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时不少地方仍保留着孩子满周岁举行“抓周”这种仪式,连淘宝也有用于“抓周”的道具出售。在“抓周”仪式中,孩子抓到印章即预示将来当大官,抓到书即预示孩子长大后成为有学问的人……虽然在今人眼中,这过程只是讨个喜,大家热闹一番而已。可世上未知的东西太多,而未知即有无穷的意味在内,谁能洞尽个中玄机呢?
在抓周过程中,原则上是成年人不得干预或诱导孩子的选择,而是由孩子自主选择。对成年人而言,周岁的孩子懂得什么呢。或许这是事实,但孩子的选择绝非是盲人摸象,其选择的物品在外观上必然与他心灵有所共鸣,至于成年人眼中的物品所预示的意义,恐怕是一厢情愿而已。
曾有人问我初学书法该准备什么?我说,先浏览历代名家作品,拣自己最喜欢,然后循此买本清晰的单行本及书法入门书籍,余下的跟着入门书籍走即可。
这一点跟抓周原理相近,自己喜欢为第一,至于好与不好,其他人没有发言权。
南辕北辙的故事告诉我们方向的重要性,若用于临帖而言,则是方法不对头。
有人问我怎样临帖,我都这样回答:先临好一个字,这样便获得临好一个字的经验,知道怎样才能临好一个字了,再临好下一个字便轻松许多了。
若第一个字你用一个星期才能临好,那么临好第二个字的时间上至少减半,第三第四第五等所花费时间更少。所以,世上没有临不好的字帖的。
有些人认为出帖难,这往往是他们未曾自行领悟到临帖的真正意义所在,导致一脱离字帖来进行创作有无所适从之感。
所以,面对这种情况,不要急于跳跃,能出就出,不能出就老老实实临帖。
当然,也可以除临帖外,循着临帖所带来的感受去抄写点什么,甚至拿毛笔去写写日记。坚持一段时间,就会发现,出帖原来并不难,出与不出,实在不重要。这样,便是真正出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