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正学校
清末民初的建筑,《台山居正学校历史沿革》中写道:“台城平安街四十五号的德智、明起黄公祠为黄氏学校校址。民国十五年一月十八日,黄氏学校开学,招生高小三班,学生一百四十八人……后第二院高一班迁入草朗街黄氏宗祠为第二院,德智、明起两宗祠改为中学生宿舍。”
黄氏大宗祠
位于正市街17号的黄氏大公祠是台城的老建筑之一,民国十年(1921年),黄藻甫、黄云友、黄镜秋、黄杏初等黄氏后人提出在台城修建黄氏大宗祠,以纪念居正黄公,名溥泉堂,建成于民国十二年(1923年)。这是一座隐于大街之内的祠堂,不经意间容易被“路过”。它是现存最雄伟、最完整的黄氏公祠,门柱高约七八米,窗台保留著20年代华侨建筑风格,但门面已砌上现代而崭新的瓷砖。
台山首间华侨捐建职校
早在上世纪20年代,台山黄氏为发展教育事业,四处奔波发动海外华侨募捐建校,民国十五年(1926年)1月18日以黄氏大宗祠为校舍开办黄氏学校,招生高小三班,学生148人,即是居正学校前身,也是台山最早的私办学校之一,“1985年7月1日改为居正职业学校,是为台山第一间华侨捐建的职业学校。”1950年暂停办校,1984年改为居正职业学校,现迁至台城东郊,是一所现代化的新型中学居正中学。
明起黄公祠
明起黄公祠位于平安街45号,也就是街道的最北端。从门前看去,明起黄公祠的设计同样带有浓郁的古典欧式韵味。最特别的就是楼顶那一片翠绿色的琉璃瓦片装饰,为古老的祠堂增添了亮色。
推开沉重的大门,走近明起黄公祠,屋内一片昏暗。原来祠堂早已人去楼空,物是人非。祠堂变成了餐厅的仓库,堆满了座椅。越过杂物,站在空旷的祠堂内,高约七八米的坤甸大木柱依旧完好地保留著。楼顶是那么的高,房屋是那么的宽阔,还可以感受到当年的雄伟气势。
德智黄公祠
德智黄公祠就在明起黄公祠的旁边。德智黄公祠门前已被改建,隐身于几家小店铺后。从外露的屋顶瓦角上看,雕梁画栋已经褪色,飞檐翘角也被毁坏。只能从外观上猜测,这是一座三进式老房屋。
城区里建有祠堂,显然是不多见的。据了解,清朝末年至民国初期,居住在台城附近乡村的黄姓族人大量勇入台城工作、生活,台山黄氏一族在城内渐渐成为权贵一族。从清末时期开始,黄氏一族在老城内兴建了多座祠堂。
老城内的黄氏祠堂原有六座。其中,有四座至今仍能寻到,除了位于正市街的黄氏大宗祠,还有位于东云路的腾龙黄公祠,以及位于平安街的德智黄公祠和明起黄公祠。而另外两座,位于原广大中学附近的真康黄公祠和草廊街的隐龙黄公祠,均在城市发展过程中被拆除了。
腾龙黄公祠
祠堂的存在也有它特别的价值,中华传统美德中,总以“孝”为先。纪念先人,也是孝道的一种体现。修祠堂,让后人知晓根本,了解世系源流,才能更好地承前启后,才能体会这种宗族的团结力量,才能找到自己的根。
殷切希望腾龙黄公祠和德智黄公祠能得到保护,希望他们能够被重新修葺,焕发生机。
[ 此帖被yellowish在2017-03-02 20:57重新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