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徽州之旅(5)ffice
ffice" />
歙 县(续)
古时候,文人的书斋,通称文房,读书写字、作文绘画的用具有几十种之多,而笔、墨、纸、砚是不可或缺的,因此被概括为“文房四宝”,并一直称誉至今,它们以传统诗画工具的身份,对灿烂的中华民族文化有着不可磨灭的作用,所以能称得上是中国的国粹。
皖南是中国“文房四宝”的故乡,而四宝中的珍品-----歙砚、徽墨,都是出自歙县的。
在这片钟灵毓秀的大地上,人文荟萃的历史凝聚了星罗棋布的文物古迹,故历来有“文物之海”的美称。
{呈坎村}
1. 呈坎宝纶阁
建于明嘉靖年间的呈坎宝纶阁可谓名声在外,大多数前来呈坎的人,最主要原因和目的,都是为了亲眼目睹宝纶阁的雄姿。
正确地说,这是一个古祠堂,占地五亩多,分前、中、后三进,因明代主持续建此祠的官员在此供奉圣旨及收藏御赐珍品,“宝纶阁”因此得名。
三进中最后一进的宝纶阁,层层升高,显得气势宏伟,其巧妙的结构、精美的雕刻、绚丽的彩绘,集古、雅、伟、美为一体,堪称明代古建筑一绝。

2. 梁架彩绘
在半敞开式的宝纶阁中,抬头便可看到纵横交错的月梁上,彩绘图案优美、色彩绚丽,虽然经历了400多年的风风雨雨,但至今仍鲜艳夺目,历久不凋。

3.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站在巷子里,我出神地望着粉墙黛瓦内探伸出来的青竹,脑子里一再闪过的都是陆游这首唯美诗篇。人在旅途中,常常在不经意间,因一点稍纵即逝的景致而获得好心情……

4. 残旧的古民居
依山傍水而建的呈坎村,整个村落地形呈现出八卦之坎方,其选址完全符合“枕山、环水、面屏”的古代风水理论。

5. 潜口古塔
潜口,恰当黄山之口,据说因东晋大诗人陶渊明隐居此处而得名。

{唐模村}
6. 唐模村村口 八角亭
明清时代,风水是徽州社会最为关切的问题之一,寻一方风水宝地是人们梦寐以求的一件大事。“水口”则是整个村落风水的咽喉,关涉到家族人丁、财富兴衰聚散。

7. 同胞翰林
这是为旌表村中许姓兄弟于清朝年间同入翰林而建的石牌坊,其以壮丽宏伟及精致典雅而闻名,是徽州一带石牌坊中罕见之品。

8. 野趣

[此帖子已被 邻家小妹 在 2007-3-26 17:49:11 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