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435阅读
  • 1回复

砚边絮语——略议临帖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发帖
1840
金钱
5567
经验值
2178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5-07-01

临帖的意义在很多情况下是这样——我临过某某帖——等如今天告诉别人——我在某某名校毕业那般。
魏碑在元明时代属野鸡大学的料, 可到了清代,就升为名牌大学的必修课程了, 来到今天,魏碑在不少书法爱好者眼中,其价值甚至高于唐楷。
在我看来,名碑名帖就象雷锋、邱少云、陈景润那般,是人们效仿的偶像。至于自身能否成为别人的偶像,对绝大多数人来说,机会恐怕微乎其微。只是学书不临帖,又如基督教徒少了上帝那般徬徨。所以,学书者自觉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即使前途渺茫,亦不得不踏上临帖之路。
现代学米高手曹宝麟对临米有这样的体会——将米芾的行书当楷书来临写。 这是颇有自知之明的做法——性情无法象米芾那般跳脱,只好循自己的性情来临写了。 尽管这样有违老米行书本意,但符合临书者的自我性情,这堪称错有错着了。
性情豪放,便临豪放一点;个性内敛,便写小心一点。如此一来, 临出来的作品虽似模似样,但仍存个性,就如一本书不同的人来读,味道不一那般;至于味道如何,最终跟自己的性格最为密切。
所以,我极少去对别人的临作指指点点,因为是否临得好,除模样外,还要看临书者对自身的了解——这是他人无法帮忙的。
专营书画,13426725874(与微信一致)
分享到
离线May-May

发帖
57285
金钱
212376
经验值
3861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5-07-01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