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理论问题》
将写字与书法分开在九十年代许多书家讨论过,最终两者界限含糊不清。而这种结果则引出了一种极权主义——我的是书法,你的是写字。或是有鉴于此,陈传席称:好好写字就对了!虽然这说法有点苛刻,但现时的“书法家”也太多了,这情况在网上可轻松找到。
理论这东西就是说出个所以然来,否则就不要说。如境界之类,可提可讨论可放在心里,但在实际操作中就显得力不从心:审美带有强烈的主观性,最多有个显得模糊的准绳,再具体一点就无法言传。既无法言传,还是避免在具体品评中表达出来。
真正跟书法理论有关的,还是最基础的理论,而最基础的书法理论(怎样写好字),最好的表达方法是捉笔演示,余者多属空谈。
过去看过陈振濂对书法基础理论的看法,他认为这方面国内很薄弱,而他自己也认为很难搞好。我对这一点甚为留意,后来发现,确是如此。因为最简单的一个问题是:这一笔为何这么写及位置为何这么安排?这就包含了线条审美与空间审美方面去。若从理论上去分析,恐怕最牛B的美学家讲完之后都自觉有未到处。这跟儿时接触的1+1=2一样,看似简单,可为什么呢?陈景润对此也无能为力。既然如此,书法基础理论难免显得公式化了,也因为公式化及书法入门的特性,故基础理论主要体现在手上而非口中,对基础理论的理解如何,要通过手中的毛笔去演示所获得的效果来衡量。
空谈误国,写字为上。雨正下着,还是写上几笔为佳。
[ 此帖被破烂的砂锅在2017-03-14 11:40重新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