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陈”所指的不是姓或陈述、陈列之类,而是形容老的或时间久的东西,如陈迹、陈年旧事、陈酒、陈词滥调等,个中所指,有褒有贬。
毫无疑问,带着“陈”的东西之中,酒是最为人们所欣赏的,一句“陈年老酒”,人们的习惯思维马上崩出“好东东”一词来。
我不喜喝酒,近二十年来除了同学聚会偶尔喝点同学带回来的XO外及红酒外,都不曾沾过白酒,因此,没有资格对酒进行深入讨论。不过,有一点我是清楚的,除变质外,酒存放的时间越久卖得越贵,尤其是数年前,那些存放了几十年的茅台,在拍卖行拍出数十万一瓶,真正是老酒贵过黄金。
或许,陈年老酒确是比新酒好喝,但同一种酒的价格相去如此之远,恐怕好喝所占的因素极少,更多的是在“物以罕为贵”及“哥喝的是文物”上去考虑。
相对而言,合身的衣服或鞋子,穿上一段时间后,度过了人体与衣鞋的磨合期,会比新的衣鞋穿起来舒服。《世说新语》中有个这样的故事:桓冲不喜欢穿新衣服,一次洗澡后,他妻子特意送新衣服给他,桓冲大怒,催促侍者拿走。他妻子又派人拿回来给他,传话说:“衣服不经过新的,怎么会变成旧的呢?”桓冲听了大笑,穿上了新衣服。这个恒冲大概是因为觉得穿旧衣服更舒适才产生这种癖好吧。不过,这儿有个疑问:恒冲此前是否老是穿着别人穿过的旧衣服呢?
近年有不少人对兴起的仿古景观颇为不满——置身其中,只感受到浓厚的现代气息——开发商借古建筑的噱头做广告。实际上,大可不必为此不满:时代变了,人的观念也变了,即使置身于古建筑中,也很难感受到古代的人文气息了,若没有《滕王阁序》与《岳阳楼记》问世,恐怕现存的滕王阁与岳阳楼并不比台山碉楼宏伟。对于投资者而言,开发旅游景点花费庞大,若不借点噱头增快收益,很难迅速发展。况且,新的终会变旧,加上游客的传播,其个性特色会慢慢体现出来,那个时候,仿古变成真古了。
由此可见,“陈”的褒义在于历经岁月冲刷,磨平了曾经的棱角,尤其是内中包含着无数人的悲欢离合,更易为人们津津乐道,即使被贬为陈词滥调的东西,只要赋予它新的解释,让它紧贴时代,它就能焕发新的骄傲。
[ 此帖被破烂的砂锅在2016-10-23 02:27重新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