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506阅读
  • 3回复

临王献之《奉对帖》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发帖
1840
金钱
5567
经验值
2178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8-05-21

王献之42岁就死了,实属短命,在唐太宗李世民之前,其书法方面的名气一直压着其父王羲之。后因唐太宗之故,王献之书法被贬,王羲之成了“书圣”,即使这样,后世之人亦将其父子并称“二王”。

释文:虽奉对积年,可以为尽日之欢。常苦不尽触类之畅,方欲与姐极当年之足,以之偕老。岂谓乖别至此,诸怀怅塞实深。当复何由日夕见姐耶。俯仰悲咽,实无已已,惟当绝气耳。
白话:我跟你在一起,多久都不会厌,哪怕是年复一年地看着彼此,我也很高兴了。我们彼此触着额头,时间变得很慢很慢。我正想着和你白头,哪知竟会以这种方式分开啊。我很难过,真的非常非常非常难过。道茂啊,我什么时候才能再见到你呢?我每天都哭,每天都在悲伤,或许要到死的那一天才会解脱。

王献之《奉对帖》背后的故事:
新安公主司马道福是东晋简文帝司马昱的妹妹,最初嫁给桓温之子桓济,后来桓济欲篡兵权失败被贬,公主顺势与桓济离婚,央求哥哥把自己改嫁给爱慕已久的王献之,而此时王献之已和表姐郗道茂成亲。郗、献青梅竹马,情投意合。
王献之并不知漂亮刁蛮的公主已暗恋他很久。简文帝后来找到献之,转达了公主的爱慕之意。献之无法抗拒,但不想抛弃妻子,于是,他用艾草烧伤双脚,声称已残疾,不能娶公主。公主真心喜欢献之,表态说什么都不在乎,今生非他不嫁。
可怜的郗家女只好离开王家,不久便郁郁而终。献之伤心愧疚,至重病将亡时,有人问他这辈子有何得失,言到:“不觉有余事,惟忆与郗家离婚”。《世说新语·德行》中有记。


有人问我怎样临帖。我说:小孩子就按步就班去描红,成年人就拣与自己硬笔风格相近的字帖去学习,若找不到风格相近的,就找自己喜欢的,在临写过程中不必一板一眼,这跟谈情说爱并无两样。
有人问学书法好不好。我说:喜欢就好,不喜欢就是不好。

1条评分金钱+5
斜阳外 金钱 +5 好帖,值得顶! 2018-05-21
专营书画,13426725874(与微信一致)
分享到
离线远游客

发帖
8233
金钱
17117
经验值
53667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8-05-21
这就来劲了,偶尔也要显山露水,以书示范理论。

少了几分圆润,多了几分棱角。行云流水,甘畅淋漓,一气呵成。

离线斜阳外

发帖
21662
金钱
160863
经验值
6387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18-05-21
好帖,值得顶!
离线May-May

发帖
57285
金钱
212376
经验值
3861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2018-05-22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