懂得思考,也不知道究竟什么是对,什么是错,只能如实地记录自己的所见所感罢了。回顾这样的历史,我们不难发现,那时候的中国仍然是非常贫困,尤其是中国的农村更甚。
    自从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向全世界庄严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自从中国以简陋的军事装备和孱弱的血肉之躯捍卫了祖国的领土和尊严,打赢了抗美援朝之战,自从中国的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在世界上引起的巨大冲击……,新中国的崛起,使长期以来对中国虎视眈眈的诸多列强者们,再也不敢轻举妄动,才让我们获得了解放后的几十年不再受强盗铁蹄的蹂躏,不再被战火的硝烟焚烧,我们才可以全力以赴自强自立,国家才安宁,人民才安康。
    时至今日,中国经过了三十几年的开放改革,人们的生活的确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可以说,中国的进步之大,速度之快是有目共睹的。尽管由于开放改革,衍生了不少的不正之风,但无论怎样,中国无疑是越来越进步强大,人民越来越富裕安康。
    中国靠的是什么?完全是靠一个强大的政党领导,靠中国人的智慧和力量,中国人的志气和精神!六十多年了,中国的形像、中国的经济、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各个方方面面已是不可同日而语。希望我们的国民素质不断提高,社会制度不断完善,使我们的国家在这个激情飞扬、生机盎然的新时代继往开来、再创辉煌!




[ 此帖被健美在2015-06-22 07:18重新编辑 ]
28条评分贡献值+10银元+14金钱+74经验值+12
天启 金钱 +5 优秀文章,支持! 2015-06-08
哇哈哈 银元 +5 读来往事如烟从眼前掠过,字里行间勾勒当年特殊年代“路教”的点点滴滴,不由不令人深思回味。 2015-06-07
哇哈哈 贡献值 +5 读来往事如烟从眼前掠过,字里行间勾勒当年特殊年代“路教”的点点滴滴,不由不令人深思回味。 2015-06-07
哇哈哈 经验值 +5 读来往事如烟从眼前掠过,字里行间勾勒当年特殊年代“路教”的点点滴滴,不由不令人深思回味。 2015-06-07
哇哈哈 金钱 +5 读来往事如烟从眼前掠过,字里行间勾勒当年特殊年代“路教”的点点滴滴,不由不令人深思回味。 2015-06-07
斜阳外 银元 +2 优秀文章,支持! 2015-06-06
斜阳外 金钱 +1 优秀文章,支持! 2015-06-06
hw79 金钱 +5 有深意,充满人情味,喜欢 2015-06-06
余美爱 金钱 +3 优秀文章,支持!见你们的相特别亲切感!同感:我也在74年至76年参加了两次路教工作队!是在斗门红旗农场! 2015-06-06
昨夜星辰 金钱 +10 才女美文感动人心,回眸历史更加懂得珍惜今天。 2015-06-05
分享到
离线May-May

发帖
57285
金钱
212376
经验值
3861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5-06-05
  
离线May-May

发帖
57285
金钱
212376
经验值
3861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15-06-05
优秀文章,支持!謝謝分享!
离线木子哥

发帖
1976
金钱
55167
经验值
1191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2015-06-05
艾青:“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过去快四十年了,老黄“心焦”(SHEM JIU)一段读来依然震撼。数年海岛和海边生活,对这沿海乡亲使用的,也许是源自古汉语的“心焦”颇为熟悉。

经历磨难对年轻人的成长是一种幸运,能使人坚强面对挫折,珍惜生活。好文!
单眼仔睇花旗,未必一目了然,但单镜头相机可以为你开启一扇了解不同风情世界的窗口。
离线五叔公

发帖
10330
金钱
38707144
经验值
39708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15-06-05
好帖,值得顶!
离线自在

发帖
18831
金钱
410
经验值
7753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15-06-05
好帖,文章优秀!
离线陆龄侯

发帖
40647
金钱
43765650
经验值
7956
只看该作者 6楼 发表于: 2015-06-05
优秀文章,支持!难忘的往事!
离线爱是毒

发帖
7111
金钱
52013
经验值
218
只看该作者 7楼 发表于: 2015-06-05
优秀文章,支持!感谢坚持写作的楼主,写出了那个年代青年的诚实与无奈!耐人寻味!再赞!

发帖
7628
金钱
21233
经验值
432
只看该作者 8楼 发表于: 2015-06-05
       有这段艰辛的经历,是你最大的财富。每天统一排工还是第一次听到,在附城没这样,但清明前、8月1号前必须插完秧。

       记得那年,某一小队有三亩田因迟熟,7月30日才割禾(早造割禾尾担回哂场用电动打禾机脱粒,田里留下长长的禾头)工作队要求按公社规定,8月1日前插完田,队长不同意,双方大争论一翻,最后由工作队排工,8月1日终于完成任务。这一切我看在眼里,心想,今后如果我有官做,一定要做好官!
离线ny10038

发帖
8519
金钱
76019
经验值
731
只看该作者 9楼 发表于: 2015-06-05
娓娓道来当年情、朴实无华好文章。同感!

发帖
10422
金钱
27623
经验值
5354
只看该作者 10楼 发表于: 2015-06-05
真实动感。
离线天天向上

发帖
7359
金钱
75766
经验值
1640
只看该作者 11楼 发表于: 2015-06-05
<路教运动>讀來很有感觸。
我也曾下鄉到過汶村北陡等地區,也經歷過公社化,大躍進....。
祖國的飛躍發展,相信今日那邊遠的窮鄉僻壤早己舊貌變新顏。
期待作者的新篇!


离线啱啱

发帖
2257
金钱
24090
经验值
401
只看该作者 12楼 发表于: 2015-06-05
你就幸福、有机会升官发财的路教……后来一官半职梗是、很好:有回忆;谢谢美文!
离线西子

发帖
21345
金钱
34460
经验值
11137
只看该作者 13楼 发表于: 2015-06-05
优秀文章,!健美,人生的历练,就是一笔珍贵的精神财富,他于你来说,还在增值呢。
离线方园

发帖
1719
金钱
1362
经验值
753
只看该作者 14楼 发表于: 2015-06-05
优秀文章,支持!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