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唐楷,我们印象最深的是唐代名家之作,而这类作品多为应制所书,尽皆严谨。
从其它唐代墓志及敦煌写经中不难发现,严谨只是部分名家的大制作,轻松率意才是主流。
唐代没有馆阁体,温泉铭是李世民以行书写就,李北海所书的碑皆为行书。尤其是李白本潦倒之辈,后以诗文惊动唐玄宗,当了御用文人之后,竟可在唐玄宗面前发烂渣,叫当时位高权重的高力士脱鞋,这等风气,岂能用“严谨”二字总结。
后世以称唐楷严谨大概是史上楷书四大家中的颜柳欧皆来自唐代,因他们的作品影响甚广,人们的头脑中便逐渐认可了“唐楷严谨”的观点。
宋代名家大都不理会唐代那些严谨的楷书的,元朝亦然,倒是明清两代在官方的要求下,重视得很。
来到现代,学书法的多受半官方的大型展览影响,严谨的楷书作品,很难在这些展览上露脸,可田蕴章、田英章两兄弟的拟欧阳询九成宫体在展览之外流传甚广,还被一些人当成楷书标杆来看待。
楷书也是手写体一种,除了在严肃的场景要求严谨一些外,应以轻松率意为佳,要不然,用印刷体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