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路惹的禍 【】老張比退休前還青春!他說是因為退休後生活自由自在,心情輕鬆愉快;我想主要原因是走路。老張每天一早都要走兩個半小時的路。 老張喜歡走路跟遺傳有關,九十出頭的老老張說:「如果二十分鐘內能走得到,絕不坐車!」北美大停電那天,他正好買菜走回來,一手拎個榴槤,另一手挽兩袋菜。公寓的電梯不能動,他二話不說,爬四層樓梯到五樓,臉不紅,氣不喘。 老張走路跟別人不大一樣,他一定要背個背包,裡面還要壓本沉甸甸的電話簿。他說行路如行軍,不能空著走。背包還可以用來裝沿途撿到的空啤酒瓶罐,它們可以換錢。老張去年靠撿它們賺了四,五十塊私房錢。 老張沿途東吃西吃,認得或不認得的果子,知名或不知名的葉子,他都吃。我擔心地問:「別說中毒,你不怕路上拉肚子找不到廁所?」他笑道:「我並不亂吃。我吃果子是根據鳥糞來判斷的,樹下有很多鳥糞的果子我才吃。鳥很聰明,不吃有毒的果子。如果鳥糞變藍、變紫,表示附近的野葡萄、桑椹、櫻桃、藍莓、Service berries熟了。樹上果熟鳥先知,可不是嗎?我吃葉子是向東歐的老太太學的,蒲公英、薄荷、野莧菜、蕨苗我都愛吃。我最喜歡的是野葡萄的嫩葉,它淺綠中泛紅,晶瑩可愛,味道微澀帶酸,一如紅酒,拌沙拉挺好,毛茸茸地,吞下去喉感很美。她們用葡萄葉代替椰菜葉包椰菜卷,我用葡萄葉裹鮮蝦雲吞的餡,蘸雞蛋麵粉下油鍋炸,無論是下酒還是配飯,無出其右。」老張一面說,一面不自覺地用手去揩嘴角。 老張走路不是平鋪直敘,一步一步地走。他把全程分成四段,好比一首有四個樂章的交響樂。 第一程是序曲,他先慢走,然後疾走,走熱了就把上衣剝掉。 第二程是快板,老張先慢跑,然後快跑,再慢跑。第二程的終點是松林裡一道小木橋,他就在橋上稍息,聽松濤細訴、流水輕吟。澗水清澈見底,魚蝦可數。 第三段算是行板,是一條跟通衢大道平行的行人道,老張在這裡退後走。有人告訴他,退後走對背、膝蓋、屁股都有好處。老張退後走最怕看不見後面(還是前面?)有狗屎而一腳踩下去,不過想到會行狗屎運,老張不禁莞爾。 第四段是結尾的高潮,老張把走和跑結合起來,小步切切如私語,大步嘈嘈如急雨,老張一步快似一步,衝刺回家,結束一天要走的路。 有一天,老張告訴我,他又回去上班。 內幕原來是這樣。有一次公司老總在開完工作會議後似乎自言自語:「我最近有看到我們已退休的主任工程師老張,他好像不太正常。」一群善於揣摩上意、拍馬逢迎的下屬紛紛附和。 「是啊,天氣那麼涼,他還光著上身在外面招搖,神經病!」 「我看到他後退走,他已到了前後不能分的地步,八成得了老人癡呆症!」 「信不信由你,他已患了精神分裂症,他以為自已是一頭鹿,吃樹上的葉子和地上的草。」 …………「夠了,夠了,別再多說。」老總叫眾人住口:「幸虧公司不是個國家,不然老張簡直有辱國體。你們看怎樣把他弄回來上班,免得丟人。」 坐在一角,一直默不吭聲的秘書冷冷地說:「還不簡單,只要跟張太太說,公司願加倍老張的薪水,減半工作,只上班,不幹活,他不乖乖地被張太太押回來上班才怪。」 老張不曉得,他回去上班都是行路惹的禍! |